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用平常心看待孩子

父母怎麼用平常心看待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位教師媽媽的自白:不做虎媽和鼠媽,12個字道盡家庭教育的真諦。我要求自己給孩子的愛和關照要具備如下特點——勞而不矜,盈而不溢,嬌而有度。

父母怎麼用平常心看待孩子

以平常心看孩子,不俯視,不仰視

很早,我就意識到,作爲母親我們太容易成爲“兒女崇拜症”患者,抑制不住地高看、高估自家的孩子。

跟媽媽們聊天,你會驚歎於她們的記憶力——我家孩子九個月就會叫媽媽了!我家孩子一歲就會背唐詩了!我家孩子兩歲就上臺表演了……真的,我們捨不得說自家孩子的短處。

平常的,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總是感覺有點不同尋常!

你也許會想,不對呀!我分明看到好多媽媽在誇“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看XX,比你考得好多了!

這麼說,其實背後還是反映了媽媽“仰視自己孩子”的心理。

在母親的心裏,自家的孩子理應是考得最好的,因爲他與衆不用,因爲他卓爾不羣,因爲他註定高飛;但不幸的是,這次考試卻被那些平常的孩子搶了風頭!所以,她有責任爲孩子點破這種反常事實,告誡他必須警醒,必須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榮耀。說到底,母親的不滿,還是源於對自家孩子的高看與高估。

對兒女“仰視”,直接後果是,它影響了母親的分析判斷力:因爲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同尋常,母親往往“殘忍”地剝奪了孩子做“平常人”的權利。

作爲一個自詡“與理性同行”的母親,我努力不讓自己感染上“兒女崇拜”的毛病。我反反覆覆告訴自己:我的孩子,很平常。

做一個“大寫的人”父母是怎樣的人,比父母做了什麼更重要

我曾到一個名爲“父母皆禍害”的網絡小組潛水。對那些自稱“白菜”的孩子發問:“喂,我,新手一枚,不明白大家爲啥都自稱‘白菜’,求告!”

於是有人熱情地告訴我:“這都不明白!跟着我唱:小白菜呀,地裏黃呀,兩三歲上,沒了娘呀……”我越發糊塗了,問:“‘白菜’都是失去了媽咪的童鞋嗎?”對方答:“差不多吧,雙親活着,但跟死了沒啥區別。”

我明白了,他們就是所謂的“精神孤兒”呀!他們管父親叫“我家男禍害”,管母親叫“我家女禍害” ……

怎麼會這樣?這些孩子真的和父母有這樣的“深仇大恨”麼?然而,靜心想一想,那些被蔑視、被鄙視、被仇視的父母是不是也應該認真、徹底地反省一下自己呢?

《爲何家會傷人》這是一本書的名字。在這個書名面前,爲人父母者都應該深思。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說:“父母是怎樣的人,比父母做了什麼更加重要。”

那麼,父母應該是怎樣的人呢?

我心目中的好父母應該是一個大寫的人,即使居陋巷、守柴門,也懂得不斷跟自己的“貪、嗔、癡、慢、疑”作戰,不任由自己活成一個自己都不喜歡的人。

不管外在條件怎樣,他懂得跟自己做朋友,活得自尊而有格調;

他捨得拿出時間陪孩子去放風箏,捨得拿出心智陪孩子度過青春的“多惱河”,捨得放下身段由衷地跟孩子說“讓我們兩代人共同成長”

這樣的父母,孩子怎會不尊重、不仰視?

試試這樣和孩子相處,勞而不矜,盈而不溢,嬌而有度

1. 勞而不矜

我說過:“我不要顧此失彼的幸福。”孩子我要帶好,工作我也要幹好,生活我還要打理好。

我21歲就做了媽媽。我兒子是6月10日出生的。9月1日,學校開學了,校長登門做我的思想工作,讓我提前上班“救課”,我一咬牙,把82天大的兒子送了託兒所。就這樣,兒子成了全託兒所最小的孩子。由於我愛人上班太遠,根本顧不上孩子,所以,每天都是我騎一輛安裝了簡陋藍色挎斗的永久牌自行車接送孩子,風雨無阻。馬路邊所有擺攤的人都認識了我和我的車子。

母親打來電話,問我帶孩子是不是很苦。我說:“是很苦,但是每一份苦我都不願意漏掉,我必須親自去吃,才覺得生活的完整。”想到有個孩子應了命運的邀約來到這個世界跟我共同吃苦,我就沒有了任何偷懶的理由。我努力工作,認真讀書,勤奮寫作。一心巴望着這個孩子剛一具備評判的本領就能夠說:“我有一個好媽媽!”

孩子生病了,我邊守着他輸液邊給學生判作文,醫生看了都直嘆氣;我們借住在學校的一間宿舍裏,孩子最初添加的輔食,就是學校食堂的飯菜;隆冬時節,宿舍四面透風,我就披着被子備課……

忙亂的生活,卻沒能偷走我們心中的青蔥詩意。孩子將近一歲的時候,槐花開放了,我愛人借了一輛自行車,我騎着那輛帶藍色挎斗的永久牌自行車,我們一起帶孩子去陡河水庫賞槐花 ...

帶孩子、陪孩子、管教孩子、勸慰孩子、當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榜樣、充任孩子的心理按摩師和人生規劃師……這裏的苦累自不待言,但我也得到了應有的獎賞——我的兒子,好好地成長着!

兒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目睹了他至愛的親人爲了他、爲了家、爲了工作而拼命奔忙,這活生生的“勵志片”每天都在他身邊上演,他從中得到了溫暖、汲取了力量,而這人生初始的溫暖與力量,無疑成爲了他日後不倦飛翔的強健雙翼。

2. 盈而不溢——不剝奪孩子吃苦的權利

兒子就讀的小學,在城鄉結合部,教室裏沒有暖氣,擔任班長的他,每天都要早早趕到班裏去生土爐子。因爲這個活又髒又累,他爸爸多次跟我商談想找班主任替兒子辭了班長一職。但是,我和我兒子投了反對票。

“爐子總得有人生吧?”——兒子的理由很充分。就這樣,兒子讀了六年小學,生了六年土爐子。

兒子的初中是在我的學校讀的。在他讀初中期間,我從來沒有幫他到教師窗口打飯,從來沒有爲他選班、選桌,從來沒有給他爭取過“三好生”的名額。不過,我每晚陪他學習、爲他推薦讀物、幫他解決班級難題。我是他“親愛的媽媽同學”。

我特別捨得給自己的孩子“派活兒”。我家有一項家務活——刷碗,基本被徐然承包了。記得他讀初三的時候,一天飯後他又搶着刷碗,被他可愛的慈父一把奪下,說:“你去學習吧!碗交給爸爸來刷。”可我卻認真地說:“他刷碗的時候也可以默誦課文的。”

兒子初中畢業那年,我的學校組織教師們去登黃山,按規定可以帶一名家屬,我便帶了兒子。登山那天,隊伍在山腳下集合,我環顧四周,發現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背了大包小包,而孩子手中空無一物;我們家卻倒過來了——兒子身上背了個大雙肩包,我的手中空無一物……

我相信,我兒子那雙巧手能在實驗室裏被導師盛讚,這一定與他兒時生爐子、刷碗有着某種扯不斷的關聯;

我相信,我兒子凡事不會偷巧、不尋捷徑,這一定與他幼時遠離教師子女“紅利”有着某種扯不斷的關聯;

我還相信,我兒子走遍天下都不愁交到朋友,這一定與他幼時就懂得分擔有着某種扯不斷的關聯。

我很慶幸,我從來沒有剝奪過孩子吃苦的權利、流汗的權利、流淚的權利,所以,他的“精神斷乳期”不會滯後,他的骨骼裏不會缺鈣。

3. 嬌而有度——消化痛苦,走向成熟

我愛人是個地道的“慈父”,而我則與他有着很好的角色互補,我是“嚴母”。徐然小時候也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而我,就是那個“不含敵意地堅決”對他說“不”的人。

兒子中考成績優異,進入了一所很好的高中。但是,很快我們就發現孩子並不快樂。他爸爸決心一探究竟。於是,趁孩子不在家,偷看了他的日記。日記還沒讀完,我愛人已經是一臉擔憂了。我慌了,忙問他怎麼了。他說:“你自己看吧!”

我便接過了日記。只見那篇日記上寫道:下了物理課,我離座追上老師,對他說:“老師,我有一個地方沒聽懂,麻煩您……”話還沒說完,物理老師早不耐煩地擺手道:“課下時間屬於我個人,一概不解答任何問題!”說罷揚長而去……

接下來兒子寫道:“我應該明白,高中不再是義務教育,所以他沒有義務用他個人的時間爲我解答問題。我應該爲自己上課沒能聽懂老師講的內容而感到羞愧自責,而不應該拿着這個自己沒聽懂的問題去爲老師增加無謂的負擔……”

我愛人說:“明明是老師不盡責,可孩子卻要懺悔!並且,他的內心受到了這樣的傷害!你不是跟他們校長很熟嗎?你去找她,跟她如實反映反映情況,也讓她瞭解一下她手下的這個物理老師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說:“好吧,我去找校長。”——其實,我只是虛應了他。此後他每追問一次,我都會說“容我找個時間哈”。我不可能去找校長的。

我明白,兒子在我的學校裏讀初中時,看到過老師們太多的笑臉,一旦環境改變,遭到冷遇,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然而,我更明白,人生中的這種冷遇與打擊,今天不來,明天也會來,明天不來,後天定會來,來得早比來得晚強。我篤信,人的胸懷是被種種不如意撐大的。學會消化痛苦,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兒子在英國讀碩士、博士期間,先後去超市、中餐館、圖書館打工。在超市打工時,他負責冷櫃最底層冷凍品的分揀。由於長期跪着工作,他的兩個膝蓋都磨出了繭子。他偷偷給我看,並囑咐我一定不要讓他爸爸知道——我倆都明白,他爸爸一旦知道了,肯定會擔心。

古人云:“家肥國富小兒嬌。”嬌寵自家的孩子,是連母雞都能做得到的事。但是,生活不會永久替你嬌寵兒郎。風暴襲來,嬌嫩的孩子會哭得最兇,而獲得過“痛苦免疫”的孩子,只會將這當成一種難得的風景來從容觀瞧。

當媽媽,就是一輩子的“不省心”

兒子高中畢業後,被保送到北京上大學;四年後,他大學畢業,赴英國讀碩士;同年拿到了世界知名實驗室全額獎學金,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三年後博士畢業;到英國的一個高科技公司工作兩年後回國。目前,兒子在國內一家領先的科技公司研發經理,持有個人專利100餘項。兒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做得很好,作爲母親,我已十分滿足。

一個閨蜜曾對我說:“你真是一個不省心的母親。”

是啊。自打這個孩子出生,我就一直在盼着“省心”日子的到來——

孩子不會走的時候,我就想:待他會走了我就省心了,待他真的會走了,卻感覺更不省心了;

孩子沒上小學的時候,我就想:待他上了小學我就省心了,待他真的上了小學,卻感覺更不省心了。

一直到後來他讀中學、讀大學、讀碩士、讀博士、進入職場,我都有類似的體會——總以爲下一站就叫“省心站”,結果,“省心站”至今都沒有迎來。

遙望過一次兒子供職的公司,在心裏對它說:“拜託你善待我的兒子哦!”我明白,這句話應該有個前提,那就是,我的孩子值得“善待”。因爲在乎孩子的生存質量,因爲希望他在職場少留遺憾,我爲他寫了“吾兒職場守則21條”——

1、早晨不去公司刷牙、洗臉、長時間如廁。

2、永遠在被人提醒“頭髮該理了”之前理髮。

3、寧可穿破,不可穿錯。

4、出了家門就絕不趿拉着鞋子走路。

5、與人談話時毅然按掉手機來電,尊重對方。

6、電腦桌面與辦公室桌面要時常清理。

7、與人吃飯,要積極買單。

8、與上級對話口氣不軟,與下級對話口氣不硬。

9、不在背後說人的壞話。

10、如果覺得上司做錯了,先拿出建設性的意見再開口,否則就閉嘴。

11、永遠不要帶着怨氣向上司要名要利。

12、上司也需要朋友,不要巴結,但要貼心。

13、對神一樣的對手要真心服氣,對豬一樣的隊友要真心援手。

14、做一個會“偷師學藝”的有心人。

15、永遠不要把“賺錢”當成最高追求。

16、被人嫉妒說明你還沒有超他太多,要知道,土丘不會嫉妒珠峯。

17、一吃虧,就偷笑。你姥姥講話:明裏人虧欠,暗中天償還。

18、比攢錢更重要的是:攢本事、攢人氣、攢健康。

19、凡是值得一做的事,不問結果,全力去做。

20、別人吃一塹,自己長一智。

21、拖拉就是弱智。

兒子長大了,甚至已經走到我前面去了。然而,我操心的慣性竟依然無法停歇。

因爲獲得了“媽媽”這個最重要的“職稱”,我變得不再是我。那個嬌氣任性、喜怒無常、畏葸怯懦的女人瞬間蒸發,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希望做好媽媽、做好自己的女人,這一做,就做了30多年。回首來路,惟有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