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目前中國大部分的家庭中,“4+2+1”是主要的家庭結構,多對少的關注模式極易引發家長對懷孕、生產、餵養、讀書等再正常不過的育兒過程的高度關注,尤其是那些第一次做父母或者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焦慮”似乎成了育兒過程中逃不開的字眼。

在目前中國大部分的家庭中,“4+2+1”是主要的家庭結構,多對少的關注模式極易引發家長對懷孕、生產、餵養、讀書等再正常不過的育兒過程的高度關注,尤其是那些第一次做父母或者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焦慮”似乎成了育兒過程中逃不開的字眼。

發育焦慮

案例一:

一位家長反饋:自家孩子從六個月左右開始流口水、喜歡啃東西,當時以爲孩子要出牙了,可是等到孩子7個月的時候牙還是沒有露頭的跡象,自己就開始四處問其他同齡孩子長牙沒有,甚至開始頻繁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即便是醫生說孩子生長髮育是正常的也無法緩解焦慮情緒,直到孩子10個月的時候長出了第一顆牙齒,這種焦慮的狀態才結束。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在上述案例中,家長明顯在孩子發育階段中感到焦慮,人們總會對孩子發育過程中的階段性進行普遍性或共性的探討,如坐、爬、站、走的運動規律、理解和表達的言語規律,但是由於個體的差異性原因,每個孩子的具體發展均有不同,家長如果因爲教條的將孩子的發育水平與普遍數值相比較的話,不僅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會給孩子帶來明顯的緊張感。

症狀焦慮

案例二:

一位媽媽在育兒羣裏問:“我們孩子睡覺的時候特別容易出汗,是不是因爲缺鈣啊”,得到的回覆說可能是因爲天氣過熱,孩子流汗不代表缺鈣和補鈣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等,甚至有其他媽媽把孩子缺鈣的症狀列了出來,可是這位媽媽依舊覺得自己孩子的症狀就是缺鈣,不過最後還是在其他媽媽的勸說下決定先帶孩子去醫院做個體檢。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第2張

此類焦慮多發生在孩子半歲之內,隨着孩子月齡的增長而逐漸變淡,主要是由於家長在孩子比較缺乏育兒經驗,在看過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文章後,很容易對症猜病,尤其是當孩子出現一些家長自認爲很明顯的症狀時,更容易擔心孩子是否有什麼疾病,尤其是那些其他小朋友經常出現的如溼疹、缺鈣等症狀,家長更容易產生莫名的猜測。

教育焦慮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加入各種各樣的育兒羣,也會在羣裏交換購書信息、推薦購書名單,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產生“別人都買了那麼多,我要是不給孩子買就比別人學的少了”的心理,一些家長甚至會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已經把五六歲的書都囤了。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第3張

很多家長是從孩子出生開始,在早教機構的選擇,到課餘興趣的培養,再到第二語言的學習,再到長大之後的學習成績,都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脫穎而出,這主要是由於“70後”、“80後”的父母大多經歷了激烈競爭的少年時代,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更多的在社會立足的本領,雖然說的是希望孩子接觸到更多的東西以後可以多一些選擇,卻未必不是另一種望子成龍。

衛生焦慮

案例三:

《媽媽在超人》中馬舒雅就育兒觀一直受到爭議,她簡直把“不行”、“不可以”當成口頭禪一樣掛在嘴邊,當孩子準備玩沙子時她因爲嫌髒而制止,當母子三人去菜市場採購時,則因爲擔心食物的腥味和細菌沾到孩子身上,在兒子每次“出手”的時候直呼不行。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第4張

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與世界相比是弱小的,他們認爲:小孩子一定要儘量避免與髒東西接觸,儘量避免接觸到有可能會對孩子有傷害的東西。這種情緒一般是由於家長對孩子過多的保護欲而引發的,卻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抵抗和適應能力,長此以往不僅容易降低孩子的抵抗力,也容易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性格焦慮

案例四:

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家裏面的時候特別活潑,可是隻要帶孩子出去滑滑梯或者遊樂場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孩子就喜歡自己玩,即便是別人家的小朋友過來搶玩具或者是不小心撞到他,他也不爭不搶的。我現在特別發愁孩子這樣的性格以後出去會不會被欺負,如果被欺負還不知道保護自己可怎麼辦呢?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第5張

這個就是性格焦慮的典型表現,家長們會因爲孩子的性格過於內向或者過於外向而感到擔憂,如果孩子性格過於內向則擔心孩子受欺負,如果孩子性格過於外向又擔心孩子出去惹禍。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每個孩子獨立的人格特徵正是個體魅力所在,每個性格的孩子也有着獨特的與世界交往的方式,應該被尊重、被包容。

習慣焦慮

案例五:

“我們家孩子六個月剛添輔食的時候還挺愛吃的,可是從八個月開始,吃什麼東西都不超過三口,我合計她長牙了給弄點麪條什麼的,還是什麼都不吃。”一位家長最近因爲孩子吃輔食的事情可是操碎了心,爲了孩子能多吃點東西簡直是把廚藝發揮到了極致,可是孩子依舊不領情,也擔心孩子這樣下去別說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了,能不能保證營養都是問題。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第6張

根據反饋可以發現, 在很多家長身上容易出現的另一個習慣焦慮就是排便習慣,家長對孩子排便的過分關注,可能會對孩子進行過多的錯誤訓練和不良暗示,抑制了孩子正常排便反射的形成。其實媽媽的焦慮特別容易傳染給孩子,帶給孩子本不應有的心理負重,反而會導致孩子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分離焦慮

案例六:

一位全職媽媽表示:我其實特別想去上班,可是我根本和孩子分不開,別說我去上一天班了,現在就連孩子爸爸單獨帶孩子出來一會,我都不放心。我現在特別擔心以後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自己會不會比孩子還不適應。

焦慮式育兒的幾大坑,你中了其中之一嗎? 第7張

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中我們不難看她出對於分離有多焦慮,隨着孩子對世界的不斷接觸,其整個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學習不斷脫離的過程,脫離乳房/奶瓶,脫離懷抱,脫離供養、脫離支配等,哲學家弗洛姆曾經說過:“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應該認識到對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愛其實是一個築建分離的過程。

而看過上述種種,您中了幾點呢?

編後語:

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過分焦慮不僅會干擾孩子的自我體驗,還會導致孩子的心理髮展受阻,使其正常的心理秩序被打亂,導致孩子出現逆反、消沉、多疑等情緒。即使家長認爲自己已經剋制了,但是孩子還是可以感受的到。

最後,羣體中的個體差異是不容爭辯的客觀事實,對於差異我們應當正視它,要承認它的客觀存在,學會“尊重”和“理解”它的現實性,懂得利用這種差異化現象來進行個性化的教育。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的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