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把3個兒子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這位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把3個兒子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這位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父母必須學習這十件事!

提起教育孩子,很多人都會理所當然的認爲,教育大部分的責任在於媽媽。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教育,重心還是在女人身上。

又有很多媽媽抱怨,自己辭去工作,做了全職媽媽。累死累活、拼了命養出來的孩子,成績卻是一塌糊塗。

當媽媽們開始埋怨孩子的時候,也應該問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誨人不倦!

陳美玲,一位成功媽媽。把三個兒子都送進美國排名第一的斯坦福大學。

對於她來講,人生最大的光彩不在於自己多麼成功,而在於培養了三個優秀的孩子。

陳美玲說:“教育是教給孩子一種工具,去尋找夢想!要是失敗了,也不會氣餒!繼續找別的夢想,要是成功的話也要學會謙虛!”

她把教育當成一份事業,把孩子當做一份禮物。

採訪中,她提起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的十件小事,正是父母教育孩子必學的教科書!

把3個兒子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這位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不要和別人家孩子比較

拿別人家孩子作比較,是大多數家長會犯下的通病。

別人家的孩子,語文成績那麼高,你怎麼就考不好。

別人家的孩子,拿了獎學金,你怎麼就不爭取。

孩子優不優秀不是比較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拿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只會讓孩子矇蔽自己的自信,不敢與其他人交流。

爲人父母,希望孩子優秀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尊重孩子想法,忽視孩子的優秀,對於孩子的成長絕無利處。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期末考試剛剛結束,孩子考的成績好,家長必然會獎勵孩子,但是使用物質獎勵孩子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父母給孩子獎勵一個玩具,它的價值一般只存在半個月左右,孩子喜新厭舊、天真好動的天性,對一件玩具的熱情持久度也不會一成不變。

把物質獎勵換成精神溝通,是最有效的鼓勵方式。

孩子不願意運動,那媽媽就說:你跑完十分鐘,媽媽獎勵你洗澡的時候,在浴池能夠多玩十分鐘。

既緩解了孩子的牴觸心理,又完成了有效的溝通。

不要制定每天的時刻表

8:00起牀8:30早餐 9:00-10:30 語文複習

11:00午餐 14:00-15:00數學算數

15:30-17:00 英語作文

這是同事小劉給孩子制定的寒假假期計劃,每天都有固定的任務,等待孩子完成。

這種死板、沒有興趣度的計劃安排,孩子只會越來越敷衍,成績照樣還是會下降。

一個充實的假期,並不是家長制定好時間規劃,孩子完成相應任務,纔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自主規劃好學習計劃,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輕鬆自在的學習纔是最好的教育形式。

很多家長都存在這樣的心理,不想讓孩子浪費一分一秒時間,不想讓孩子沒有目的的學習。

把孩子的假期排的滿滿當當,無形中給孩子製造壓力,久而久之學習便失去興趣,作業完成效率也不會提升。

陳美玲在教育孩子時,重來不讓孩子固定在死板的計劃中學習,而是帶領孩子,在學習中尋找樂趣,在玩樂中把握學習。

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

課外補習班,很多家長認爲是提升孩子成績,效果最好的救命稻草。

但是,把孩子送入補習班這種培養方式,恰恰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輔導,只會讓孩子認爲“學習,是爲了分數”。

陳美玲在教育自己大兒子的時候,因爲兒子喜歡海洋生物,帶着孩子把日本所有的水族館逛了多次。

這種從興趣出發的培養薰陶的教育方法,不僅贏得孩子的信任,還能激發孩子無限的潛力。

一個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再多補習班都沒有用處,補課不如補習慣。

一個孩子沒有高度的學習興趣,上再多補習班都不會提高,補課不如補興趣。

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幫助孩子多做一個決定,孩子就多一份依賴在你身上。

現如今網絡經常會爆出很多“媽寶男”“媽寶女”的事件,孩子自立能力低下,不能獨立生活,是最明顯的症狀。

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往往家長都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利。

孩子學什麼樂器,穿什麼衣服,上什麼學校,交什麼朋友,幾乎父母都要插手,害怕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

父母幫助孩子選擇是好事,但是要把握好分寸。

每個孩子都是正在發展獨立的人,他們有自我選擇我的權利,並且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培養有思想、有主見的孩子,纔是父母應該追求的教育方式。

不要反對孩子(高中)談戀愛

“早戀”是90%以上家長都會反對的事情。

大多數家長認爲早戀會讓孩子分心、甚至還會耽誤成績,害怕孩子沒有分寸,做出出格的事情。

但是,換一種角度想,“早戀”並不是一件完全被否定的事情,它教會孩子不安,也教會孩子愛護他人。

隨着年齡的長大,青春時期萌動愛情的念頭是正常的。父母刻意不讓孩子接觸,只會激發孩子的好奇慾望。

父母給孩子普及性教育知識,讓孩子明白底線、分寸,纔是最好的戀愛課堂。

不要打罵孩子

“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這種教育理念,在中國教育體制下,已經成爲大多數父母信任的謬論。

雖然,孩子在打罵中,很快的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並不代表孩子真的懂自己錯在哪裏。

父母打罵孩子,粗暴的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暴力、自卑。是一種愚昧的教育方式。

陳美玲對於孩子犯錯,就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說清楚。

她回憶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往事,最長的一次談話,竟然有8個小時的時間,這是不少父母永遠達不到的數字。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犯錯後不思考爲什麼犯錯。

與孩子一起坐下來說清楚、講明白,找清楚錯誤的原因,纔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不要對孩子撒謊

對孩子撒謊這件事,父母永遠不要觸碰。

數據調查顯示,百分之97以上的家長,都對孩子說過謊。

謊言的傷害就如同語言暴力一樣,帶給孩子的傷害,遠比打罵還要嚴重。

父母每天對孩子開空頭支票,不去兌現自己的承諾,用善意的謊言矇騙孩子,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謊言,是孩子成長的毒藥,你向孩子說謊,孩子早晚都會識破。

不想成爲孩子第一個不信任的人,父母就從拒絕謊言開始。

不要因爲工作忽略孩子

最近網上瘋傳一段《七歲女兒對爸爸的“控訴”》視頻。

一位新聞工作者,由於工作忙,無人照看女兒,只好帶孩子一同上班。

沒曾想孩子情緒爆發,控訴了爸爸一路。說:工作纔是你的親生女兒,你愛工作不愛我。

工作忙、壓力大是如今大多數80後父母的常態。但是,工作忙不代表就可以忽略孩子。

一個孩子長大後成爲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生活什麼樣的家庭,受什麼樣的教育。

任何事業的成功、金錢的富有,都無法彌補教育的不堪。

人們常說,給孩子最深沉的愛就是陪伴和溝通,做一個優秀的父母,必須從工作與陪伴中懂得取捨。

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孩子總是喜歡問爲什麼,家長往往被問多了也就不耐煩了。

等媽媽忙完就告訴你。等做完作業再給你解釋。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家長不是百科全書,但給予孩子回答的答案,卻比百科全書的回答還要高效。

當然孩子提問,並不只是爲了尋求一個正確答案。家長在回答孩子的時候,還要重視啓發式的方法。

爲什麼鳥兒會飛翔?因爲鳥兒多了兩個翅膀。

爲什麼鳥兒會飛翔?寶貝,你觀察一下,鳥兒的身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鳥兒有兩個翅膀,就像飛機有兩個機翼一樣……

嗯,真聰明,鳥兒身上有翅膀,可以保持平衡,所以纔會自由的在天空飛翔啊!

這兩種不同的回答,效果自然也是不同。

每一個科學家都是從思考問題開始,每一個神童也都是從思考中得出結論。

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都是大腦思考、眼睛觀察的表現,忽視孩子提問環節的培養,等於放棄孩子的大腦開發。

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長教會孩子這十件事,考入好大學根本不是問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