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敏感期”應對方法

孩子“敏感期”應對方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敏感期”是怎麼回事?在各種新穎的養育名詞裏,有一個詞語越來越多地被廣大父母所接受,那就是“敏感期”。

個體在某一特定發展階段中對某一刺激特別敏感或能發展到最高水平,稱作敏感期。

什麼意思呢?打個通俗的比方吧:

比如0~1.5歲的孩子愛吃手、愛咬人,愛用嘴和手去探索世界,那麼他就是“口手敏感期”到了;

1~2.5歲的孩子開始咿呀學語,喜歡錶達,開始試着用自己的語言與人溝通,那就是“語言敏感期”到了;

當然,還有很多類似的種種敏感期,總之,但凡孩子的行爲有些微的變化,都可能跟各種“敏感期”相關聯。

正是對以上種種敏感期有一些淺顯的認識,身邊有媽媽在孩子不愛吃飯的時候就會問:我是不是錯過了孩子的最佳“吃飯敏感期”,所以孩子纔不愛吃飯的?還有家長會問:我的孩子現在就是不愛畫畫,是不是錯過了孩子的“畫畫敏感期”了?

聽了這些話,我覺得有點啼笑皆非,過於寬泛地使用“敏感期”這個詞語,似乎已經使得很多父母變得草木皆兵,害怕自己錯過孩子嬰幼兒時期的敏感期而變得小心翼翼,引起了很多人不必要的焦慮。

養育孩子不是非黑即白

不能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養育孩子的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雖然確實是有“敏感期”的存在,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照顧和引導,也會對孩子的成長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比如,你看到孩子不愛吃飯就不去管他,那孩子有可能不是敏感期到了,也可能是別的原因,比如脾胃有問題,或者是平時吃零食吃多了,抑或者是身體哪裏出了問題不舒服了,此時的家長應該及時地去找原因,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問題纔是。

孩子打人罵人,如果家長不及時制止和引導,孩子有可能就不會認爲這是不好的習慣,長此以往養成了愛打人愛罵人的壞習慣,久而久之就不容易去糾正了。

其實敏感期並沒有嚴格的邊界定義,如果在敏感期內,家長或者環境沒有給予孩子恰當的影響,也沒有關係,發育和發展仍然有可能會發生,只不過達不到最佳的效果而已,而在孩子的生命中,敏感期並不是稍縱即逝的。

就拿孩子說話來說吧,1~2.5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但也並不意味着錯過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就學不會說話了,正常的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具備學習語言的生理條件,但是光具備條件還不行,還必須得在一定的語言環境裏才能學會真正的語言。

然而如果出生的前幾年並不具備豐富的語言環境,孩子說話方面比較遲緩,只要不是生理性的問題,等到再長大一點,到了六七歲的時候開始接觸到豐富的語言環境,對孩子來說此時學會母語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作爲家長千萬不要人爲誇大敏感期的概念,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孩子“敏感期”應對方法

認清“敏感期”的源頭是“關鍵期”

想要認清孩子的“敏感期”的概念,其實要從源頭說起,“敏感期”的源頭其實是“關鍵期”。那什麼是“關鍵期”呢?

1935年奧地利動物學家洛倫茨做了這樣一項實驗:剛出生的小鵝,如果最初看見鵝媽媽,小鵝就跟鵝媽媽走;如果看見的是洛倫茨,小鵝就跟洛倫茨走。如果不讓小鵝看見到活動的物體,兩個星期之後,它就失去了“認母”的能力,也就不會出現這種行爲了。

洛倫茨說,孵出來後的13~16小時是這些鵝寶寶形成這種依戀的關鍵時間。他把小鵝認母的這種行爲稱爲“印刻”現象,人類也不例外。科學家把人類的這種現象稱爲“關鍵期”。

根據以上所說我們大概就能看出來,關鍵期存在兩種極端的情況:要麼發展,要麼不發展。那麼作爲兒童敏感期的源頭,如果把關鍵期運用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中顯然是不相符的。

那麼敏感期跟關鍵期的不同就在於,敏感期並不像關鍵期那樣不可逆,並不是錯過就不可挽回,而且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規律和特點,但並不是每一個階段都可以籠統地稱爲“XX敏感期”。

當然了,家長如果能夠細心觀察到孩子某一時期的興趣並加以培養,有可能真的就此發現孩子潛在的特長,對孩子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不要陷在“敏感期”這個概念裏面去討論這個問題,免得影響自己的判斷和方向。

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夠發現孩子背後的發展規律,不要產生不必要的焦慮情況。

如何打破敏感期的枷鎖

當我們瞭解了敏感期的概念,我們就會知道,敏感期其實時間窗口很寬,不用過於去在意,但也不能放任孩子不管,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即不受敏感期概念的控制,又不消極等待呢?

瞭解自己孩子的特性,因勢利導纔是適合孩子的發展之道

很多媽媽只關注表面現象,忽略了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比如理論上來說2-4歲是寶寶的秩序敏感期和執拗敏感期,此時的寶寶有着超乎常人的固執,凡事非要由着自己的性子來,按照自己的規劃。

有的家長就覺得不能一味縱容孩子這麼“犟”,試圖糾正孩子的各種行爲,然而睿智的家長卻能善於利用孩子這一時期的特點對孩子的行爲加以引導,從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比如2歲的林林每次吃飯的時候總是會把碗排成一排不允許別人動,媽媽看到他這個行爲,有意識培訓林林的順序感,在吃飯前先讓林林洗手,然後用毛巾擦手,然後自己拿自己的小碗和勺子,最後坐到位子上吃飯。吃完飯後把碗洗乾淨,讓林林自己把洗乾淨的碗逐一放回到碗櫃整齊擺放,這一系列活動長期堅持下來,竟然培養出了林林做事的良好順序感。

所以我們有時候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爲不要一味去阻止,而是要想辦法去因勢利導,順應孩子的性格發展,有智慧地把一些“問題”轉化成另一種能量,促使孩子健康發展。

從觀察中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給寶寶更多良性刺激

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但父母也要在孩子的身邊對孩子起到良性的刺激,這樣才能對孩子的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孩子開始有自主意識的時候,會不斷去嘗試自己做一些事情,那麼此時的家長要允許孩子在一定的範圍內自主探索,還要懂得幫助孩子去發展自主選擇的機會。

比如此時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可以拿出兩件顏色不同的衣服讓孩子自己選擇,即讓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又同時讓孩子明白了顏色之間的差異。

想讓孩子喝水的時候,也可以用兩個高矮不同的杯子讓孩子自己選擇喝水用哪個,在孩子有自主選擇的同時,又認識到了物體之間的高矮差距,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嗎?

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哪怕當前的事情孩子沒有興趣,那麼總可以在別的方面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不是嗎?

用有質量地互動來彌補錯過的敏感期

目前所有的科學試驗,沒有證據在孩子的人生最初幾年裏有技能敏感期,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報興趣班學習各種技能也沒關係。

這並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爲這些技能需要長期的、大量的訓練,如果過早地對孩子從事相關的訓練,反而會減少孩子的大腦對日常生活的體驗。

雖然孩子早期不需要報什麼特長班,但也並不意味着不注重早期的大腦發育,已經有科學證實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着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即便是不能給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基礎,但是能每天陪陪孩子、擁抱孩子、跟孩子良好地互動一下、關心一下孩子、和孩子一起做遊戲,都能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一定的幫助。

父母一定要順應孩子的發展趨勢,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同時要明白孩子的差異性,不要把兒童的發展割裂開來,盲目地迷信所謂的一個又一個“敏感期”,相信只要父母細心觀察、用心陪伴,一定能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好的童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