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自己卻“說一套做一套”?

你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自己卻“說一套做一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己的行爲跟自己倡導的價值不一致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總希望自己是個嚮導,能引導孩子走“正確”的路。 我們不停地告訴孩子一些社會規則、一些人生大道理,但是我們卻常常忽視了自己的行爲。說一套做一套,這也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常犯的錯誤。

“中國式”過馬路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紅燈停,綠燈行”,也在不斷地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一定要等綠燈亮再過馬路。

但是現實情況怎麼樣呢?“中國式”過馬路還是一直盛行至今。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卻做着跟自己倡導的價值不一致的行爲:比如帶着孩子闖紅燈、橫穿馬路;比如路上堵車了,有的父母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當孩子問爲什麼時,就告訴孩子這裏沒有攝像頭,沒有警察,我們要趕時間;又比如每天都在跟孩子提倡安全出行,開車不接電話,但往往家長在開車的時候就不停地接打電話……讓孩子覺得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孩子當然會對這類言行不一產生疑惑。 我們很多父母在家總是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自己卻總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位子,在排隊時插隊,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 pose。

我們自己就這樣說一套做一套,對於一個沒有形成適當道德感的孩子,當他長大後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誘惑時,很難有定力守護好自己。說一套做一套最易讓孩子反感。

你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自己卻“說一套做一套”?

當着孩子的面說謊

我們都會教導自己的孩子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但實際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怎麼做的呢?

就拿幾年前熱播的《爸爸去哪兒》中張亮帶孩子買魚的片段來看,爲了讓賣主幫忙把魚洗乾淨,就跟賣主說自己家停水了,當時天天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說爸爸騙人。

其實如果誠懇地告訴賣主說我們要去沙漠生活兩天,很缺水,我想對方也會同意幫忙的。

雖然這是個娛樂節目,我們不能去刻意評價,但是從這個片段中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不是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呢?

比如爲了逃避一些麻煩,當電話鈴響了,爸爸對媽媽說:“就說我不在”;當朋友希望你去幫個忙,但是你卻不想出去,就藉口說自己要加班,太忙了抽不開空,結果電話結束後繼續摟着孩子看電視;或者常常答應孩子的事情卻做不到, 然後找一堆理由來搪塞,等等。

我們往往在無意識中給孩子展示了謊言的便利和好處,可是我們卻要求孩子做 、到坦率。很多的孩子都有一個困惑——爲什麼大人可以說謊,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發覺了大人是經常說謊的。

面對孩子的疑問,我們給孩子的解釋往往是辯解說我們的謊言是“善意”的。但對孩子來講,善意的也好,惡意的也罷,那都是謊言!

類似的情況還有:

自己牢騷滿腹,看什麼都是負面的,卻抱怨孩子不夠陽光; 自己萎靡不振,卻要求孩子兢兢業業;自己從不認錯、自高自大,卻要求孩子謙虛大度;自己對人總是算計的、敵意的,卻要求孩子對人友善;自己從不會換位思考、自我中心,卻要求孩子有禮貌、爲別人着想……

對孩子的長久傷害

上面這些現象一個個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也似乎很普遍,不值得一提,但是如果我們一邊在諄諄告誡孩子應該擁有的主流價值觀,一邊卻總是習慣性地呈現給孩子這些扭曲的行爲,長期下去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

1、孩子不再信任家長

一旦孩子不再信任父母,就無法再從父母那裏接受教誨和指導,從感情上也會疏遠父母,得不到幫助,得不到愛的互動。

2、輕視各種社會規則、道德準則甚至法律

既然父母可以不遵守規則而且獲益,孩子自然可以得出結論: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是否能直接獲得眼前的利益。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輕則自私、沒規矩、處理不好人際關係,重則違法犯罪、害人害己。

3、扭曲的價值觀

從父母的行爲,孩子會自己抽象出一個結論:虛僞是可以的, 鑽空子是應該的,別人是討厭的、應該管教的,而自己是靈活的,爲了自己的利益什麼都可以做。

4、學會了虛僞,言行不一致

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導下,孩子自然會變得與家長一樣。不僅是有樣學樣,還給自己的行爲加上了理論。

雖然孩子一時可能獲益,但是從長遠來說,他的人生不會順利、幸福。

我們應該怎麼做?

對於我們認可的社會規則,我們在告訴孩子的同時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比如公共場合的禮儀,比如尊老愛幼的傳統等等。我們的身教比言教更有效。

01、對於我們不認可、但是大多數人認可並執行的社會規則,則要給孩子講清楚 :

◎ 有這樣一條社會規則,大多數人認可並執行。

◎ 我的個人意見和行爲,以及爲什麼我有這樣的意見和行爲。

◎ 孩子可以選擇認同大多數人,好處是什麼、壞處是什麼;孩子也可以選擇認同父母的選擇,好處是什麼、壞處是什麼。

◎ 孩子一旦自己做出選擇,就要自己承擔責任。

02、對於所謂的“善意”謊言,在孩子小的時候是無法理解的,我們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說謊”。

當孩子大一點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時,我們就需要在說謊前或說謊後給孩子做詳細的解釋,說出自己這麼做的理由,這麼做對他人的好處和避免的危害等等。

就拿老人生病來說,也許一個善意的謊言更能減輕病人的恐慌和痛苦,這個時候我們是需要孩子配合的,也需要告訴孩子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以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隱瞞真相。

這其實也是教給孩子一種良好的社交技巧,讓孩子更多地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比如如何評價別人,如果直接說別人太胖、太醜, 雖然是實話,但是卻會傷害到他人,這時候就需要孩子掌握說話的技巧了。

03、對於那些我們自己也知道有問題的觀念或者態度,其實我們這樣要求孩子就說明我們是認可那些要求的,那麼我們就要鼓起勇氣和毅力去做出改變。

環境、時間都一直在變,沒有人能保持不變,不是變好得更就是變得更糟。

如果我們自己設定目標、保持主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就這樣了,放棄了轉變的 努力,我們就會被環境和他人的變所牽扯而被動轉變,這樣的變是沒有目標、沒有 預期、違反我們本意的,我們反而會更難受。

與其這樣,還不如及時察覺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與自己的實際言行間的差別,主動求變,不斷成長、進步。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