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做爸媽的小棉襖,但是你知道嗎?有些時候孩子會退讓,但是會委屈,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電影《芳華》中,黃軒飾演的劉峯是個好人。

他任勞任怨,奉獻大於索取。髒活累活搶着幹,竭盡全力爲他人着想,人人都稱活雷鋒。

炊事班的豬跑了,他幫着追;

戰友讓他帶去修的表,因爲太過名貴沒人敢修,他便自己研究後修好了;

戰友結婚,爲了給戰友省錢,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

南方的女戰友不喜歡吃餃子,他就煮掛麪給她吃,而自己專門吃爛了的水餃;

抗洪搶險用生命立功,換來的軍事院校進修機會,因爲有人更需要,他把名額拱手相讓……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可他卻在自己親手打的沙發邊,因爲抱了喜歡的女孩林丁丁,招來誣告。

他被“發配”到滇越邊境參加戰爭,爲了照顧戰友,導致胳膊截肢落到終身殘疾。

退伍還鄉後,作爲戰鬥英雄卻生活潦倒,人生一團糟,老婆和一個跑長途車的司機跑了。

他一生都是在爲別人付出,活在寧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他人的模式裏。

但他的付出並沒有帶來收穫。

有人說是因爲他太懂事。

事實上,他的懂事實質是委曲求全。

懂事是什麼?

簡單而言就是能理解規則、遵守規則,能理解和尊重別人的感受和周圍的狀況,同時也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而委曲求全則是過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而忽視了自身需求與意願,從而喪失正確表達自己需求、意願的權利。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2張

《爸爸去哪兒5》裏,嗯哼在參觀幼兒園時,主動要幫老師分蛋撻,分到最後只剩一個蛋撻,可還有三個人(嗯哼、老師和杜江)沒有分到蛋撻。

杜江示意嗯哼把蛋撻給老師,嗯哼明確表示:我也想吃蛋撻。

他把這個蛋撻分成三份,大家都吃上蛋撻,皆大歡喜。

既能體貼別人的感受,又能照顧自己的感受,這就是懂事。

但如果剋制住自己的需求來討好他人,那就是委屈求全。

委曲求全的孩子往往會有這幾種表現:

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對抗權威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她看到一個小故事時,差點哭了。

這個故事很簡單:有個小男孩吵着要買棉花糖。媽媽指着他手裏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3張

小男孩賴着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拿到棉花糖時,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斗雲來了!”

她想起自己小時候,從沒有對着喜歡的東西就哭着喊着要爸爸媽媽買的經歷。

相反,她會主動壓制自己的慾望,給自己洗腦:太貴了,買了也沒有什麼用,我不想要。

長大後,不敢和別人吵架,不敢讓爸爸媽媽買很喜歡的東西,不敢對男友隨意撒嬌,不敢違背領導的意思,不敢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不讓座……

處處迎合討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

《放開我北鼻》裏有一期,噗噗到餐廳吃晚飯,發現沒有自己的凳子,就小聲問:“有沒有小椅子”。

可當時沒人理他。

過了一會兒,大人給他加了一把椅子後,他卻突然哭了。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4張

于小彤看到後斥責他:“別吃了,罰站去,說沒說過不許哭鼻子。”

噗噗哭着說:“沒有我的小椅子,我等一會兒再吃。”

于小彤說:“那你哭吧,我走了。”

噗噗急忙說不哭了,可他又忍不住掉眼淚。

于小彤生氣地說:“你又哭,走吧,我帶你出去哭。”

噗噗強忍着:“我不要去外面,我願意罰站。”

此時節目組出現這樣一行字幕:“難過卻又懂事”。

他的委屈壓在心裏,唯有眼淚才能宣泄,但他爲討好於小彤,強忍淚水的懂事,讓人心疼。

爲什麼孩子會委曲求全?

父母的越界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孩子身上。希望他乖巧聽話,就是讓孩子遵從自己的意願做事。

無論我們是強制性的要求,還是溫柔的請求,甚至是潛移默化向他們灌輸要聽話懂事的意識,歸根結底,這都是干涉和控制。

時間久了,不管是我們還是孩子,都習慣了控制與被控制。

慢慢地,他們會把我們的意願內化到心中,當作了自己的意願,無論做什麼事,他自己就會主動按我們所想所希望的去做。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5張

習慣性地自責

我們很少會事先告訴孩子具體的規則,明確的對錯界限。

我們只是會在他們犯錯之後批評他。

最經常說的一句就是:你要聽話,錯了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管發生什麼事,只要他們能主動承認錯誤,我們就會停止懲罰和訓斥。

長期下來,免於被打罵的恐懼令孩子將內心深處的委屈藏起來,漸漸地成爲內心對抗打罵的防禦機制。

習慣性地自責往往會演化爲對於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否定。

可實際上,他們並不真正清楚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當不好的事情來臨時,他們會無條件認爲是自己的錯,這樣的模式被內化後,他們就會變得委曲求全般的順從。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6張

承載了太多父母的負面情緒

父母一旦有了負面情緒,孩子就成爲情緒的宣泄出口。

孩子的對錯與否,全在父母的掌握之中。高興的時候,任何事都是對的,不高興的時候,任何事都是錯的。

這樣的孩子,總是把自己的情緒寄託到別人的身上,因爲別人的認可而快樂,因爲別人的否定而難過,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從而失去自我,忽略自己。

不良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家人關係失衡,過於軟弱或過於強暴,都將讓孩子壓制自我,體貼大人的意願。

委曲求全的孩子成人後大都並不幸福。

他們委曲求全的目的是要得到更多的愛與關注,讓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喜好。但事實並未能如願。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7張

心理學家在研究兒童教育時發現:小時候特別聽話乖巧、善於委曲求全的孩子,長大後他們在融入社會時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無論是人際交往方面,還是在生活能力上,都會有所欠缺。

正如《芳華》中的劉峯,他處處爲他人着想,卻招來誣告;在他下放連隊時,作爲一個標配的活雷鋒,臨走時只有一個默默喜歡他的姑娘來送行。

我們願意我們的孩子能懂事,但我們絕不願意他們爲了懂事而委曲自己。

無條件的愛孩子

心理學上所謂的“無條件的愛”,並不是溺愛,也並不是說孩子知道了“我值得無條件的愛”,就會一直索取,就覺得所有人都欠我的。

我們對他們“無條件的愛”是指:你做了好事,我會表揚你,但你做了錯事,我會批評你。可不管你做什麼,無論是不是符合我的期望,我都會愛你,你都不用擔心我會拋棄你。

孩子,我願你懂事,但不要委屈自己! 第8張

我愛你並不是因爲你做了什麼,只是單單愛你。

我們的孩子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無論是好是壞,他本身就是值得被我們愛。

尊重而非壓制孩子

尊重他們,讓他們也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

這樣讓他們既有能力平衡自己和別人的需求,也能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

只有當孩子被尊重、明白尊重是怎麼回事兒的時侯,他纔會真的理解爲什麼對人要有禮貌、飯桌上要有禮儀,爲什麼公共空間要禮讓、不要大聲喧譁,爲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我們一味地壓制孩子,用我們的意願代替孩子的意願,孩子必將會把自己的需求埋藏起來,只會迎合我們的需求。

鼓勵孩子活出“真自我”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過“真自我”和“假自我”概念。

“真自我”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爲中心而構建,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價值感。

“假自我”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爲中心而構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爲令他人失望,自我價值感便降到極低。

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學會接納自己,聽從內心的需求,勇敢地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

當然,活出“真自我”並不等同於任性、放肆、無拘無束、不受規則的約束等。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正如網上有句話如此說:孩子,願你能吃糖也會要糖,能獨立戰鬥也有人依靠,會照顧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換位思考也堅持內心。

而我說:孩子,願你們只懂該懂的事,而不是以委曲求全換來的懂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