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上有很多關於父親角色的吐槽。有一個新詞叫喪偶式養育,抱怨那些當父親的人,要麼忙於工作,要麼耽於玩樂,在家庭生活尤其是教養孩子上面,在和不在一個樣。照顧孩子幾乎變成了媽媽一個人揹負的重擔。

作爲一個家庭治療師,我也談談自己的經驗。

我們在諮詢室裏接觸的家庭,一般來說,是屬於“問題”比較嚴重的家庭了(通常這些問題都表現在孩子身上)。我們通常會要求全家人一起參與諮詢。在諮詢過程中,父母雙方的表現往往就像網上的吐槽和段子一樣:

媽媽是熱情的,投入的,坐在孩子身邊,表現出強烈的關心。她是這個家庭的發言人,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她在說話,不時給爸爸一個白眼。

爸爸也配得上這個白眼。他總是坐得很遠。除非問到,否則從不主動開口,一臉不關我事的超然。時不時地掏出手機,不知道處理什麼軍機大事。恐怕,如果不是我要求全家參與,爸爸從一開始就不會出席。

果然,到商量下一次會談時間的時候,爸爸翻着手機:下週一加班,週二有飯局,週三開會……再下週要去歐洲,要不就她們倆過來吧。言下之意:我出錢就夠了。

喪偶這種比喻,並非沒有道理。

但這個比喻經常傳遞給家庭一個信息:“父親是不存在的”。這個信息對家庭(尤其對孩子)來講,是一種嚴重的誤導,既不準確,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家庭治療師面對的挑戰是,如何讓家庭重新“發現”父親的存在。

是的,重點是發現,而不是“創造”。

因爲——父親本來就是存在的嘛。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一種做法是,直接對家庭說:“對這個問題,媽媽的態度比較着急,爸爸的態度比較淡定,這會不會是在傳遞什麼不同的信息?”這種說法的好處是,直接跳過“父親不存在”的消極暗示,把父母雙方放置在同一個高度進行比較。爸爸的沉默並非代表他不存在,他始終存在,而且在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態。在這個家庭裏他從來都是——並且一直會是——跟媽媽同等重要的一方。

另一種做法則是對爸爸發起邀請:“媽媽的態度很着急,爸爸坐得比較遠,有沒有看到什麼不同的東西?爸爸是怎麼看待這個着急的?”其實也還是把父母放置到一個高度來展開討論,邀請爸爸提供跟媽媽看不到的角度。

而家庭(由媽媽代言)常見的反應是:

他?他能有什麼想法?

別問他了,他懂什麼?

爸爸恨不得家裏什麼事都不要煩他。

他纔不是淡定,他只是不關心。

家庭會堅持無視爸爸的存在,有時候爸爸本人也會認同這一點(默默地躲在角落裏,你問他的時候,他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嗯啊兩聲)。家庭的慣性思維是:別考慮爸爸的存在了,他根本不重要。你看吧,他什麼都不做。

然而,正如保持沉默也是在表達一種態度,什麼都不做的人,恰恰正在彰顯一種存在感。家庭治療師不妨接着他們的話,繼續問:“爸爸這種不作爲的方式,對家庭來說意味着什麼呢?孩子怎麼看爸爸的不作爲?”

要知道,保持“不作爲”也是一種“作爲”,堅持這麼做是有意義的:“爸爸幾十年如一日的不作爲,是在用這種方式對家裏表達什麼?”

重點是,假如一個家庭的態度是“別考慮爸爸的存在了”,這份態度,其實就是他們對爸爸視而不見的根源。一旦外人認同了這份態度,相當於戴上了這家自制的一副特殊眼鏡,從那裏面看到的,爸爸就是一個透明人。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第2張

我拒絕戴上媽媽遞來的這副眼鏡。

而且,在我的堅持下,就可以有人摘掉眼鏡,看出爸爸的態度在家庭中也有一席之地。

或許爸爸是在表達:“事情哪有那麼嚴重,不值得每個人都撲上去”,這在某種意義上引入了一種輕鬆的立場,避免火上澆油。

或許爸爸是在表達:“我的意見根本得不到你們的認可,我不如躲遠一點”這是在暗示他對養育有不同的想法。

或許爸爸是在表達(在孩子看來):“我不喜歡你們,你們的生活方式我不贊成”,這種情況下,他的存在爲家庭增添了一個無形的監督者。

也有可能,爸爸表達的只是:“養孩子的事我不懂,我只管好好工作,給你們多掙錢就好”。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立場,告訴這個家庭,他並不擅長情感的溝通,但他可以負責提供物質上的保障(也許在他看來,那纔是支撐一個家庭的基礎)。

要堅持這樣的對話很不容易。很多時候,會被媽媽當成是“洗地”。媽媽會很委屈:明明這個男人什麼都沒做,明明都是我一個人在付出,在犧牲,爲什麼你話裏話外,總還是把他跟我平起平坐?——他值得嗎?他配嗎?

我理解媽媽的委屈,但還是要堅持。

否則,像一些不懂行的諮詢師(業內戲稱爲「居委會阿姨」),會站在媽媽的立場上,把矛頭對準爸爸:“真是的,看你老婆多不容易!你怎麼就不能多幫她一點呢?”——這種話怎麼可能有用?這只不過是變成了媽媽的外援,共同指責爸爸,強化了他“不作爲”的標籤,越發把他推遠,讓他出局。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第3張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到,爸爸正是這樣被全家人一點一點推開的。

當爸爸說“下週我要出差”的時候,我會說:“那我們推遲一週,再下一週見面?”媽媽比較性急,會說:“下週就我和孩子兩個人過來吧!”

這時候不要急着答應。因爲媽媽的潛臺詞是:爸爸來不來都無所謂。

我會說:"不行,全家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在我的堅持下,爸爸說:"我用視頻遠程參與,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問題解決。

在外人看來,這本來是很簡單的事,只要稍微商量一下就會有辦法。但媽媽往往錯過了商量的空間,她們的習慣是順水推舟:你忙,那你忙去吧,反正你也不重要。有趣的是,她們同時又在抱怨:"爸爸參與得太少了!"

只差一點點,她險些又製造了一個證據。

如果只是想抱怨男人,就告訴自己(也告訴他):他不重要,沒有也行。但如果真的想讓他多參與一點,就必須承認:他很重要,沒有他不行。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第4張

有一次,我跟一個家庭無論如何也安排不好下次見面的時間,爸爸非常忙,未來幾周排滿了會議和航班。媽媽已經死心了:就讓他缺席這一次吧,這一次真的沒關係。爸爸也頻頻點頭,不斷看着手錶,準備結束談話。

我終於讓步了:"好吧,那下次的談話能錄音,請爸爸抽時間聽嗎?"

爸爸和媽媽都瞪大了眼睛。爸爸說:"需要嗎?"

媽媽搖頭:"錄了,他也沒時間聽。"

爸爸說:"是是,項目都排滿了……"

我說:"要不要聽,這是爸爸的選擇。但是我們這個家庭會談中的每句話,要讓爸爸有選擇要不要聽的權利。畢竟他是這個家裏的一份子。"

我又對爸爸說:"這樣,至少我們就不敢在背後說你壞話了。"

大家都笑起來。爸爸自嘲地撓頭:"她們在背後說我的壞話還少嗎……"

那段談話意外地成爲了整個諮詢的分水嶺。爸爸是一個大公司的高管,每次諮詢時都在一心多用。從那一次以後,他參與得越來越積極,不能當面參加就用視頻,從來沒有缺席過。媽媽認爲他不會聽的錄音,他也聽完了。

我用了什麼手段嗎?做了感人肺腑的思想教育?並沒有。我做的事很簡單。就是當媽媽認定「爸爸在不在都沒差別」的時候,我沒有聽她的。

我壓根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第5張

我本人是一個爸爸,所以我壓根就不信“爸爸天生對家庭沒有興趣”那一套說法。我相信,家庭當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謀。如果爸爸表現得很冷淡,那不僅是爸爸本人的選擇,背後多少也體現了媽媽和孩子的意志。

所以,如何在家庭裏發現父親的存在呢?

答案很簡單:只要這個家庭願意承認,並正視「父親」的存在。

這樣寫,可能很不好看。如果這篇文章寫成《爸爸們都死到哪裏去了?》,或者《永遠不要對男人寄予任何希望》,點擊和轉發率想必會高很多。然而,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只是迎合了大家的情緒,並沒有解決問題。

他隨便……

他在不在,反正都一個樣。

愛來不來……

你以爲男人有多重要啊?

正是這些句子,製造和維持了很多「喪偶式養育」。這就是抱怨背後的問題所在:一方面抱怨對方沒有存在感,一方面又拒絕看到對方的存在,甚至不願意堅持讓對方留下來,反倒揮揮手送他離開。以至於我們已經分不清:究竟是他們的遠離導致她們的抱怨呢,還是她們的抱怨,導致了他們無法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