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佔有慾強父母怎麼理性看待

孩子佔有慾強父母怎麼理性看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佔有慾強是自私自利嗎?專家:需要科學引導。當她看到別的小朋友手裏好玩的玩具時,都會去搶,家長一度擔心自己的孩子佔有慾太強會養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

孩子佔有慾強父母怎麼理性看待

孩子佔有心理分析:

觀點一:

著名的兒童教育心理學家董進宇教授曾經也特意的提醒過家長:面對孩子的佔有慾,家長不要去壓制,而是要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只有正確對待孩子的佔有慾,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觀點二:

同樣還有一個觀點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指出,孩子的佔有慾是源於孩子不想讓別人得到,對此,我們如果一味的說教,效果不會持久,他們很快還會那麼做,而是需要把知識和愛傳遞給孩子,挖掘孩子內心深處深藏的美好。

雖然兩位專家的觀點稍有不同,但是主旨卻是一樣的,都是強調不能對孩子進行壓制,而是需要選擇合適的手段和方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理解並且科學引導。

孩子的佔有慾,實際上是屬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心理,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它歸結爲“自私自利”。

孩子在一歲之前,基本上都屬於個體活動的階段。他和別的孩子交往的時候,也會出現不打招呼就拿走別人東西的情況,有的時候孩子會將自己的東西扔掉或者遞給別人。這是孩子之間獨特的”交往方式“,他們不會感覺別人拿走自己東西或者自己拿走別人東西是一種冒犯!

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考慮問題都會從自身出發,孩子的獨佔行爲,其實也是孩子認識自我的一個必經階段,和“自私自利”有着明顯的本質區別的。

孩子的佔有慾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是對於物體的佔有,另一種是對於母愛父愛的佔有;

當家長覺得孩子獨佔別人的玩具或者是東西的時候,不要大驚小怪覺得這是孩子的品德問題,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被呵護的一種暗示。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不允許自己的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母愛或者是父愛,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孩子在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之後,總有強烈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不允許比人侵犯自己的東西;

2,孩子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對於一些不願意讓別人分享自己母愛的孩子,這一方面也說明家長對於孩子的關心不夠,孩子會覺得孤單和失落;

專家指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通過教育,孩子的這種佔有慾會逐漸淡薄,直到減少或者消失,但是對於孩子的行爲,家長也是應該去做一些引導的,如果持續強化孩子的佔有行爲,對於孩子的性格發展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是家長應該重視的問題。

克服佔有慾的幾個方法

1,分清孩子的佔有慾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分清孩子佔有慾的性質,需要觀察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否建立。

有的家長對於孩子這一個問題比較模糊,容易將孩子的佔有慾歸結爲自私自利的心理,這是沒有考慮孩子的年齡和心理髮展特徵,因而難以接收到正確的信息,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識確立後,還會出現爭搶或者是拿別人東西的現象,那麼就要及時給予孩子疏導了。

2,抓住引導教育的黃金時間

當你的孩子出現”我的”、“我要”這樣的言語之時,家長就需要意識到這是孩子自我肯定和自我意識建立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引導和教育”。

在孩子自我意識建立的過程中,好的習慣,壞的習慣都容易建立,所以,家長需要儘量幫孩子挖掘良性的因素,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特點。

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儘量不要讓孩子“自我”過了頭!

3,教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和合作的關係

對於孩子友誼的建立,家長需要培養孩子的合作團結意識,讓孩子知道分享的重要性,可以採用輪流式的遊戲進行訓練,比如在拍手歌中,一個小朋友做完,另外一個小朋友才能開始;

在玩積木的時候,輪流合作,並肩完成,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特點和謙讓分享的好品質。在大家同時完成一樣作品之後,家長那個可以即使給予孩子以強化性的獎勵,讓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和美好!

4,增強孩子和物品有關的經驗

如果孩子喜歡一味的霸佔着自己的東西,不和別人分享,也不許別人碰自己的東西,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東西即使送給了其他的小朋友,也不會變樣,比如自己喜歡的溜溜球,別的小朋友玩一會,它還是一個溜溜球,並不會缺少什麼!

如果孩子喜歡別人手中的東西或者是巧克力,父母也不要強制性的壓制着孩子,可以在接受別人的東西之後,回到家拿出自己家裏的巧克力,讓孩子自己品味,味道和形狀完全都是一樣的,這樣,孩子就會減少自己對別人物體的佔有慾了!

5,教會孩子試用交換法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在孩子情緒激動的狀況下使用,可以教會孩子交換玩具和食品,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防止孩子獨佔的心理。

比如你的孩子看到別人手裏拿的東西,非常想要的時候,你就需要引導他拿着自己的東西用商量的口吻友好的和小朋友們一起交換玩耍,既可以分享玩具,又能夠在玩樂中理解分享互通的重要性,幫助孩子逐漸改善佔有的心理。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