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對談《小別離》作者:是什麼讓中國孩子“轉身就走”

對談《小別離》作者:是什麼讓中國孩子“轉身就走”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部劇反映一代人的當下抉擇和現實困境。《小別離》的火是因爲它反映了當下中國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一種抉擇,但這個抉擇絕不輕鬆,需要認真想清楚究竟怎樣的教育才是真的“爲了孩子好”。

《小別離》火了。

在今年暑期檔一片玄幻熱潮中,《小別離》無疑是一股現實主義的清流。《小別離》聚焦的是低齡留學熱問題,展現了三個家庭、三個孩子在升學、留學和青春期三者交織的生活中的掙扎、歡笑與淚水。

電視劇中的三個孩子,分屬於三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小康、精英、富豪——最後卻無一例外地在初三這一年,同時面臨着出國留學的選擇。

對談《小別離》作者:是什麼讓中國孩子“轉身就走”

電視劇版《小別離》似乎有意將選擇出國的家庭背景分層,以便吸引更多“對號入座”式的討論,而外灘君讀過小說後發現,其實最終決定將女兒送出去的家庭狀態,更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那種“不得不出國”的糾結也更戳中人心,讓不同的人從中看到自己家庭的困境。

在與小說作者魯引弓的對談中,他也告訴我,有時候離開此岸未必是因爲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的中國式應試教育模式讓不少中國家長無法安心。

而從把兒子送到美高留學、對美國教育有深入瞭解的上海媽媽Maggie那裏,外灘君也聽到了那些關於美國教育的讓人無法拒絕的優勢。

不過對於中國家庭來說,出國這個重大決定的背後一定有過無數次的糾結和計算,而且很多事情的確應該在出國前充分考慮清楚。在本文中,98年就出國念美高的Nini老師,也會從過來人的角度,爲我們帶來一些非常實用的低齡留學指南。

“現在很多家長已經認識到,用12年磨人的應試苦讀換取未來較高質量的生活也許並不值得。”

事實上,在原著小說中,杭州作家魯引弓更多地是想表達對此岸教育的反思,探討是什麼讓這些中國孩子想“轉身就走”。正如他所說的,有時候離開此岸未必是因爲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的教育模式讓不少中國家長無法安心:“這二三十年來,我們很多中國人都面對的是考試這條路,分數選拔,這一分兩分的差異有時候會決定着我們以後的路。”

但到了今天,作爲父母的我們越來越關心孩子到底開不開心、快不快樂的問題。畢竟希望孩子能過得好,這種血緣、親情的牽絆是永不停止的。出於這樣一種“爲了孩子好”的心態,一些中國家庭選擇了出國這條几乎完全陌生的路,哪怕這個突如其來的選擇多少顯得有些着急忙慌。

對談《小別離》作者:是什麼讓中國孩子“轉身就走” 第2張

的確,出國這個重大決定的背後有太多糾結的計算,包含對此岸的諸多不滿和對彼岸的諸多憧憬:

這其中當然包括以“應試教育”爲特徵的選拔模式,“死摳分數”對少年教育的價值意義和壓力,也包括某種成長氛圍,事關心靈從容、能力多樣性甚至公平定義等等,還包括環境污染、霧霾、食品安全等少年成長階段令人操心的細節……

而在國外,孩子在學習上選擇的餘地會從容一些,自由度和眼界也會更寬闊,比如對體育的重視,出國後孩子的性格也許會變得開朗和自立等等。

可以說,現在大多數的家長都已經在根本上逆反了一種傳統的邏輯:“用12年磨人的應試苦讀換取未來較高質量的生活” 可能並不值得。他們未必希望孩子有多明確的未來,相反倒是希望他能在青春期階段相對從容地生長,而不是生長太快,也不是在分數面前野蠻生長,而是在年少的時候有一個自然地、陽光的心態。

B:您當時爲何會想到寫《小別離》這樣一本書?

L:其實這個小說的寫作與我的個人育兒經歷關係不大,與我的職業經歷關係大一點,我之前在媒體行業工作,很長一段時間管理科教等內容,每年都會碰到這些情況:有的高中生會說班裏很多人走了,不來學校了,因爲出國留學了,你如果關注的話就會發現近年來中國留學生的比例在不斷往上走。

作爲一個作家,我更多從大的格局去關注着這個問題,而不是幾個個體的家庭,去判斷留學的好壞,事實上的我的側重點是爲什麼會有很多人走,主要是反思當下此岸的教育而不是彼岸。

B:您自己小時候的受教育經歷,是否也和書中的主人公方園和海萍夫婦相類似呢?

L:我的個人教育經歷相信和您,和很多人都一樣,這二三十年來,我們很多中國人都面對的是考試這條路,分數選拔,這一分兩分的差異有時候會決定着我們以後的路。

也就是說這幾十年來我們教育的本質問題其實沒有變,不止我們要面對,我們的孩子要面對,甚至我們孩子的孩子也要面對,但是有一點我們要想,就是到底我們開不開心,快不快樂。

B:其實我會感覺書中方園和海萍夫婦把女兒朵朵送出國是一個相對倉促、有點隨大流意味的決定,所以您覺得這是一種普遍情況嗎?

L:實際上這樣的選擇對小說的創作和對做新聞報道是不一樣的,雖然是一種倉促的,但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面對這樣的選擇永遠是一個倉促的階段,面對這樣一個選擇會非此即彼,哪怕是一個漫長的選擇,到了臨界點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倉促,這裏面有需要付出的代價,比如說情感上的代價和物質上的代價。

事實上如果看電視劇的話其實你會發現很多中國家長都不笨,你可以看到海清夫婦每天晚上在算走還是不走,這麼一個算的過程,對很多中國家長來說很多方方面面都是會考慮到的,在考慮之後,事實上我們應該看到這裏頭埋藏着他們的理由和原因。而並不僅僅是希望孩子就爲一分兩分拼,拼出一個怎樣的前景。

用12年的辛苦去拼搏一個美好的未來,我相信現在中國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出去,恰恰是從他們的角度逆反了這一邏輯,他們並不一定希望孩子有多明確的的未來,但是他們起碼希望孩子在青春期階段能夠有一個相對從容的發展,從容的生長。

B:書中有幾個有意思的論斷:①中等生纔去留學;②如果你的孩子從小老實、本分、講規矩,那適合出國,如果你的孩子從小機靈、會混,那麼適合在國內發展。這些說法又是從何而來?

L:爲什麼說很多中等家庭會選擇走留學道路,因爲在國內,優秀的學生會考上北大清華這些頂級學校,而中等的孩子在國內選擇的餘地比較窄,一個孩子中等不完全是因爲努力程度和智商等原因,有可能是他還沒有到這個成長階段,目前中國的選擇沒有讓人緩慢發展的過程,有的家庭讓中等生出國的話,可能在學業上選擇的餘地會從容一些,選擇的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至於“如果你的孩子從小老實、本分、講規矩,那適合出國,如果你的孩子從小機靈、會混,那麼適合在國內發展”這個的話,實際上是一個笑話,來源於我有一次親耳聽到的,吃飯的時候鄰桌的三個婦女在講這個段子,但是實際上這是涉及到不是考試,教育問題,而是生長環境的問題,家長這句話你一定懂,單純的孩子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有時候你未必希望他變得不那麼單純,要學會那麼多心機,這一方面也表明了家長對純潔的生長環境的渴望。

所以留學不一定僅僅只是留學的問題,也可能是對一個人成長的生態系的選擇。當然如果在青少年價值觀成長髮展的階段,這個時候如果選擇了在國外,那呆了幾年回來就像變了一個生態系,適應性一定面臨一次調整,這是很艱難的,但是同樣他也有很多優秀的價值,這也會推動他向前走。

B:電視劇中還以女主人公的上司的血淚故事點出了出國可能的風險,那您個人怎麼評價出國留學這條路?它的好處和壞處又分別是什麼?出了國就一定會更優秀嗎?

L:其實此岸和彼岸的對比,具體來說確實也讓人犯難,比如說此岸有中國式的考試和分數選拔體系,讓孩子面對幾百次考試都從容不迫不緊張,這樣纔不會失去一分,這個過程確實很艱難,另一方面孩子出去後,除了他們的眼界和選擇,只要過了一定分數就是優秀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會更高一些,但另一方面是他們出國之前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會面對一個致命的考驗,就是人對親情的牽掛,擺脫不了人被文化的洗禮。

B:您這本書的書名叫做《小別離》,我很想這個“小”,具體有哪幾層含義?您怎麼看如今出國留學的中國孩子像候鳥隨季節前來探望爸媽,與他們的家人總是短暫廝守、漫長別離的現象呢?

L:取名《小別離》,這種“小”應該是我寫作的這種方式,因爲我媒體人出身,切口和筆觸都非常小,但是他往往由一個大的時代背景。第二個“小”呢,它談不上生離死別,但是一種哀愁,這種哀愁卻折射了很多中國的價值觀和生存方式的問題。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小小的孩子體驗離別,小小的分別,這其實是與我們的大時代,我們傳統價值觀的一種背離,一種悖論,顛覆了我們以前的情感模式。

“我覺得,退一步講,花四年時間和金錢,讓兒子在美國的高中參與各種體育運動,就算當做身體投資也是很值得的。”

如果說對此岸教育的失望最終導致了《小別離》中的人物選擇讓孩子出國,現實生活中的那些理性出國派則是真切地體驗到了國外教育的優勢所在,上海媽媽Maggie就是其中一個。她的兒子現在在美國一所寄宿制私校已經就讀11年級。而就在兒子去美國的前一年,Maggie獨自赴美,考察了30所美高。這次經歷,被朋友稱爲“中國媽媽異國擇校記”。

從她當年的考察以及兒子在美高這兩年的經歷來看,美國教育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1. 美國教育崇尚自由、尊重個體發展,爲個人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這個自由首先是精神自由:一個人的想法,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催生,這些條件包括:自由的時間、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言論。

“中國基礎教育確實紮實,無庸置疑,但這個‘基礎’以書本爲主,圍着大綱考綱轉,缺乏廣度和深度。這種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我們的“精神自由”,我們的目標是“高考”,是“分數”,這是對我們學生的最大束縛。學生隨想、瞎想、夢想的空間受到束縛。後果是身體侷限於校園中,精神侷限於“分數”中, 這一點導致我們的少年們缺少“主動求索”的精神。

而相反,美國教育是不同的。課堂裏,雖然同學們的問題可能是非常淺的,甚至是幼稚的,但他們的精神是自由的。他們沒有恐懼,他們自由提問,自由思考。

試想,你在中國的課堂裏,敢亂提問嗎?如果問題過於白癡,你將被打上“白癡”或者“擾亂課堂”的烙印,你的精神還能自由嗎?”

其次是選課自由,美國爲孩子準備了大量不同門類不同程度的學科及大量的俱樂部、社區活動,爲孩子充分發展奠定基礎。舉一個例子說明,在美國安多福學校,學生可選的課程竟有300門,在普通的學校,也有一二百門學科。

2. 美國教育學術開放,重視思維培養

系統、批判、分析與解決問題導向,這是美國學習對孩子最重要的培養,而不是低級的讀記背。完整的批判性思維過程分爲6步:交流、問題解決、評價、分析、合成及反饋。美國的作業乍一看,真的不多,但要真想學好,也是不容易的。

“我個人的感悟,中國教育落在點、具體事情比較多,美國教育落在面上、更體現出系統性和多種辦法解決問題上。”

3. 愛與人文精神

你會發現,美國老師的眼神裏是充滿愛的。當老師用那種那麼關切、充滿愛的眼神看着孩子的時候,孩子是被鼓勵、被接納的,而我們國內的文化可能只會指出你的不足,孩子是不斷被否定的。

4. 對體育和藝術的重視

說來好笑,強健身體竟是Maggie送兒子出國的初衷。“我當時走在美國高中的校園裏,走着走着就走到下午了,放學鐘響了以後,整個校園就沸騰了,你會感受到那種生命歡騰的力量。而在國內,因學業緊張,學校離家遠,公共運動資源不足,兒子連運動的時間都很有限。我當時就想,退一步講,花四年時間和金錢,讓兒子在美國的高中參與各種體育運動,即使是當做身體投資也是很值得的。”

“總而言之,美國教育就是使勁兒鼓勵你:發現自己、遵從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同時做個好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Maggie看來,其實美國教育最根本的優勢在於它培養孩子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很多家長會說孩子不適合國內的教育體系,但其實不是體系的問題,是孩子自己的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3年,美國共向計劃前往美國高中接受教育的中國中學生髮放了31889張學生簽證,而在2005年僅爲639張,8年裏漲了50倍,並且該數據還在不斷攀升。

從2012年直至今日,的確是低齡留學在國內的井噴期。原因很簡單,在此之前互聯網消息尚不通暢,關於低齡留學的信息更是幾乎爲零,少數選擇在高中階段就出國留學的中國家庭也多半因爲在國外生活的親戚朋友介紹情況才選擇了這條道路。

Nini老師就是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1998年就赴美念高中的她算是那個時代的另類,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北京的公立學校就讀,採訪時她自嘲當時只會學習。因此即使是臨出國那會,她也並沒有做太多準備,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心理上。現在的她,有8年的留學經驗,已成爲美式教育的專家,創辦了“融尚私塾”。

Nini告訴我,低齡留學本身就是一場有風險的試驗。正如電視劇中海清的上司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女兒去了國外以後遭遇校園暴力,以至於得了抑鬱症性情大變。而除了這樣的極端例子,更多的孩子出國後面臨的是這樣那樣的現實考驗:

那些小小少年在成長的青春期,在價值觀還未完全成熟階段,即被置於一個需要自控力、獨立性的自由空間裏,這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它與每個少年不同的個性、懂事程度等都有關。比如,他們除了需要儘快適應全然不同的校園文化之外,還往往需要適應住家(或是寄宿生活)、社會方面的文化衝突,以及怎樣去交朋友,這無論如何對於心理成長期的半大孩子來說,都是挑戰和磨礪。

除了以上種種對孩子的考驗以外,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是在出國前就必須考慮清楚的。Nini告訴我,儘管現在關於留學的信息和渠道已經多了很多,但即使有了信息,很多中國家庭未必知道如何去判斷,有一部分中國家長對送孩子出國留學的無知導致了他們會忽略很多重要的東西,做出魯莽的決斷。

比如某些家長覺得只要塞一筆錢給留學中介或者語言培訓機構的就能給孩子“買”到一個名校的offer,獲得一個好前程。這類家長有一個特徵,就是通常聽不進去留學顧問給他們講述的什麼學校好,如何申請,需要如何準備,需要怎樣背景等等的重要信息。因爲他們通常也聽不懂。

還有一類家長比前面這種稍微好一點,他們非常重視排名,卻不知道西方教育和中國教育核心區別在哪裏,他們只知搞好標化成績,其他則全然不顧。這類close-minded的家長,很難溝通,也會耽誤孩子。

最後一類最糟糕,屬於典型的從衆型家長。凡事都要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自己也跟“潮流”去做。就像劇中的琴琴媽一樣,他們送孩子出國的理由只有一個:“別人都走了,你不走,就落後了。”簡直就是新時代的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當然以上三種情形的確是極端的反例,我們的身邊還是有很多對教育本身非常重視的理性出國派。但上述現狀的確值得我們思考:到底怎樣的孩子適合出國念高中?

對此,Nini老師的建議是,她不建議那些在國內學不好的學生出國,因爲歸根究底這是個學習態度的問題。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出國以後無人看管只會更糟。

對談《小別離》作者:是什麼讓中國孩子“轉身就走” 第3張

“很多家長會說孩子不適合國內的教育體系,但其實不是體系的問題,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如果學習習慣不改過來,出國了之後只會更難。”尤其是那些門檻較低的走讀學校,缺乏一種良性教育的大環境,孩子一開始沒有適應好,之後情況只會不斷惡化。

近幾年,中國家庭的出國留學觀念也在悄然改變。如今早已不是那個只有在國內考不上大學的學生纔要考慮出國的時代了,相反,很多在各方面極其優秀的學生也在走出國留學這條路,他們的父母也大多有海外留學的背景,對國外教育有一定的認識,才做此抉擇。

其實要回答到底要不要出國的問題,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聽聽孩子的意見。因爲,在留學這件事上,孩子通常懂的比家長多。這是爲什麼? 因爲語言、文化、學習能力、以及孩子不會固執堅持慣性思維。

在孩子們眼中,出國留學是開啓一段新的未知人生,去見識全新的世界,是一場探險;而在家長們眼中,送孩子出國留學是買了一份孩子前途的保險,是買了一個向孩子彰顯自己對他們教育上投入之大的證明,是一種保本的投資。

但是,人生原本就是一場歷險,何來的保險二字?留學只是一種路徑,而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結語

對談《小別離》作者:是什麼讓中國孩子“轉身就走” 第4張

最後,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劇中三個孩子在國外的境遇:

朵朵也許是三個孩子中最適合去國外的,在國內成績中等的她,到了國外沒有那麼大的分數壓力或許會學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寫作,而且她在很多事情上有獨到的見解,而這正是美國教育最看重的。

相比之下,琴琴這個國內應試教育偏愛的學霸反倒未必吃香了,而且她缺乏主見、不擅長獨立思考的個性也可能會遏制她在國外的發展。

至於小宇則是個完全的未知數,畢竟他的學習能力實在不高,而且缺乏自制力,無法預料他在無人管教的國外會有怎樣的發展,而且他的家庭狀況如此特殊,出國似乎會更加惡化他今後與家人的感情。

小說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特別讓人動容:全世界可能沒有哪個民族會像我們這樣,爲了孩子好,能忍受骨肉分離之苦。所以這樣的“小別離”,雖然談不上生離死別,卻也是一種哀愁,折射出一種被如今這個大時代裹挾下的價值觀和生存方式,它顛覆了傳統,是一種背離,也是一種悖論。

其實,與所謂的出人頭地、階層固化等等概念相比,這一代父母中的多數人,在歷經這二三十年的轉型期後,其實更看重自己這唯一的寶貝能多點快樂,有一個從容成長的青春期,有多元選擇、發展的可能性。這一近乎最基本線的期望,在當下教育、少年成長生態系統中竟近乎奢望,於是才付出各種物資、情感成本,出走當下,不再陪你玩,這其中的換算、糾結、辛苦、風險、決然纔是最該讓人惆悵、心痛、思考的地方。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