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被圈養的孩子,他的世界也圈在了圈裏

被圈養的孩子,他的世界也圈在了圈裏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美國《僑報》有個報道說,有不少留學生,內心的憂鬱和苦澀讓人唏噓。雖然不少人家境優越、衣食無憂,可他們不僅學無所成,甚至荒廢了大把的光陰與青春,外語沒學好,中文卻忘記得差不多,在國外混沌度日,陪伴他們的是日復一日的網絡遊戲。

爲什麼這些孩子在國外學府裏沒有成長,反而心智還退化了呢?

這還得從他們國內的教育開始說起。

很多孩子迷戀網絡,是因爲現實教育的失敗和家庭情感的缺失。

我們的教育有時並不是在幫助孩子成長,更多的可能是束縛了孩子。

一切向分數看齊,忽視對孩子德育、體育、美育的教育,已不知不覺成了很多學校、家庭的教育觀。

曾有個關於城市獨生子女心理特徵的演講,裏面提到一個觀點:當今都市孩子現實感非常弱。

孩子在現代化的生活中,現實感很弱。他們反而在虛擬的世界才體會到真實感,在真實的世界裏有虛擬感,這就是他們的特徵。怎麼回事?

有個事例,說是兩個玩“手辦”的孩子,他們在網上交流,在虛擬世界裏搗鼓真實感。

兩個孩子在網絡世界裏面交流情真意切,覺得不夠,於是決定線下會面。誰知道,在現實世界見面以後,兩人坐在一起居然無話可說,這種感覺反而太虛擬了,於是兩人又相約還是網上見面更好。

爲什麼這些孩子會分不清現實感和虛擬感。

因爲他們的世界一直處於書本學習之中,讀了一百本書,可能還沒真正走出過一公里的路。

孩子從小到大的一切現實事務都被替代了,他們只知道好好學習,而我們的學校也沒有提供給孩子處理事務的可能性,除了學習和補課沒有其他活動。

沒有和世界的鏈接,沒有更多的戶外活動,沒有足夠的朋友,也沒有真實的情感體驗。

被圈養的孩子,他的世界也圈在了圈裏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顆探索的世界的心,它需要展開,最初是在父母身邊去探索,接着是在廣闊的世界中去行走。

但是很多家庭,還沒等到種子開始發芽,就已經開始把孩子圈養起來。

孩子學走學跑時,父母怕跌怕摔,就把孩子圈起來,捆住孩子的手腳,束縛孩子的心靈。這樣既省事省心,又緩解了成年人的焦慮,而孩子則變成了溫室的花朵。

在溫室裏長大的孩子,習慣了身邊的環境,哪怕小小的變化,都會引起了內心的恐懼和焦慮。

恐懼,往往源於未知,未知,往往伴隨焦慮。這些,都會讓人會產生失控的感覺。

控制感,決定了一個人的自我所能延伸的空間。控制的範圍,即是自我的疆界。

一個人的自我能延伸到何處,取決於控制感的範圍。

被圈養的孩子,自我的疆界太宅太簡單,因爲,控制感只能發生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裏,進入大的空間,會讓他失控。

所以,有相當數量的孩子,身體成長起來了,但是心智卻停滯不前。

心智是人們的心理與智能的表現。即指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澱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

心智退化的孩子,沒能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遇到陌生的環境,就退行到嬰兒狀態,超級宅,就像是萎縮在子宮的永恆嬰兒。哪怕把他放到廣闊的天地之中,卻也只能侷限於自己的小世界,不敢走出半步。

被圈養的孩子,心智也習慣了圈養。被圈養的孩子,他的世界也只是個圈圈。

被圈養的孩子,他的世界也圈在了圈裏 第2張

在中國,很多父母爲了讓孩子,能夠去一所好學校而竭盡全力。而澳大利亞有位媽媽,卻認爲,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學校的位置,因爲世界就是孩子的學校。

從2012年開始,露絲已經帶着兒子路易斯行走了65個國家。

一開始,露絲還會在旅程中讓兒子每天做點習題,後來露絲意識到,孩子其實可以從一切事物中學習。

比如,在貨幣兌換中學習數學運算,甚至還引導孩子做預算,學會對金錢的合理分配使用;在一起參與旅程線路的制定時學習地理;在與當地人的交往中,瞭解各地風俗習慣和語言;而人文和歷史,更是直接身臨其境的,在每個歷史古蹟和景觀體驗。

我們可以看一百本書,但更可以身臨其境的去感受真實的世界。

這位媽媽說,她並不否認學校的作用。但她更想告訴父母們的是: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永遠不應該只發生在教室裏。

在旅程中,兒子有了很大的成長,他主動爲貧困地區的孩子發起了網絡募捐,給殘疾賣藝者送去溫暖,在愛與被愛中懂得了平等和尊重。

我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的不僅要讀書,更是要把所學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去體驗和感受,去活在真實之中。

坐在教室裏學到的,是知識積累;在生活中體驗的,是心智的成長。

心智成熟的孩子更強大,因爲他們的內在世界穩定又靈活,他們的自我疆界豐富而流動。

把孩子帶入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中,這是對他生命的祝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