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歌曲庫, Vol. 70: 親子兒童歌曲" play_length="130000"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qqmusic_tmpl&singer=%E5%B0%8F%E8%93%93%E8%95%BE%E7%BB%84%E5%90%88%20-%20%E4%B8%AD%E5%9B%BD%E5%84%BF%E6%AD%8C%E6%9B%B2%E5%BA%93%2C%20Vol.%2070%3A%20%E4%BA%B2%E5%AD%90%E5%84%BF%E7%AB%A5%E6%AD%8C%E6%9B%B2&music_name=%E6%89%BE%E7%88%B8%E7%88%B8">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一歲半開始,伴隨着可怕2歲的到來

小魔王好像一夜之間突然被開啓了某個奇怪的按鈕

不但有了自己的主見,愛說“不、不、不”

小腦袋中的萬事萬物一夜之間也有了順序

講故事必須先說A,再說B

出門必須先關電扇再關門……

過來人都勸我們,孩子大了就慢慢好了

可是這都兩歲大了,半點沒見好,反而家裏天天吵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2張

→這是爸爸杯子,誰都不準碰,任何人在內

→這是奶奶穿過的拖鞋,任何人來家裏都不可以穿

→這是爸爸的座位!這是爸爸的座位!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3張

→毛絨兔必須在左邊,毛絨狗必須在右邊!

→穿了裙子A,必須配上鞋子B和皮筋C!

但是請問,您到底說的個啥??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4張

→不只在超市,其實出了家門就必須走在“規定路線”,只要你走了“非常規路線”,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一旦去了熟悉的商場,必須去自己喜歡的某個店“鑑賞”一番,每次必去,否則,今天這你是不可能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中回家的。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5張

→公交車必須自己刷卡,而且刷卡還不止一次,你考慮過卡里錢的感受麼?

→門禁卡必須自己刷,一次刷個50次,簡直就是門口的迎賓,考慮過門衛大叔的感受嗎?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6張

→進門要先開電扇後開燈,出門要先關電扇後關燈,孕傻的媽咪記性真的不如你啊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7張

這些事情,每個家長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進入可怕2歲以後(甚至很多還沒到兩歲的),孩子的想法層出不窮,因爲語音表達能力有限,於是孩子會採用最爲有效的方式——哭來表示。一點小事就哭得地動山搖,不可收場。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8張

其實家長也是一臉懵逼:

“你到底在哭哪樣?能給個提示嗎?你的火星語我真的聽不懂啊”

“你在叨叨媽媽睡,可媽媽就睡在你旁邊啊。誰知道你是要媽媽睡左邊,不能睡右邊啊?給個具體的提示可好啊!”

“你說你來刷門禁,明明都刷過了,爲什麼還要再刷50次?”

爲娘在猜你想法的過程中,真的不只是一臉的茫然啊……

這是“秩序敏感期”,別再罵孩子無理取鬧了!(漫畫) 第9張

如果,你家孩子也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只能“恭猴雷”啦!

這些無理要求的孩子已經進入了“秩序敏感期”了,這個段的孩子主要表現爲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的需求,並逐步獲得對物體擺放的空間或生活起居習慣的時間順序的適應性。簡而言之就是要求所有物、生活習慣等必須要有順序性,做不到就大哭。

其實秩序敏感、執拗期、自我意識萌芽等是交織在一起的,相互作用促進幼兒不斷地向前,在一次次的哭鬧中幼兒向撫養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需求(雖然有事這需求真的聽不懂),而成人在一次次的滿足孩子需求的過程中又一次次強化了孩子的行爲,於是被強化的行爲被保留。

在這強化的過程中,哭鬧是無可避免的,一次次的“我不要,我不要”,一次次的“不是,不是”中孩子會逐步清楚自己的需求,家長也會逐步搞清楚孩子的需求。

當你的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該怎麼辦?

1.接納偏執

孩子偏執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負面的情緒,伴隨這哭鬧,這種哭鬧是孩子想要成長的表現。家長需要能夠接納這些負面的情緒,幫助孩子說出他的需求,理清想法,按照他們想法做,孩子自然就能夠平穩過度了。

2.藉助敏感期培養生活習慣

生活中有很多習慣,比如吃飯、進門換鞋、玩具歸位等都是需要培養的,如果在孩子還比較小的適合就培養起這些習慣,並且通過秩序敏感期的強化,這些固有必須要培養的習慣很快就能形成。

而,如果過了這個敏感期,比如5歲以後想要讓孩子培養起收拾玩具的習慣,則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因爲那時候在孩子內心秩序就是“到處亂丟,玩具到處都是”,此時糾正就很費力氣。

3.增強孩子的靈活性

曾經跟一位媽媽閒聊時,她曾經抱怨過自己家乖乖女打人的事件。事情很簡單,朋友家小孩來他們家玩,想要女兒的玩具,於是就直接從她手上拿走了,而她女兒不肯:“你要拿玩具,需要先說:請你借給我玩好不好?”,對方又不肯,於是她的女兒忍無可忍打了朋友家孩子。

這反應出來的是孩子的靈活性不夠,“認死理”。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家長可以在事後或者事先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幫助孩子熟悉可能遇到的問題,認識清楚"自我"秩序,與"他人"秩序的差異,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生活的需求。

俏俏媽說: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課題,叛逆、敏感期、哭鬧、情緒接納等等;

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因爲這份愛,我們糾結,我們抓狂,我們到處尋找答案;

當孩子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你不能容忍的行爲時,只要記得對他的那份愛,就可以說話時聲音小一點,溫柔一點;行動時再周全一些;

因爲,很多事情,我們面對的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內心那個無法釋放的自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