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太粘人?六個方法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太粘人?六個方法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粘人問題的根源在安全感,解決的竅門,也在安全感。只要大人能做到及時滿足孩子需求、保持耐心、保持穩定的好情緒、不威脅孩子、不玩“消失”、不總是粘着孩子,孩子就會很容易達到既能自己玩、又能享受和爸爸媽媽的親暱的狀態,也就是“適度親密”的狀態。

很多媽媽,尤其是一個人帶孩子的全職媽媽,都被同一個問題困擾: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

有的娃是誰都不跟,只跟媽媽;有的是離了媽媽就哇哇大哭;有的是一刻不停地粘在媽媽身上。

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孩子不這麼粘人呢?要找到方法,還得先從孩子爲什麼粘人說起。

孩子太粘人,是因爲安全感不足

對於孩子粘人,心理學家和家教、育兒研究者們的一個共識,就是安全感不足。

無論是誰帶孩子,當孩子對這段親密關係感到不安、擔心被拒絕迴應、被丟下不管時,就很可能表現得特別粘人。

有人認爲孩子粘人是陪伴太多,被慣壞了。其實,恰恰相反,孩子粘人的根源,在於他感受到爸爸媽媽或者其他主要照顧者的某種疏離情緒,或者覺得大人有把他丟下不管的可能,比如他聽到這樣的威脅:“你再如何如何,我就不管你了/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他需要時都能得到大人的關注和迴應,並且從來不會遭受這樣那樣的威脅,他就會變成一個自在的、既能和爸爸媽媽親暱,又不“粘人”的小孩。

換句話說,是大人的陪伴質量,決定了孩子的安全感,進而決定了孩子是否粘人。

當然,和太粘人的孩子相反,有的孩子很少表現得特別依戀大人,總是自己玩,對大人親暱的表現也不會有比較熱情的迴應。

但是別以爲這樣的孩子,是天生特別好帶的孩子。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爲當他對你發出愛的信號時,沒有得到迴應,之後他就慢慢地學會不再去粘大人了。這其實是親子關係非常疏離的一個信號。

孩子太粘人?六個方法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理想的狀態,是適度親密

真心爸媽有兩個孩子,我們的體會是,親子之間“適度親密”,是讓雙方都會感到比較舒適的關係。這種“適度親密”是什麼樣的呢?比如:

能自己獨立坐着玩耍的小嬰兒,既願意膩在大人懷裏,也可以自己坐在那兒玩幾分鐘,不需要大人抱抱;

一兩歲的孩子,既可以和爸媽玩得很好,也可以自己玩兒玩具十來分鐘,不總是要大人和他一起;

三四歲的孩子,既能享受爸爸媽媽的陪伴,也能能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一二十分鐘,不總是關心大人在不在身邊;

十來歲的孩子,既能和父母開心地聊上好一會兒,也能自己做事一兩個小時,不要大人陪着……

而且在這些時候,孩子都情緒平穩,安寧自在,毫不焦慮。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想了,我也想我孩子是這樣,但孩子做不到啊!——其實,孩子粘人這件事,和孩子身上的所謂其他“問題”一樣,需要努力“改變”的都不是孩子,而是爸爸媽媽。

大人要做到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孩子有需要,都會及時迴應,無論什麼情況,都不會把孩子丟下不管,孩子纔會慢慢具備足夠多的安全感來享受獨處,而且確信:雖然現在爸爸媽媽沒有陪着我,但是我需要時,他們會在。

六個方法,避免孩子粘人,營造“適度親密”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呢?我們家是用了下面這六個方法:

1、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問題上,有的爸媽信奉“延遲滿足”,真心爸媽信奉的是“及時滿足”,無論孩子有什麼需求,我們都會及時迴應。

因爲我們相信,孩子的需求是否得到及時滿足,對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那些哭了半天也沒人來抱的小嬰兒,比起一哭就被抱起來的小嬰兒,安全感會差很多,而且也更愛哭鬧,自然,他們變成“粘人”小寶貝的機率,也會高出很多。

我們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討論當孩子要非要大人抱着不可的時候,他要的是什麼?其實他們要的是愛和關注。只要爸爸媽媽把他抱起來,他的哭聲會馬上停止,而你拒絕抱他,可能需要額外花上一二十分鐘去解決他的情緒問題,而爲孩子安全感埋下的隱患,則可能持續很多年。

2、保持耐心

大人陪伴孩子時的耐心程度,既影響到對孩子是否粘人的判斷,也影響到孩子是否真的發展成粘人的小孩。

很多媽媽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太粘人”,其實不是孩子粘人,而是大人對孩子耐心不足,一旦自己覺得被孩子打擾、對孩子的依戀感到厭煩,就很容易把孩子正常程度的依戀當成粘人。

比如同樣是媽媽做事時孩子想要抱抱,特別有耐心的媽媽,會停下手裏的活兒,溫柔地抱抱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耐心不足的媽媽,就會覺得孩子是“太粘人”人了,馬上表現得很不耐煩。恰恰是後一種媽媽,更容易帶出缺乏安全感、真的特別粘人的孩子。

3、保持穩定的好情緒

大人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大人情緒不佳,孩子就會感到不安。於是惡性循環開始,孩子越不安,越依戀大人,孩子越依戀大人,大人情緒越壞,長此以往,孩子就變得非粘在大人身上不可了。

所以,爸爸媽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到在面對孩子時,保持穩定的好情緒,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特別重要。

當然,對於很多全職媽媽來說,這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爲一個人帶孩子,很容易變得暴躁、易怒,孩子稍稍讓人不滿,就對孩子甩臉色甚至大吼大叫。這就需要媽媽意識到,你的情緒問題,可能正是孩子粘人的根源,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孩子粘人的問題就完全沒有辦法解決。

4、不威脅孩子

用“你再如何如何,我就不管你了/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來威脅孩子,是造成孩子安全感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糟糕的是,它恰恰又常常被父母或者祖輩當成讓孩子乖乖“就範”的一個常規手段,我們甚至經常能在大衆傳媒或社交媒體上見到有的父母真的是扭頭就走,把孩子扔在公園裏或者大馬路上。

經常被威脅的孩子,不會變得更聽話,但是會變得更“粘人”,因爲他特別害怕,什麼時候爸爸媽媽真的會把他丟下不管。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家孩子有“粘人”的現象,不妨找一天,細心留意一下自己對孩子都說了什麼,有沒有讓各種各樣的“威脅”不經大腦、脫口而出。

5、來去有交代,不玩“消失”

大人要出門上班,或者外出辦事,而幾個月、一兩歲的孩子拉着你衣服、不讓你走的場景,幾乎會在每個家庭上演。

有的爸爸媽媽爲了避免孩子哭鬧,會略施小計,趁孩子不注意時悄悄溜走。如果想讓孩子變得粘人,經常這樣玩“消失”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那麼不玩消失,要怎麼做呢?我家的辦法是:大人出門或者回來,對孩子都要有交代。

比如要出門去,我們會告訴孩子自己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媽媽要去買東西/上班,你先跟爸爸在家,媽媽下午就回來了。”跟孩子說過“再見”,再當着孩子的面出門。回來時,也會開心地跟孩子打招呼:“媽媽回來啦,想媽媽了沒有?”

這樣跟孩子交代,會比不聲不響地玩消失,更能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因爲他知道:爸爸/媽媽出門去了,還會回來,不會突然消失不見。

6、允許孩子獨處,別粘着孩子

有的孩子表現得特別粘人,是因爲他習慣了大人時時刻刻都在他身邊,完全沒有和大人在時間或者空間上稍稍“分離”的機會,也完全沒有獨處一會兒的機會。而這種狀況,恰恰是大人太粘着孩子造成的。

我們家的辦法是,從孩子還是小嬰兒時起,就給孩子一小段獨處的時間。比如,三個月的小寶貝自己躺在牀上,安靜地玩自己的小手,我們會在旁邊看着,但是不會打擾孩子;孩子能坐起來玩玩具了,不找爸爸媽媽時,我們就讓他自己專心地玩上一小會兒。

當然,孩子太小時,大人不會完全離開,會讓孩子待在大人的視線之內。但你不去打擾他,其實就是在時間、空間上營造出這種孩子“獨處”、親子稍稍“分離”的狀態了。孩子也會由此慢慢適應:有時候我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有時候我不跟爸爸媽媽在一起。這對於孩子再大一點時,不時時刻刻粘着大人,孩子上幼兒園時,能儘快走出“分離焦慮”,都非常重要。

總之,孩子粘人問題的根源在安全感,解決的竅門,也在安全感。

只要大人能做到及時滿足孩子需求、保持耐心、保持穩定的好情緒、不威脅孩子、不玩“消失”、不總是粘着孩子,孩子就會很容易達到既能自己玩、又能享受和爸爸媽媽的親暱的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適度親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