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叛逆期越早越好嗎

孩子叛逆期越早越好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早叛逆,孩子以後的路越平坦?別害怕孩子的叛逆期!父母若有抱怨,一般我都會告訴他們,這是好事,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在發展。

孩子叛逆期越早越好嗎

孩子進入十來歲,進入第二次叛逆期,也就是青春期。這是人格的一個重要整合期,也是建構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們會顯得如同刺蝟,難相處,難溝通,聽不進父母的話。但,這也是好事,說明孩子在成長,在依據自己的心意和節奏長大。

如果,人生的這兩次叛逆期,孩子都很乖巧,未曾有機會叛逆過,那麼很可能人到中年,他們還會有第三次叛逆期,比如工作不穩定、跳槽、辭職、鬧離婚、迴避現實生活,做極限運動,各種出格,折騰,等等。

這樣看,孩子早叛逆,好過晚叛逆。在父母面前叛逆,好過在自己的妻子孩子甚至自己的事業面前叛逆。

最可怕的是,從未曾叛逆過。一般這樣的人,直接就得心理疾病了。

話說回來,“叛逆”一詞其實很尷尬。並不該存在這個詞。所謂“叛逆期”,也只不過是孩子在長大,希望由自己決定這樣而不是那樣,想要活出自己的樣子,而父母無法接受罷了。

讀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更能明白我在說什麼。

這是個真實案例:

一位30多歲男士的媽媽找到諮詢師,說,我兒子畢業於名牌大學,原本有份很體面的工作,可他偏偏不幹了,說沒意思;有個賢惠的妻子,還給他生了個兒子,才半歲,可他卻要鬧着離婚,說婚姻也沒意思。更讓我感到害怕的是他曾經說想出家,什麼都沒意思。我覺得我兒子可能精神上出了問題,會不會得了抑鬱症了,真讓人擔心。

後來,諮詢師見到了這位30多歲的男士。諮詢師的想像中,這個男人應該是衣冠不整、不修邊幅、邋遢頹廢的。但實際上,他衣着整潔,彬彬有禮,得體的言談舉止顯示出,他是個思維非常正常的人。那麼,如此一個能把自己打理得十分妥當的男人,爲什麼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如此糟糕呢?

經過深入的談話,諮詢師瞭解到了這個男人的成長背景:

媽媽爲了照顧他,讓他安心學習,很早就放棄了工作。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愛好,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一切都圍繞着孩子轉。作爲回報,他從小就特別懂事和聽話。打從小學起,他就很刻苦地學習。他認爲“媽媽的生活重心是我,而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學習,考出好成績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那個時候,自己真正心裏想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從小到大,他的人生就完全由爸媽安排,父母讓他上培訓班,他就去;父母讓他學奧數,他也學;父母覺得打球浪費時間,他就自動放棄這個愛好。上什麼中學,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都是父母說了算,他從沒有反抗過。因爲他覺得父母爲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也應該爲父母付出些什麼,那就是讓渡出他的“自我”,就好像拿自己的人生,去償還欠下父母的債一樣。

總之,除了學習,他什麼都不用做,所有家務都由媽媽做好,她真的是個很偉大的母親,但是,他卻從來沒有真正的快樂過。

某種意義上說,他不是某某某,他沒有名字,他只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他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做不了自己的事。他根本不是他自己。他只是被父母佔據而已。

那這樣一個男人,他的婚姻又怎麼回事呢?

這個男人,和妻子本是自由戀愛。但是,他並不想過早地進入婚姻。而且,戀愛期間和妻子的關係也有不少矛盾。妻子脾氣不好,急躁,倆人時常爭吵。因此他並未認定她作爲一生的伴侶。但是,兩家的父母很着急。聽話的他,最後和女友辦了結婚儀式。

他自己這樣形容:

說實話,我結婚,就是那種爲了給別人一個交代,爲了避免煩人的詢問和嘮叨。反正,我們不得不舉行一個儀式,告訴大家:我們結婚了,這樣行了嗎?!我和妻子之間的矛盾,在以前還因爲有距離,可以逃避,現在卻無可遁形。它們就那樣擺在你的面前,解決不了,就一直橫亙婚姻裏,非常難受。一想到我的一生就要這樣過下去,我就特別灰心、失望。

結婚是被父母、被周遭環境半推半就去做的,其實心中的“我”並不那麼情願。“我”不甘一直被壓抑,所以“我”會一直尋找各種理由去想辦法突破禁錮。當積累了一定的壓抑情緒和理由後,“我”終於找到了突破口,既然結婚不由“我”做主,那離婚總能“我”做主了吧。於是,“我”在婚姻裏各種作,以求“我”要爲自己的婚姻做一次主。

這個男人的工作出問題,邏輯也是相似的。

他已經換了三家公司了,每到一家新的公司,都特別有激情,也有很好的規劃,總是能超前達到自己的規劃,這讓老闆很欣賞。這三家公司,他都是做了不到一年,就被破格提拔到很高的職位。但是,像他自己描述的:

不知爲什麼,一到了這個職位,我就覺得一切都不能按照我想像的那樣發展下去了,就像一個瓶頸,我想努力做得更好一些,卻再也找不到發揮的空間了。當然,哪怕我不再那麼拼命,我照樣可以拿很高的薪水,可我不想這樣,這絕不是我的目的。其實並非公司不給我權力去按照我的想法做,而是我自己失去了方向。

這個男人之所以會頻繁跳槽,是因爲:在一家新的公司,“我”可以讓“我”做很多事情、做很多主。但是當“我”到達一個高度,在那個平臺上,“我”可做的主不再夠多。也就是“就像一個瓶頸,我想努力做得更好一些,卻再也找不到發揮的空間了。”於是,“我”就一定要去尋找,那個可以再讓“我”發揮、做主的空間,如此循環往復。

“我”爲什麼如此享受於做主的快感?因爲小時候“我”是被禁錮的、不允許發展的,一旦禁錮打開,“我”就要瘋長。

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積木育兒後臺接到過很多。那些從小就表現出來叛逆的孩子,只要善加引導,自我意識受到過尊重,得到過自主發展的空間,長大後大多不會有更嚴重的問題出現。反倒是那些小的時候過於乖巧、順從、聽話的孩子,長大以後的叛逆表現很可能會更加嚴重、頑固。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也許該慶幸,在孩子自我發展的歷程中看到了他的叛逆,而不是慶幸我的孩子從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