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我無法許你一生,但我願等你,慢慢來!

孩子,我無法許你一生,但我願等你,慢慢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子入園的第一天。

我跟老婆特意起了早,一起送他去學校

開開心心地去了學校,但是老師發來的照片,開學儀式上的他,雙手緊緊地捏着衣襬。

表情懵懂,神色迷茫。

看得出他心裏大大的緊張。

老婆看到後,有點着急,給我發了一堆照片。

我看到照片後掛在一顆焦慮的媽媽心。

我說沒事,第一天上幼兒園,等等看吧。

我內心沒有焦慮,因爲我相信他。

正如他也相信我一樣。

第一天下午5點,我如約出現在他的教室門口。

老遠就瞧見他在觀望門口。

見到我來了,反而不想回去了,想聽老師把繪本講完。

回家後,我炒了幾個簡單的菜,也備了酒,說給他小小的慶祝下。

祝賀他成爲了一名學童。

一家人都覺得這個時刻很奇妙,因爲這是孩子第一次走出家這個圈子。

晚上洗完澡後,我跟兒子說:“從今天晚上開始,你是不是要自己睡了呀?”

他點了點頭。

因爲很早以前,我倆就約定好:去了幼兒園就自己睡自己的房間。

當然,第一天分牀睡,我還是得哄他入睡,給他唱了最喜歡的催眠曲《長亭送別》

當他聽着聽着睡着後。

我還繼續小聲哼唱着,竟然偷偷流了一把眼淚。

又輕輕地抱了一下他後,收拾心情,繼續去熬夜寫稿了。

老婆這時過來找我說:“第一天上學,就要分開睡,會不會不好?有點小小的殘忍。”

我能體味她的心情,其實她捨不得。

我說沒事,你先睡吧,是他自己答應的,也準備好了。

我們沒有強迫他,他也睡得很香。

過了一會,老婆又從臥室過來,踟躕着,說要不等他讀小學再分睡。

看得出她深深地不捨,其實我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說,我理解你的心情,我自己剛剛唱催眠曲把自己唱哭了呢。

但是,這一次分離,需要我們跟孩子一起堅強的面對。

她也就沒說什麼,回房了,交代我睡前記得給兒子蓋一下被子。

孩子,我無法許你一生,但我願等你,慢慢來!

爲了這一刻,我知道孩子也準備了很久。

記得第一次跟他說:“你看,都給你準備好了小房間,準備好自己睡了嗎?”

他看上去很緊張,直接跟我回絕:“不行,我就是要跟你們睡。”

“好吧,那就再等等,要不等上了幼兒園就自己睡。”

“好呀!”

那時候我已經跟他一起做上幼兒園的準備了。

這可真是一場持久戰。

應該是從剛滿3歲開始的。

那時很多人催着我送他去幼兒園。

我問他:“上幼兒園吧。”

“不行,我還不想去。”

“好吧,那就等一年,好不好?這一年裏,你可要加油嘍”

他同意了。

那時兒子雖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

但是還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一急起來就哭臉動手。

至於規則的遵守,更是讓位於他的本能。

比如出門,無數次說要注意看車,不要亂跑。

可每次一激動,特別是跟哥哥及妹妹一起出門。

那就像一羣關了一天的鴨子下了水。

吃飯能自己扒,但是耗時和真正吃進去的少。

上廁所還不知道擦屁股。

不管是心理上還是生活上都沒有準備好。

所以我說晚點去吧,於是等了一年。

其實過早去的結果往往讓孩子無法適應,對培養獨立性無益。

記得朋友的女兒,因爲奶奶在幼兒園做事,於是剛剛3歲就帶了進去。

結果小傢伙每天也不哭鬧,就是緊張畏縮。

原本就不愛說話的孩子變得更加膽小。

每天都把大便拉在身上。

因爲她不敢喊,也不知道該怎麼如廁。

結果奶奶每天就又急又累地既要幹活又要給孩子清理。

而這樣的經歷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並不是好事。

很多父母看到小小的孩子懂事,就覺得很好,內心就去比較,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早點成熟獨立起來就好。

可千萬不要這樣以爲早點懂事是好事。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我覺得,就成熟來講,個體不應過早成熟,不應該在他們還處於相對依賴的年齡時就作爲一個個體建立起來。”

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特別是男孩,他們幼年時期的發育更是晚於女孩。

更要多一點耐心的。

孩子,我無法許你一生,但我願等你,慢慢來! 第2張

很多媽媽面對哭鬧抗拒的孩子,心裏很矛盾,不知道是愛還是害。

因爲孩子抱着媽媽的腿,揪心地拉着時,我想每個媽媽都會落淚。

但是媽媽想着:寶貝呀,我不得不放手啊,孩子,你要獨立起來。

對!對於準備好了的孩子,只是因爲害怕新的環境而抗拒,我們可以採用老師教會我們的方法,配合老師去處理。

可是,有的孩子真的沒有做好準備。

要知孩子不是一夜之間就成熟了的。

個體的心理髮展需要很長的過程,甚至一生都在慢慢地不停成長。

而每個年齡要發展出相應成熟的個體,就需要照料孩子的人給予豐富的養料。

讓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面對這個世界。

父母如果一直缺席,而到了分離的時候,就要求孩子去獨立。

這樣無異於一種“迫害”。

逼迫孩子去成熟,逼迫孩子去獨立。

這樣的結果呢?往往不盡如人意。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家庭與個體發展》中提到:“家庭爲個體情感成熟所做的貢獻有兩個主要特徵:一個是持續地爲個體提供保持高度依賴的機會;另一個是爲個體提供機會,讓他們脫離父母進入整個家庭,然後脫離家庭進入家庭以外的社會單元(比如學校)”

所以,父母的愛要自嬰兒時期開始就要給足,並且一直持續下去。

不僅僅是金錢和奶粉保證,孩子需要的是愛的給予。

這就是父母的第一個任務:跟孩子形成親密依賴,呵護孩子的成長。

而同時,父母要做好分離的準備,爲孩子提供獨立的機會。

這個前提是有愛的保證。

試着讓孩子去跟自己的親戚朋友相處,融入大的家庭。

然後慢慢地融入學校、社會。

這就是父母的第二個任務: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促進孩子的獨立。

這個長大後是什麼時候?

我覺得最好的時期就是3-6歲,因爲每個孩子的個性和家庭經歷不一樣。

所以等孩子真的準備好了,那就大膽地放手。

孩子,我無法許你一生,但我願等你,慢慢來! 第3張

所以,兒子入園的第一天,就把入園分離和分牀睡兩件事一起做了。

我自己會在獨處的時候感到不捨得,也會期待去早點接孩子。

但是我從來沒有焦慮。

因爲我知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到了第二天,明顯看到了變化。

因爲對環境開始熟悉,開始有了笑容,有互動了。

每個晚上睡在自己的房間,睡得很香。

只是臨時改變了作息,每天早晨起牀跟媽媽說:“我的頭暈乎乎的,眼睛也睜不開。”

但去了幼兒園之後,整個一天,開心地像一個小精靈。

我接他回家的路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跟我展示老師給他的小獎品。

我說你開心嗎?

他說太開心了。

我說真的想做你的同學,你們學校這麼好玩。

他笑呵呵地說歡迎我去。

看到兒子的表現,老婆也把心放回肚子裏了。

這個時候,我知道自己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幫孩子成功地適應了這一次分離和獨立。

分離,不該是一場“孩子哭鬧,父母堅持”的戰役。

而應該是一場“相信你,陪伴你,直到慢慢退出”的告別。

之後的人生,我們仍舊會在一場又一場地目送和重逢中度過。

而在能牽着他們小手的時候,緊緊捏一會吧,珍惜做父母的寶貴時光

孩子,我無法許你一生,但我願等你,慢慢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