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從寶寶入園,悟心智成長

從寶寶入園,悟心智成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又是一年入園時。  入園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就像是一場戰爭。孩子“衝鋒陷陣”,家長暗自心焦——孩子是否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從寶寶入園,悟心智成長

    又是一年入園時。
  入園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就像是一場戰爭。孩子“衝鋒陷陣”,家長暗自心焦——孩子是否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會不會想家……看着孩子楚楚可憐的眼神,家長“明知山有虎”,但爲了孩子的綜合發展,卻不得不“偏向虎山行”。
  磊磊上幼兒園了,可他並不開心。
  上幼兒園前,爲了免除磊磊對陌生環境的精神焦慮,媽媽事先做了不少功課:帶他去幼兒園參觀,在滑梯、轉椅上盡情地玩了一番;給他講老師像媽媽,小朋友一起玩多開心。
  第一天磊磊半是期待半是畏怯地走進幼兒園,忍住眼淚跟媽媽道別。回家時,他的額頭上還貼着老師表揚他的五角星。可當天晚上,磊磊在夢中哭了幾次。第二天媽媽說盡好話,甚至答應陪他呆在幼兒園,磊磊就是哭着不肯去。

  爲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
  磊磊的年齡,還無從用語言把拒絕去幼兒園的緣由表達出來,於是媽媽去跟老師溝通。老師說,不適應的孩子不是他一個,磊磊的表現還算好的。老師建議父母不必太着急,讓磊磊有個適應過程。

寶寶入園前的“必修課”  
  從出生起,孩子都是在不斷遭遇陌生環境的焦慮中成長。他總是留戀熟悉的環境,比如,出生後留戀母親的心跳聲——以後又留戀母親的懷抱——留戀自己的家,等等;但是在對陌生環境焦慮的同時,他也學會了打量明亮的四周,學會了咀嚼食物,學會了抓握玩具(購買玩具),學會了有限地接納爸爸媽媽以外的陌生人——比如保姆,等等。
  作爲父母,無法以自己的身體去替代孩子不斷克服焦慮,我們應常常創設新環境讓他去適應,比如讓他經受所謂的“飢寒三分”。寶寶入園焦慮症對策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踏上社會”的第一步,環境之陌生,可想而知。有些小朋友可以很快就融入新的環境中,其實,在這之前,這些孩子同樣也有心理“過渡期”。從心理上來說,孩子們都會跟磊磊一樣,寧可呆在熟悉的家裏,他們也曾懷着焦慮在觀察幼兒園。但不管客觀條件如何,主觀上由於能夠比較快地克服焦慮,融入“社會”,這樣的孩子總是能通過進幼兒園,心智成長一大步。
  你家寶寶怕去幼兒園嗎?
  沒有精神焦慮就一定好嗎?
  如果完全依順磊磊的心願,避免讓他遭受任何精神焦慮,這將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呢?
  如果那樣的話,他會基本呆在家裏,有熟悉的人帶領。即便這個“熟人”精通育兒知識,磊磊所受的影響還是比較單一的:相對單一的對話模式,相對單一的交往模式等,使他的思維模式相對單一。他將會在熟悉的

環境裏優悠自在,信息刺激相對減弱: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排列組合,哪怕圖書的陳列方式也會不一樣,而人際之間的“社會規則”更與“家庭規則”顯著不同。磊磊無從接受到這些信息,對社會的敏感度會相對減弱。五花八門不上幼兒園的理由
  如果說對孩子的“強制高壓”會造成心理不健康,那麼不讓孩子承受適度的精神焦慮,一味順從孩子躲避陌生環境,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會有所缺失。對付初入園寶寶“心理困境”
  適度的精神焦慮,可促使孩子保持適度的緊張,調動心智,去觀察、分析、獨立應對(包括用哭的方法、忍的方法等),從而促進積極的思維,不斷形成新的經驗。
  當然,就像嬰兒誕生初期,我們儘量在溫度、飲食等方面爲他創造一個母體“仿真空間”、讓他聽着母親的心跳穩定焦慮情緒那樣,對於磊磊上幼兒園這件事,媽媽的儘量疏導也很必要。
  怎樣疏導精神焦慮的孩子
  應對適度精神焦慮的孩子,媽媽可以這樣做:
  ·淡化孩子的焦慮感。不把是否上幼兒園作爲與孩子討論的話題,把上幼兒園淡化爲與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的事。特別是當孩子一再表示不去上幼兒園時,媽媽不要堅持說下去,要迅速轉移話題。
  ·設立孩子的興奮點。與孩子談幼兒園生活時,不以“開心”不“開心”作爲主題,而是具體到唱什麼歌、吃什麼菜等等。寶寶入園三步法則 
  ·創造“媽媽替身”。隨時與老師溝通,讓老師瞭解孩子多方面的細節,特別是以往克服陌生環境的有效方法(比如鑽進媽媽的懷抱、用語言正面鼓勵、給他最喜歡的玩具(購買玩具)等),媽媽可以將之告訴老師,請老師在孩子需要安慰或鼓勵時,代替實施。
  孩子越早嘗試自主克服焦慮,他的心理彈性將越健全,而心理彈性越健全,自然越有利於身心的健康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