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窮酸入骨、慷慨要命,美國兒童財富觀教育有點怪

窮酸入骨、慷慨要命,美國兒童財富觀教育有點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幾天,扎克伯格和他太太捐款的消息在朋友圈簡直刷了屏(高冷po主被刷得頗有點煩),見識了美國孩子的財富觀教育之後,我只能說‘這不算事兒’,這個記錄早晚會被打破。”po主以爲外國的月亮不都是圓的,但美國孩子的財富觀教育,真挺值得學習的,咱們自己做不了扎克伯格,但我們下一代中應該可以有。

窮酸入骨、慷慨要命,美國兒童財富觀教育有點怪

▲平時穿T恤、吃麥當勞,開經濟型轎車的扎克伯格夫婦,捐出了持有Facebook股份的99%(價值約450億美元),用於“個性化學習,疾病治療,連接人們和建立強大的社區”。

深入骨髓的“捐贈文化”

美國人常常爲他們深入骨髓的捐贈文化感到驕傲。很快的,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這種文化的無處不在。

比如剛到美國的時候,有件事情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的學校明明是公立學校,聲明不收任何學費、書費和校車費。可是每年開學的時候,學校都會給家長們發信,建議家長給學校捐款。

這種捐款不是強制性的,但是學校會計算出一個“建議數額”,這個數額每所學校都不太一樣,同樣的學校在不同年份也會做出調整。

因爲搬家的緣故,兒子先後更換過兩所小學,第一所小學給出的捐贈“建議數額”是450美金,第二所小學是125美金。

根據我的瞭解,美國公立小學的運營費用是由當地居民繳納的房產稅支付的,既然明明有錢,那爲什麼還要讓家長們捐贈集資呢?

我憤憤不平地去學校office詢問。接待我的老師解釋,地方財政的撥款只能維持公立學校的基本運營,比如學校基礎設施的維護啊,老師的工資啊等等,可是如果學校想要舉辦一些額外的科研活動和戶外活動,就不得不依靠家長們的捐款來維持了。

說穿了,學校要想辦得好,全靠家長慷慨解囊。

一般情況下,學校給出的捐贈金額是根據當年活動計劃所計算出的平均數,但是捐贈數額最終是由家長根據家庭情況自行決定。

如果最後捐款總額低於預算,學校就會酌情減少一些課外活動。

不光是捐錢,有些學校開學第一天,老師就會召開簡單的家長會。會上發個表格給各位家長,把本學期需要的文具列在上面供大家捐獻,文具的尺寸和品牌還往往是規定好的。我就曾在開學頭一天的晚上,拿着列表突擊掃蕩了文具用品商店,購買了五六十支鉛筆,二三十塊橡皮,好幾打不乾膠和十幾個文件夾。

老師解釋說,文具的捐贈都是自願和匿名的,條件好的家庭可以多捐,條件不好的家庭可以少捐或者不捐。因爲班上總有一些貧困的孩子自己買不起文具,所以所有文具都由學校接收後統一向所有孩子發放。孩子們在課堂上使用學校的文具,下課回家把文具留在學校,由於所有文具的品牌都是一樣的,貧困孩子就不會感覺到經濟差距帶來的難堪。

窮酸入骨、慷慨要命,美國兒童財富觀教育有點怪 第2張

▲圖爲美國硅谷某“10分小學”的實拍

美帝學校好“窮酸”

孩子上學的時間越長,我越是深刻地感受到:美帝學校實在是太窮酸了!

就說教學樓吧,小學初中一般都是簡簡單單的大平房(有錢的好學區也是這樣),看上去一排一排像是集裝箱造的簡易房似的,直到高中,學校纔會造幾棟像樣一點的樓房。要說建築水平,和祖國發達地區的學校完全沒法比。

教室裏的擺設雖然五臟俱全,但裝飾都是老師們自己準備的。特別是小學,牆上貼的掛的,多數都是學生們自己做的手工。

小學沒有教材,平時上課,全靠老師拿本書,一頁一頁地複印給大家看。回家作業也是複印的一打紙,完全沒有作業本。高中和大學的孩子,往往不買新書,而是買上一屆孩子留下來的二手。

回想起兒子在祖國度過的那幾年,雖然我家只是小康,卻也給孩子買了好幾櫃子的兒童書。祖國的孩子每次新學期一開學,也都能帶回家滿滿一書包的新課本啊。

美帝學校搞活動也一樣“窮酸”,辦個運動會,搞場聖誕派對,學校都會發信給各個學生家庭,請求大家支援各類物資。捐贈清單一般貼在教室門口,內容詳細到幾盒餅乾、幾箱飲料,甚至幾包糖果……送孩子上學的父母自願在表格上簽名認領。

鼓勵孩子勞動募捐

不光是鼓勵家長捐贈,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學校更鼓勵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攢錢捐款。最簡單的方法是收集“積點標籤”。美國許多商家都會在自己的產品包裝上印刷“積點標籤”(boxtop),比如我們家每天吃的麥片、每天使用的餐巾紙……商家承諾,學校只要把這些標籤寄回給他們,每收到一張標籤,商家就會給學校一分錢捐款。

幾乎所有學校都會號召學生收集“積點標籤”,老師們在教室設立收集箱,學生們隨時可以把標籤帶來扔進去。自從瞭解了積點規則,我兒子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拼命吃麥片,爲的就是快點把麥片消滅,好把包裝上那個小小的標籤據爲己有,給學校做點貢獻。

另外一項募捐盛事就是一年一度的“行走馬拉松”。冬季裏有一段日子,兒子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認真地向我彙報他今天繞着操場又走了幾圈。我奇怪地問他,怎麼突然對鍛鍊身體那麼有熱情?他回答說要爲“行走馬拉松”做準備。

又過了幾天,兒子炫耀說他找到了幾個願意爲他的行走買單的“資助人”,一個是對門經常來找我們兜售自制餅乾的那個女孩兒的爸爸;還有他自己的外婆和爸爸。大家都“主動”表示,願意用一塊錢“資助”他行走一圈。

終於到了馬拉松活動當天,孩子們穿上印有學校標識的T恤,圍着學校操場快步行走,每走一圈老師就給他們手上印一個標記,等活動結束,孩子們會憑着手上的標記向圍觀家長和社區居民領取捐款。

兒子當天的成績是17圈,他同學的最好成績是23圈,看着他們學校的800米大操場,我不禁爲兒子小小身體裏蘊藏的巨大能量感到驚訝。

最後兒子募到了20塊錢捐給學校,還有3塊錢是我獎勵他買冰激凌的,他很大方地也捐給了學校。

窮酸入骨、慷慨要命,美國兒童財富觀教育有點怪 第3張

▲“帶着鉅富而死,是一種恥辱。”這是美國鋼鐵大王、世界首富安德魯·卡內基所說的,他臨死前捐掉了所有家產,引起了富豪們的紛紛效仿。

捐助弱勢羣體

每年冬天,學校一定會組織學生們給無家可歸者和窮人捐贈食品。每到這時候,兒子就會和我們一起,去超市購買許多罐頭食品,之後統一交給學校。

學校收集的食品一部分會被送到專門的免費超市供窮人領取,另一部分會被送到“無家可歸者餐廳”作爲食材。

有一天,兒子很高興地告訴我,社區的義工來學校收罐頭的時候,特意挑選了幾個孩子一起爲無家可歸的人烹飪食品。我很好奇美式美食如何烹飪,兒子說就是把好多罐頭全部打開,把裏面的食品放在一起煮成一鍋湯……好吧,雖然我對美帝人民魔幻般的烹飪技藝不敢恭維,但他們對弱勢人羣的愛還是值得讚揚的。

慢慢地,我發現孩子身上起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中午在學校餐廳午餐,他會主動幫助丟失了飯卡的孩子支付飯錢;比如我家院子裏有棵檸檬樹,今年夏天,兒子主動提出要“做家務換檸檬”,他說班裏幾個孩子最近組成了一個小分隊,在超市門口推銷自制檸檬汁,把收入捐獻給“遭受戰亂的孩子和貧窮國家生病的孩子”,兒子自己開動腦筋,決定爲同學提供檸檬,省下他們購買檸檬的成本,然後他自己會在家門口擺攤賣檸檬,賺些美金支持同學……聽着剛滿7歲的小朋友滔滔不絕的生意經,我忽然覺得這小小的檸檬攤兒,沒準就是未來某家創業公司的雛形。

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扎克伯格如此慷慨根本不足爲奇。

好玩的是,我們家的理工男老公也受到了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他給我家剛出生的小兒子買了市面上最便宜的100塊錢還帶提籃的童車(我的預算是800塊他死活不同意還說我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可是他卻在大兒子學校募捐的時候一下捐掉了500美金。理工男說:“我們不光要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還應該追求精神上的愉悅……”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