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比起打罵,孩子更害怕這5件事!

比起打罵,孩子更害怕這5件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最害怕什麼,做父母的你們都清楚嗎?下面這5件事,比打罵寶寶還令寶寶害怕,家長千萬不要犯哦,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多看看寶寶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寶寶的心。

比起打罵,孩子更害怕這5件事!

1、怕較大的噪音

恐懼背後:嬰兒在早期會比較害怕聽到噪音。如果聽到打雷聲、鞭炮聲、警笛聲等,嬰兒會被驚醒甚至哭泣。

這是因爲1-6個月的嬰兒對聲音是比較敏感的,較大的噪音會使嬰兒產生恐懼。

趕走恐懼:嬰兒因爲噪音刺激而哭泣時,父母應馬上抱起他(她),給予足夠的安撫,而且要避免連續讓嬰兒接受令他們恐懼的噪音繼續強化。

當寶寶長大一些後,爲了消除寶寶對較大噪音的恐懼,可以一一給寶寶解釋各種 較大強度的聲音,如雷聲、汽車警報聲等等,並用溫柔的話語安撫寶寶,鼓勵他,並不時讓寶寶接觸這些聲音,消除因爲陌生感而引發的恐懼。

2、怕打針

恐懼背後:對寶寶而言,打針算是一件最實實在在的痛苦事。那小小的針頭戳進皮膚的一剎那,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放聲大哭。

從此他只要一看到針管、針頭,甚至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和護士,都會感到無比恐懼。

其實這種恐懼的根源一方面來源於肉體的疼痛,一方面來源於對冰冷的針管和陌生事物的恐懼。

趕走恐懼:寶寶害怕疼痛害怕打針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父母可以適當減少寶寶的這種恐懼。

比如可以買一套醫生的玩具送給寶寶,玩具裏有聽診器、體溫計、針頭、針管,然後告訴寶寶,當他心愛的玩具娃娃生病時,他可以自己動手給娃娃量體溫,聽心跳,打針。讓寶寶在遊戲中接受和熟悉這些醫療器械,減少因陌生而加劇疼痛的恐懼感。

3、怕高

恐懼背後:6-9個月的嬰兒對高度已經有了感知,所以他們對高度也會產生恐懼。

到了9個月,寶寶一般都可以翻身和爬行了,但這些運動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們應付對高度產生的恐懼,因爲對高度的恐懼幾乎是天生的。

但隨着嬰兒年齡的增長,身體控制能力的增強,這種恐懼會慢慢消失。

趕走恐懼:在嬰兒期,父母應該避免讓寶寶面臨這種高度恐懼,儘量讓寶寶待在安全的環境。

等寶寶稍大一點後,可以告訴寶寶一些安全知識。對於膽小的女寶寶來說,走平衡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雖然那個高度是很安全的。

這個時候父母要讓寶寶多嘗試,並在一開始的時候在寶寶身邊保證她的安全。

這樣,以後寶寶自己就可以安全地嘗試各種安全高度範圍內的活動了。

4、怕和媽媽分離

恐懼背後:這是寶寶與看護者分離所產生的焦慮,高峯出現在18-24個月時,而且是極爲普遍的反應。

趕走恐懼:解決寶寶這一恐懼的關鍵在於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

比如,嬰兒期的媽媽要及時關注寶寶,對寶寶的需求(因爲還未發展語言,所以一般以哭來表示各種需求)要及時滿足,而且要儘可能多地給寶寶擁抱和愛撫,增強母子感情和寶寶對媽媽的信任感。

寶寶一歲後,媽媽在離開前要事先跟寶寶說明,而且儘量在許諾的時間內回到寶寶身邊。

在學齡前也可以訓練母子分離,比如一開始先短時間分離,然後再逐漸拉長分離時間,但注意也要在向寶寶保證的時間內回來,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5、怕陌生人

恐懼背後:一歲半左右的寶寶就可以分辨父母、家人和陌生人了。

寶寶對陌生人普遍有恐懼感,因爲新奇陌生的人和物對寶寶也是一種刺激,而不同的場合、不同個性氣質的寶寶對陌生人會有不同的表現。

一般膽小內向的寶寶會比較害怕陌生人,以及在不熟悉的場合或者熟悉的人不在身邊時,寶寶面對陌生人會不知所措,於是就會通過哭泣和躲避來發泄自己害怕、害羞的情緒。

趕走恐懼:如果家中有客人來訪時,可以事先告訴寶寶有客人要來,讓寶寶有個心理準備。

對嬰兒與陌生人的接觸保持警覺,儘可能抱着寶寶、與寶寶有部分身體接觸或者出現在寶寶的視線範圍內,以增強寶寶的安全感,這樣寶寶纔可能對陌生人產生興趣並做出願意接觸的姿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