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喜歡與他說話的人

孩子喜歡與他說話的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雨後的天空格外明朗,我愜意地呼吸着清新而又溼潤的空氣。驀地,一個男孩的身影映入眼簾,他在對面樓上向我揮手。“爺—爺—好!”我也舉手向他致意。不一會,男孩的身影消失在窗口。

   我重新坐下來敲打鍵盤。“篤、篤”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他——對面樓上的小男孩。“嗬,小傢伙,摸上門來了!”我近距離地打量起他來:他大約十歲左右,虎頭虎腦中透露出一股靈氣。“你叫什麼名字?”我問。“我叫草草,爸媽來城裏打工,也讓我進了城。爸爸正在爲我聯繫學校。”“到我家來,你爸媽知道嗎?”“他們一大早就外出做工了,我一人在家裏沒事做……爺爺,你不歡迎我嗎?”“歡迎,歡迎草草來做客。”表情純純的小傢伙着實讓人喜歡。“草草,你最喜歡誰?”草草仰着頭,想了一會兒,說:“爺爺,我最喜歡與我說話的人!”喲!回答是那樣地出人意料,不是爸爸媽媽,不是爺爺奶奶,也不是老師……只要和他說話,他就喜歡。多麼明確又多麼簡單的理由!多麼透徹又多麼天真的表達!

此時,我記起了從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故事:一個星期天,小男孩拉着爸爸的手說:“爸爸,你今天能陪我去玩玩嗎?”可是,爸爸卻說他很忙,要掙錢。孩子問:“爸爸,你一天掙多少錢?”爸爸說:“二十美元。”爸爸說完就轉身走了,留下了孤獨的小男孩。又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小男孩的父親又要出門。這時,小男孩一手拿着儲蓄罐,一手攔住了爸爸:“爸爸,今天我買下你的星期天!”“譁”的一聲,他倒出了罐中的硬幣,一個一個地數着,整整二十個!“爸爸,這是我從零花錢中省下來,我用它買你的星期天,行嗎?”爸爸流淚了,一把攬過兒子,緊緊地摟着他說:“從今後,爸爸的每個星期天都屬於你!”當初讀到這篇文章時,還以爲它僅僅是一個讓人感動、讓人回味的故事,可今天,草草真真實實地對我說了!

“和我說話”,面對孩子這種單純的內心渴望,我改變了下午的寫作計劃,與草草一同“玩”起來。草草的話總像是說不完。從他沒完沒了的講話中,我瞭解了他眼裏的世界,受到了他純真無邪的感染,彷彿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夜幕降臨了,鱗次櫛比的窗戶裏,電燈相繼亮起來。我佇立在窗前,眺望萬家燈火,思緒連綿……

在現代社會裏,有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獨”,由此而引起的“自閉症”、“高樓孤獨症”已使不少父母的心靈在滴血。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壓力增大,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越來越少,都市孩子的孤獨傾向還將繼續加重。專家們就此作過分析,認爲孩子孤獨感的產生有着深遠的背景:第一,中國出現了8000多萬獨生子女,父母多爲雙職工,很少有時間陪伴他們,即使難得有空在家中,也往往忙自己的事,兩代人的情感距離在“無聲”中被拉大;第二,平房的減少,高樓的增多,人們的交往明顯減少。孩子很難享受在門前屋後奔跑、與小朋友們做遊戲的快樂;第三,家長出於安全考慮,不鼓勵孩子之間串門交往,孩子們只能在空曠的房子裏玩着各種“益智玩具”,自己對自己說着話兒;第四,農村孩子隨着做工的父母進了城,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第五,應試教育使得家長、老師剝奪了孩子大量的自由支配時間。有人統計過,孩子每天在校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有四十多分鐘,還包括上廁所的時間。回到家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看書、複習。節假日,孩子在家長的安排下,不得不再走進各種各樣的文化、美術、書法等名目繁多的“培訓班”、“補習班”,參加並不感興趣的“興趣活動”。在如此種種背景下成長的孩子能不感到孤獨?能不希望與人“說話”?因此,相當一部分孩子變得冷漠、怕見人、動輒發脾氣、總不開心,患上了心理疾病。《光明日報》曾刊載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小學生每天放學後都要數着路邊的電線杆回家,從學校到家一共只有89根電線杆,如果某一天他只數到了88根,他就要回到學校重新數起。這難道不是一個令人心碎但又發人深省的事情嗎?孤獨啊,它已成了孩子們健康的隱性殺手!

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做父母的難道還不應該少一點懶惰、少一點藉口、少一點應酬、少一點忙碌嗎?還不應該抽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說說話、做遊戲、散步、逛公園……成爲孩子喜歡的“和我說話的人”嗎?!

孩子喜歡與他說話的人
點擊進入育兒頻道精華文章!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