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比雙職工的孩子差?你信不信?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比雙職工的孩子差?你信不信?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頭條號上看到這樣一個問答:

一名老師說:發現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確實比雙職工的孩子差。

作爲全職媽媽,真是火冒三丈啊,身爲一名老師,竟然如此膚淺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只能說是學生的不幸。

且不說好與差的問題,光是這個命題就是矛盾的。

請問:雙職工怎麼帶孩子呢?難道雙職工家的孩子生下來就到了上幼兒園或是託班的年齡嗎?

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根據通常情況來看,雙職工家庭父母週一到週五是工作時間,孩子通常3歲上幼兒園。也就是說,三歲之前,雙職工家庭,父母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缺席孩子的成長的。如此,憑什麼說孩子是雙職工帶的呢?

雙職工的家庭,更多的是老人在帶孩子,也有一部分家庭是保姆帶孩子。隔代教育產生的問題,已經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保姆帶孩子發生各種劣性事件,也成爲了社會共憤的事情。

凡事都有兩面性,也有利有弊。

無論這位所謂的老師是根據班級學生的狀況得出的結論,還是根據親身經歷比較得出的結論,都是片面的,是在扭曲社會的價值觀,也是讓全職媽媽的處境更加的艱難。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比雙職工的孩子差?你信不信?

我大致瀏覽了一下回答,基本有三類人比較積極活躍,對這個問題表達的看法也比較有趨同性。

第一類是身爲教師的人,他們基本表示贊同,並且拋出自身從教多少年的經驗之談,認爲全職媽媽本身就是一個消極的選擇。

作爲全職媽媽,不僅自己因爲整日被家庭瑣事纏身,沒有交際圈和成長的空間,導致自己情緒低落、價值感低,而且會把這種負面的情緒或是狀態傳染給孩子,導致孩子對母親及自身的認同感也降低,甚至會因爲母親的全職處境讓孩子心理感受到壓力和自卑等負面情緒。

另一方面全職媽媽過分關注孩子,對孩子大包大攬,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獨立性不強,存在社交障礙等等。同時母親的嘮叨,會產生巨大的負能量,導致孩子的叛逆等等。

第二類是雙職工媽媽,也就是問題的被誇獎者。他們的觀點基本都表示同意,認爲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孩子更具有獨立性,並且更理解爲人父母的辛苦。

雙職工的家庭,父母能夠和孩子保持一致的作息,這一點比全職媽媽有優勢。規律的作息,父母與子女相互獨立的成長和發展空間,對於家庭來說,是一種和諧和積極。

同時他們認爲,雙職工媽媽的工作,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和環境的影響。孩子能夠接觸父母的工作,父母也能夠給孩子講自己的工作內容,彼此之間有了解和理解的同時,拓寬了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經歷。

與第一類言論相同的是,這一類家長同樣認爲,雙職工的家庭,父母沒有時間對孩子包辦,孩子的獨立性更強,自覺性也更好。

第三類是全職媽媽,絕大部分的全職媽媽對於這樣的言論幾乎是憤慨的。她們不僅認爲這個言論是荒謬的,而且認爲提出這個觀點的教師就是誤人子弟。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比雙職工的孩子差?你信不信? 第2張

對於第一類家長,凡是講究依據,你所謂的經驗是有理論和數據支持,還是有跟蹤研究的結果,如果都沒有,僅憑自己爲人師長的十幾年經驗,還算不上有話語權。就算是根據班級學生的狀況得出的說法,頂多只能是一種推論,而不是經過調查研究的結論。

作爲老師,並沒有表現出自己的知識優勢,對於全職媽媽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和社會負面的層次,不禁讓人懷疑老師的素養和道德。

再說第二類全職家長。首先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全職的時候,孩子是誰在照顧呢?

依據我養育孩子的經驗,通常全職家長上班的時候,孩子剛起牀,下班的時候,也基本六點了,而孩子晚上9點左右入睡。提出父母下班到家吃飯洗漱的時間,最多陪伴孩子兩個小時。

孩子一天清醒的時間至少在10小時,而你的陪伴時間頂多兩個小時,憑什麼說孩子是你在培養。既然不是你在培養,憑什麼把孩子的表現歸功於自己,又有什麼資格認同“雙職工帶出來的孩子比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優秀呢?”

如果這類家庭認爲,僅憑着自己下班幾個小時的功夫,就能把孩子教育好,甚至比全職媽媽教養出來的孩子優秀,我只能說太可笑了。

我不否認,在職父母更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並且能夠將自己工作中的能力運用到教養孩子中,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更有效。也不否認,一些全職媽媽確實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不求上進、邋遢嘮叨等現象。

社會本來就是多元的,人也是,五個手指頭還有長短之分呢,更何況是不同背景和環境下成長人呢。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比雙職工的孩子差?你信不信? 第3張

這個問題的提出,其實暴露了一個社會問題,那就是對全職媽媽的誤解、甚至是輕視。

之前上演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羅子君作爲全職媽媽,就引起了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各種言論,認爲全職媽媽被離婚、被拋棄、被出軌是一種必然,原因無非是全職媽媽不上進、經濟不獨立、依靠男人等等原因。

實際上,很多全職媽媽與傳統思想裏的家庭主婦已經大不相同。她們有些事被迫辭職,有些確實心甘情願的陪伴孩子成長。無論是哪一種,能夠看着孩子生命的波瀾起伏,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比雙職工帶出來的孩子差?全職媽媽也有分別,雙職工也不盡相同。以偏概全、以點概面的得出結論,本就是沒有根據的事情。

我認識一位雙職工父母,他們的工作都特別忙,媽媽在外企上班,爸爸自己做生意,孩子由老人照顧。外企的工作節奏,我是領教過的,幾乎每天都8點以後下班,還有不定時的出差任務。孩子幾乎只有在週末才能看到父母。

爲了彌補平日對孩子的缺席,空閒的週末幾乎都是帶着孩子去遊樂場、公園及短途旅行。他們覺得虧欠孩子,卻不捨得自己的前程。他們有着高學歷、豐富的經歷、強於普通人的能力,但是卻沒有教授或者分享給孩子的時間和機會。

可見,並不是所有的雙職工家庭都能教育和培養孩子,他們中更多的人,壓根連陪伴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就更別提孩子比全職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好了。

孩子的成長,由其天然的性情所決定。無論是雙職工家庭還是全職媽媽,提供的只是一種環境,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軌跡。

全職媽媽教育孩子,有一項絕對的優勢:時間。

時間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最珍貴的投入,願意給孩子投入時間的父母纔是孩子的財富。有時間的投入,是對孩子教育的前提,也是影響和培養孩子的基礎。

無論是雙職工家庭,還是全職媽媽,都只是父母的一種職業和狀態,與孩子無關。對孩子的教育,關鍵的是看投入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這一項神聖使命上的絕對時間,與父母的屬性無關。

對於雙職工家庭帶出來的孩子比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優秀,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導社會價值取向的言論,除了把全職媽媽逼得無路可退,更是把孩子的未來扯入落後的價值觀,這無疑是一種倒退。

如果祖國的未來都不值得花費時間來培養,那麼還有什麼進步可言?這樣的價值觀,又怎麼會得到認可呢?

全職媽媽也好,雙職工家庭也罷,作爲父母,培養孩子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父母要認識到自己這個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不放棄個人成長,通過提升自己的素養、知識,與孩子共同進步。

父母的成長,是孩子成長的榜樣,也是孩子成長的原動力。父母自帶正能量,孩子自然能夠積極向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往往強過其他環境。

如果是雙職工家庭,父母就要充分利用下班和週末的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並且在相處的過程中,讓孩子瞭解自己的工作,自己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向孩子傳遞自己努力向上的正能量。

如果是全職媽媽,要避免整日沉浸與家庭瑣事和家長裏短。把自己的生活分割開,也把自己從繁瑣的家庭中解放出來。尋找自己的興趣,哪怕是喜歡做飯、看書這樣的小事情,也讓自己能夠投入進去,找到自己的成長方式,也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寄託。

孩子縱然是重要的,但是每天瞪大了眼珠盯着孩子,不僅會讓自己覺得累,孩子也會不自在。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中看見自己曾經的夢想和追求,讓孩子的熱情影響你,讓你的努力給孩子動力。

只有放棄成長的媽媽,纔不會培養孩子,纔是失敗的媽媽。孩子需要的是看到媽媽爲了變得更好做出的努力,他們需要從媽媽的努力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和鼓舞,無關乎媽媽做什麼。父母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做的甚至青出於藍,比媽媽還好。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