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美國父母要跟孩子坦白自己賺多少錢?

爲什麼美國父母要跟孩子坦白自己賺多少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錢,對很多家長來講都是個忌諱的話題,認爲太早跟孩子談錢會對孩子純潔的心靈產生負面的影響,覺得還是等長大了再談吧~但這不就跟等孩子成年了再進行性教育犯同樣的錯麼!

生活在經濟社會裏,無論你怎樣對孩子閉口不談錢,但孩子仍然能從不同渠道接觸到錢。與其讓孩子懵懵懂懂,長大了成爲月光族、卡奴才懂得管理金錢,駕馭金錢,還不如讓TA從小對金錢有正面和理性的認識,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今天從紐約時報暢銷書《The Opposite of Spoiled: Raising Kids Who Are Grounded, Generous, and Smart About Money》(寵溺的反面:如何養育腳踏實地、慷慨又精明的孩子)節選一部分,看美國的父母怎樣用各種“現實”的方法,逐漸建立孩子的理財意識。

向孩子全盤托出整月的收入和支出

帕克先生想讓六個兒女更清楚地認識錢的價值,於是他決定做一件很多父母都覺得是激進的事:向孩子展示自己賺多少錢。

有一天,他去了加州當地的一家富國銀行,要求提現整個月的工資。第二天,他回到銀行把幾疊一百美元放進帆布袋。

他的大兒子Daniel,當時15歲,回想起老爸回到家把一萬美元左右的錢倒在桌子上的場景,說:“就像去搶劫了一家銀行。”

把錢全倒出來後,帕克先生開始跟孩子們逐項逐項地清點開支:納稅,撥收入的十分之一給教會,支付一大筆的房貸,還有零零散散諸如去看球賽、孩子的課外活動還有“漢堡包之夜”等開支。最後,一大堆錢所剩無幾。

帕克先生說:“我想盡力加深他們的印象,而這種做法確實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不跟孩子談錢,很危險

孩子應該要知道你賺多少錢。這聽起來好像不太現實,但當孩子五六歲時,你就可以慢慢給他們灌輸相關的概念,給孩子真實的答案,這將是孩子在童年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之一。

因爲孩子能夠感受到錢的力量,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多的疑問。

爲什麼我們的房子沒有表弟他們那麼大?

爲什麼不給我買那種玻璃飯盒?

爲什麼要尊重窮人?

我們是窮人嗎?

爲什麼你不給那些乞丐一些錢?

爲什麼姐姐可以有Hello Kitty主題的Beats耳機,卻不給我買帶藍牙的樂高機器人?媽媽,那才$349,而且能幫助我學習!

而這時很多大人的應對方法都不那麼明智。有的會直接忽略孩子的問題,有的就跟孩子說這樣問不禮貌,有的會擔心孩子抖出自己以前的消費失誤,或指責你說一套做一套......

有時家長會不假思索地回孩子一句:“這不關你的事!”這其實是無意中讓孩子知道,這個話題踩線了;有的想保護孩子的純真,讓孩子遠離這些讓人有壓力和困惑的金錢話題。

爲什麼美國父母要跟孩子坦白自己賺多少錢?

但保護孩子遠離現實的經濟生活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考慮到他們這一代面臨的責任,如果不跟孩子談論錢的問題,這是很危險的事,就像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卻沒人告訴TA身體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他們不知道爲什麼要趁早存退休金,不知道要怎麼存,也不知道怎麼選保險。

但這並不意味着孩子第一次問你賺多少錢你就向TA全盤托出。財務透明是爲有準備的人而來的,就像家庭理財教育顧問Joline Godfrey說的,孩子需要大概10年左右的時間積累足夠的知識,這樣你公開財務狀況纔有意義,並且讓你有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每次孩子問一些跟錢相關的“尷尬”問題時,你可以先用一個簡單的問題迴應:“爲什麼這樣問?”不要用否定或防禦性的語氣,而是要讓孩子覺得你歡迎TA問這些問題。

這是一個拖延的策略,給你一些時間去思考答案(這方法同樣適用於關於性或濫藥等問題)。另一個好處是讓你搞清楚孩子的腦袋裏到底在想啥。

如果是因爲夫妻爲錢的事情爭吵,而被孩子聽到,那TA自然會想家裏到底有多少錢,是不是缺錢等問題。如果真是擔心這些問題,家長可以安撫孩子,跟TA說明父母只是爭論某筆錢的最佳使用方法。

讓孩子參與消費決策和過程

想要啓發孩子的理財意識,不要忽悠TA問的問題,同時要慢慢地建立孩子的家庭預算意識。

你可以從任何家裏定期購買的東西教孩子家庭預算。

六七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理解雜貨清單。孩子經常跟着去商店,而且每次都有想要買的東西,這時候就可以帶着TA一邊逛超市,一邊介紹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也可以讓孩子收集一些優惠券,看能幫爸媽省多少錢。

這能幫助你回答孩子一些關於預算的疑問:每個月要花多少錢買必需品,可以花多少錢在“想要”的東西上。

消費對孩子來講不是什麼祕密,因爲孩子能看到很多;但如果TA沒有了解整個選擇過程,只是看着你拿出卡一刷埋單,這很容易給孩子一些錯覺,以爲買東西就這麼容易,所以最好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跟TA介紹家庭的預算和開支。

?讓孩子參與交學費

有些家長則從一些更大額的消費開始。Trisha Jones是弗吉尼亞州的一位全職媽媽,她的兩個小孩(一個6歲,一個8歲)都上私立學校。每個月她都讓孩子們坐在一起,看着她怎樣在線交學費,讓他們按付款按鈕。

“我們開玩笑說,你們每個人每天的學費要$92.5,”她補充說,孩子們知道每天的學費都可以用來買一套不錯的樂高,“上學是他們的基本權利,但我希望他們知道,我們送他們上學也是要做出犧牲的。”

?讓孩子承擔興趣班漲價費用

而有的家庭偏向花錢在孩子的課外興趣班。像Goggins女士的女兒今年12歲,正決心苦練芭蕾舞的時候,訓練班要升價了,她直接給女兒看賬單,讓她選擇每個星期減少一次課還是從其他地方減少開支來填補升價。最終,她的女兒沒有選擇減少課程,而是開始幫別人看孩子,賺錢買舞鞋。

?讓孩子參與家庭消費決策

住在科羅拉多州的亞當斯一家,孩子分別是10歲和11歲,家庭預算中的每一項都可以給孩子們查閱,每個星期天,全家人都會開會將預算審查一次。

“如果沒有參與到決策過程,你會覺得被剝奪權利。”亞當斯太太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項目經理,她讓兩個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消費決策。

孩子們會懂得,如果不去越南餐廳吃飯,意味着有更多的錢可以放進“迪士尼基金”。有個孩子還說,與其晚飯後去逛街,被大量的商品誘惑,還不如去圖書館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