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培養孩子好習慣的4個步驟,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培養孩子好習慣的4個步驟,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被分爲4個環節,每一步驟都至關重要!

1.養成好習慣從自我認知開始

曾經一起轟動全國的考試事件:在華東模範中學考點外,一名考生焦急的一邊出示准考證一邊問:“不是15點纔開考嗎?”

“准考證上面明確寫着高考英語考試要在14:45分前入場,現在你不能進去,”監考人員嚴格遵守規定說。情急之下,考生的媽媽跪地哀求:“路上自行車壞了遲到了幾分鐘,請幫幫忙吧,不然孩子的一生就毀了。”

而衝動的考生試圖攀爬鐵門闖進考場,結果被幾名保安攔下。後來,經過審覈確定這名考生遲到2分鐘不能入場,聞聽此訊,考生的媽媽失聲痛哭。

在筍乾老師看來,任何對自己負責的孩子都不應該有這樣低級的失誤。如果不清楚時間事項就早點問老師搞清楚;害怕遲到就早點出門,路上別耽擱;時刻確認考試信息,就不會發生這樣的鬧劇。

培養孩子好習慣的4個步驟,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提高孩子的認知觀念,是養成確認與檢查的好習慣的重點。比如上學前看看書包裏的課本有沒有帶齊全;承若別人的事情牢記於心並落實,與朋友約會遵守時間提前到達。這樣的孩子不僅學習好,也會更受歡迎。

2.適時榜樣教育,注重細節把控

面對孩子犯錯的情況,不同的家長有不一樣的做法:

家長A:“你說你錯在哪兒了?馬上向長輩道歉。”硬性揣測孩子分心理,要求他有錯認錯,這樣做可以讓對錯觀念不是很強的孩子知錯認錯,可是會讓孩子留下“只要認錯就能過關的認知”,且道歉越來越流於形式。

家長B:“犯了錯就認錯還是好孩子,那你準備怎麼認錯呢?”“我去給對方道歉,再給長輩鞠個躬”;孩子說。“鞠躬很好,會讓對方知道你很有誠意。可是你會鞠躬嗎?試一下就知道了。”

孩子小雞啄米般的點了點頭,爸爸親自示範說:“這是點頭會讓人感覺你缺乏誠意。鞠躬時應擡頭挺胸,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向下彎曲與地面平行。”孩子虔誠地練習了多次,去給長輩認錯時果然被接受。

筍乾老師建議,教育孩子不能光有耐心,還要注重細節,重在榜樣實踐。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應先講道理再道歉,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並承擔後果。

培養孩子好習慣的4個步驟,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第2張

同時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錯誤的方法。因爲孩子的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只要細緻人微地指導,就會培養出真正的好習慣。

3.好習慣貴在堅持,重在過程

美國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需要90天。其分爲四個階段。

被動階段的孩子,需要外部的強制力量去“管理”。需要父母時刻提醒,“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這個階段是關鍵時期,度過這一個月,孩子就能養成初步的習慣。

自發性階段的孩子,對習慣的重要性有基本的認識,但意志力薄弱,可能7天裏有2天會忘記洗手,所以還需要父母堅持提醒孩子。

自覺性階段的孩子,每天吃飯前會主動提醒自己和所有人說,“吃飯要洗手”。此時他們不需要父母的監督,也能進行自我要求,但仍然需要自己的努力堅持,以及父母的鼓勵。

自動階段的孩子,既不需要別人監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他們已經養成了穩定自主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好習慣的4個步驟,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第3張

不同的行爲習慣養成的時間大有不同,在持之以恆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放棄好習慣。

4.引入規則評估,獎勵要對等

無論是培養習慣的過程,還是堅持下去,都需要一個維度——規則,去約束孩子做出某種過激、出格的行爲,以至於功虧一簣,變成壞習慣。

根據孩子做作業,父母可以根據自家娃的特性,制定一份比較細緻的規範:

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再玩,一小時寫作業離開座位不超過3次(協商進行),完成目標可多看一小時動畫但不能疊加。若起來超過3次則取消當天看電視的時間,且父母不可退讓半分,要恪守原則。

針對試卷類作業,只帶試卷和筆去餐桌區域完成任務。桌上清空雜物只放一個鬧鐘用來計時,作業過程中該區域保持相對安靜,父母不要去打擾,讓孩子沉浸在高效學習的環境中,養成專心思考的好習慣。

作業答題後讓孩子自己檢查,錯題摘錄出來,只抄題目不抄答案,蓋上書本再做一遍。

若要家長簽字時要問:你確定說沒錯,我就簽字。即使父母看出了錯誤也不要指出,讓他明天的作業本上有一個紅叉。面對這一情況,父母只要說:“昨天爲什麼自己沒檢查出來?”即可,這樣他下次就會認真很多。

實際上,習慣的培養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越好也有助於他們良好習慣的形成,這樣更利於健全孩子的人格。最需要的是維繫良好的家庭環境,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力量。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