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調查顯示:“網癮”緣於逃避學習問題

調查顯示:“網癮”緣於逃避學習問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網絡的不正確使用則會引發許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而學生也正處於身心成長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青春期)。未成年的學生面對這多種轉型,他們的社會道德和人格完善如何實施?如何關注學生真正的所思所想,如何把教育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

調查顯示:“網癮”緣於逃避學習問題

對此,同濟大學一附中開展了市級科研課題《網絡環境下高中學生基礎道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該校心理教師刁寧對學生做了一個“高中生網絡道德現狀的心理調查”。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共372人蔘加了調查,回收372份。

 “網癮”緣於逃避學習問題

調查中顯示,上網的目的主要涉及瞭解新聞(20%)、網絡技術使用和信息尋求(60%)、以及娛樂(43%)等方面,也有相當多的學生上網只是爲了玩遊戲(49%)、聊天(42%),還有少數同學(5%)出於好奇瀏覽一些黃色信息和網站。可以看出,伴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經成爲廣大中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它給中學生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嚴重的網絡道德問題。-部分學生“網癮”緣於逃避現實學習問題

許多學生上網,對網絡遊戲上癮,是出於一種對現實學習問題的逃避。調查顯示:46%的學生對學習能勝任,24%的學生感覺學習很累,很吃力。很憂鬱的學生有4%。這部分學生就轉而逃避到網絡中,心理學理論認爲: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願望,許多中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成爲和自己在現實中不一樣的人,在網絡上的擬實聲譽和自我展示,是在彌補現實中得不到的自我表現,尋求另一種感覺。這些情況極不利於學生在青春期形成自我的同一性和自我的完善。不利於青少年學生的健康、順利的成長。

  少數學生瀏覽黃色信息和網站

有些學生在學校按照學校行爲規範的要求,表現很好,許多同學在校外上網的目的也主要是涉及瞭解新聞(20%)、網絡技術使用和信息尋求(60%)、以及娛樂(43%)等方面、但也有相當多的學生上網是隻是爲了玩遊戲(49%)、聊天(42%),還有少數學生(5%)出於好奇瀏覽一些黃色信息和網站。這與青春期的學生性意識覺醒,他們渴望瞭解性知識,對學校性教育感到不滿足有關,加之人的許多本能慾望(諸如發泄、攻擊本能)都爲正常的社會意識所不容許,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表達的機會和空間,從而使得有些學生必須尋找一個去社會抑制的環境來釋放潛意識中積聚的張力,通過網絡放鬆自己,來表現自己的另一面。這實際上會使學生的雙重人格衝突。這些情況也同樣極不利於學生在青春期形成自我的同一性和自我的完善,不利於青少年學生的健康、順利的成長。調查還顯示,少部分學生每天上網時間稍多(3%的學生4小時,6%的學生5小時),在“網絡成癮”邊緣,要給予高度關注。

  對策和思考

以上所顯示出的網絡價值觀念模糊、學生的自我同一性人格發生衝突、少部分學生在“網絡成癮”邊緣等現狀,需從學生心理與道德角度採取有效對策:1、堅持有效的德育教育與青春期“自我教育”的整合;2、堅持正確的生命教育與“青春期性教育”的整合;3、堅持豐富多彩的網絡教育活動與“同伴教育”的整合;4、堅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教育和干預性教育的整合;5、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管理。

推薦閱讀:青少年網癮知多少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