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誇孩子一萬句,不如對他說一句“我相信你”

誇孩子一萬句,不如對他說一句“我相信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有個朋友,是廣告界的大咖。非名校畢業,沒有後臺,沒有拼爹,沒遇貴人,也不曾邂逅“伯樂”,在人才輩出、競爭激烈的廣告行業脫穎而出。

她說,如果時光回到二十年前,她絕對想象不出自己可以有所成就。

她在小學五年級之前,曾是一個標準的“問題”小孩,調皮搗蛋,脾氣暴躁,不愛學習,考試從來都是倒數。

她爸爸嫌媽媽學歷不高,從來不讓媽媽教她,總是親自監督她的作業。

爸爸十分嚴厲,對她要求很高,而她卻是一個“不爭氣”的孩子。

幼兒園時還算聽話,但到了小學後,她卻越來越“叛逆”,印象裏,爸爸對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算是沒出息了。

剛開始聽這句話時,她非常傷心,但後來聽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她依然我行我素,上課睡覺,和同學打架,甚至還會偷爸爸錢包裏的錢,用買來的零食收買同學幫她做作業……

直至,她小學四年級的期末,爸爸被她的考試成績氣得渾身顫抖,絕望至極,從此再也不管她的學習了。

誇孩子一萬句,不如對他說一句“我相信你”

從那以後,媽媽接替了爸爸的工作。

媽媽和爸爸完全不一樣,媽媽從來不呵斥她,也不批評她,哪怕只考了幾十分,考了倒數第二名,媽媽依然對她說:瞧,你不是最後一名,媽媽相信,只要你努力,一定會比同學們都好。

媽媽說她非常聰明;說她有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說她的作文是有生命的……

說這些話時,她媽媽臉上的笑容總是溫柔又驕傲。

她開始相信自己有比同學卓越的地方,也開始相信只要努力,成績不會倒數。

是的,後來,她的學業實現了神逆轉,特別是語文,從來都是班上前幾名。

而她媽媽一直站在她身後,笑容暖暖,不焦不躁,即淡定也堅信,一副我女兒無人可比的姿態。

也真如她媽媽所言,她的思維總是充滿創意,從繪畫到寫作總能別具一格,出類拔萃。

上個月,她拿了一個很權威的廣告獎。在光彩閃耀的領獎臺上,她淚流滿面,獲獎感言她只說了一句話:這個獎,是給我媽的。

是什麼力量讓厭學又頑劣的她突然脫胎換骨?

她說,所有的努力和自信,所有的堅持和執拗,都源於她媽媽對她的信任和欣賞。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說過:

所謂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爲自己的樣子。我想,她媽媽做到了!

誇孩子一萬句,不如對他說一句“我相信你” 第2張

再來看一個故事。

有位母親,她的兒子,並不聰明,甚至比同齡孩子都愚笨點。參加幼兒園家長會時,老師對她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三分鐘都坐不了。”

這位母親很擔心,內心也焦慮,只是,她最終選擇把憂慮埋藏起來,跟兒子說:“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爲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參加小學家長會時,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你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懷疑智力有障礙”對一位母親來說,這是多可怕的打擊,只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不動聲色,跟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成績一定會超過很多同學。”

兒子聽了後,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來。

第二天上學,他比平時都要早。參加初中家長會時,老師說:“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

終於沒被老師批評,終於沒被列在差生名單裏,這位母親感慨萬千,她對兒子說:“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

兒子又一次超越了自己,考上了重點高中,然後順理成章考上了名牌大學。

拿到名牌大學錄取書的兒子,百感交集,痛哭流涕,哭着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比愛更重要的,是信任,是欣賞,是懂得。

最有力量的激勵,是讓孩子堅信:最終,你會做得比其他人都好!

孩子通往陽光的大道,除了可以是分數,是名校,是背景,是運氣,還可以是我們忽略了的——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

誇孩子一萬句,不如對他說一句“我相信你” 第3張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爲孩子還小,還不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於是會下意識地逼迫一下,施壓一下。

然而,事實總是事與願違,越逼越差勁,越吼越調皮,越罵越叛逆。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被深深觸動了。

視頻裏的媽媽,不是傳統教育上被認可的“好媽媽”,她不懂嚴格要求孩子,也沒有給孩子樹立凡事爭第一的心態,無論內心多着急焦慮也笑着對孩子說:“你很棒,再努力一點點就更好了。”但教育的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

真正能讓孩子積極向上的,是給予信任與接納。

這些給予,纔是教育上最深思熟慮的智慧。

這些給予,纔是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前提。

再好的教育方法,學習技巧,高價培優班,都不如一個孩子內心的覺醒和自主的奮進。

而喚醒孩子內心,或許在這世界上,只有父母能輕易做到,也只有父母能讓孩子的努力變得有生命。

孩子降生於世,最初的成長依賴於父母的一言一行,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同,特別是年幼的孩子,他們會根據父母的態度選擇人生方向。

當孩子的成長不盡人意,父母表現出來的心灰意冷、焦慮不安、疑慮憂心,這些情緒就像一把刀,能輕易磨掉孩子所有的熱情和希望。

如果一個孩子承認了自己平庸,一無是處,那他的人生基本已失去色彩。

很多時候,那些否定、責罵或質疑會讓那位渴望認同和信任的孩子深受打擊,他會認爲自己被父母忽視和貶低,他的自尊與自信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壓抑,孩子的性情也會滋生更多的怨恨、冷漠和憂愁。

如果孩子這種抑鬱惆悵的情緒長期得不到緩解,久而久之,輕則鬱鬱寡歡,厭學叛逆,重則自暴自棄,敵視父母,甚至離家出走。

孩子的心靈那麼幼小柔弱,敏感透明,他們需要足夠的滋養纔可以在未來奔跑和精彩,他們心靈成長最初的養分就是父母發自內心的尊重、信任、欣賞。

有人說,教育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有人說,教育艱難得如履薄冰。

但其實教育似乎並沒那麼複雜,很多事實證明,給予孩子真誠的欣賞和信任,就能促進孩子內心力量的增長,就能讓孩子的未來卓越。

這些欣賞和信任,還會穿過歲月的河流,化作能量,溫暖並激勵孩子的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