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壞行爲”的背後原因,你瞭解嗎?

孩子“壞行爲”的背後原因,你瞭解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父母們都會特別討厭孩子的一些的“壞行爲”,但是爸爸媽媽們是否知道這些壞行爲背後的緣由呢?孩子的很多行爲,例如:打人、咬人、撒嬌、大哭等,都有着她自己的一些原因,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打人、咬人

孩子“壞行爲”的背後原因,你瞭解嗎?

這種外在表現的本質原因:

原因一:人的本性就具有天生的攻擊性和掠奪性。

原因二:由於成長的需要,這個年齡的孩子會更多的在爲“得”進行着努力,又由於孩子這個階段外在表現方式肢體前置於語言,社會和道德規範還沒有建立,因此“咬人、打人”行爲就會在這個年齡階段普遍出現。

原因三: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

原因四: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裏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爲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卻是錯誤的。

家長應該針對孩子打人、咬人的不同原因而進行相關的解決辦法。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加強孩子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等。

二、插話

孩子“壞行爲”的背後原因,你瞭解嗎? 第2張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產生“共鳴”、激動,急於想“表現”自己,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家長面對孩子的插畫問題應注意“因事制宜”。即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或遇到困難求助時,千萬不要因一時惱火而當別人的面訓斥孩子,否則就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談話結束後再解答,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三、撒謊

孩子“壞行爲”的背後原因,你瞭解嗎? 第3張

撒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的一個正常部分。三四歲的孩子常常分不清現實和他們的幻想。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象力非常豐富,在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力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即興地、隨意地把自己聽到的故事或看到的事物想像加工後套用到現實的人或事上去,出現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但是他們的這種撒謊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屬於幻想型撒謊。

五六歲的孩子已經能夠分清現實和幻想,而且也能夠理解他們的行爲所帶來的後果,知道哪些行爲會讓父母不高興。當他們做錯事的時候,他們也會感到內疚。這個階段,孩子撒謊可能是爲了逃避懲罰或爲了讓父母高興。

想讓孩子不要有撒謊這種行爲,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到言行一致。也不要明知故問,變相“鼓勵”撒謊,更不要隨意給孩子扣上“撒謊者”的帽子。營造寬鬆的家庭氣氛,讓孩子不再害怕講真話。

孩子“壞行爲”的背後原因,你瞭解嗎? 第4張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的引導,才能讓他們的羽翼更豐滿,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