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開始“說謊”了,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開始“說謊”了,家長該如何引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開始“說謊”了該怎麼辦呢?寶寶開始“說謊”了這是好事嗎?各種名人明星或者很多家長在談論教育孩子時,都會有一個原則就是讓孩子不要說謊,那孩子爲什麼會說謊呢?說謊就是品行不好了嗎?要怎樣教育孩子呢?

說謊也是成長必經之路

《嬰兒的大腦》一書中說到一個現象,一般三歲左右,孩子就開始說謊了,剛開始是因爲他們還分不清現實與自己的想象,所以漏洞百出很容易識破。到四歲的時候,一個小孩每兩個小時就可能說一次謊,並且越來越難以識破,六歲時,能九十分鐘就說一次。雖然我們都不喜歡說謊,但這卻可以培養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能,稱爲“心理理論”,有了這項技能,你就能夠窺探他人的心理世界,然後預測他們的動機、行動、想法及感覺,就像讀心術一樣。對父母說謊也需要這種技能,隨着孩子大腦的發育,他們驚訝的發現,自己可以給父母傳遞錯誤的信息而不被發現。事實上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越來越擅長說謊。 如果你的孩子開始說謊,不要認爲這是個人問題,這是他們的大腦逐漸發育成熟,學會去分辨真實和虛假的過程。這麼說並不是鼓勵說謊,而是希望家長不要害怕擔心問題的出現。相比責怪批評孩子,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怎麼讓孩子去選擇成爲一個誠實、值得人信耐的人。

懲罰加劇說謊如果你習慣用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錯誤的行爲,他們爲了避免受到懲罰,或是想要在你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都會導致他們在犯錯之後說謊,會說謊並不是就“學壞了”,這點並不用太擔心。那爲了儘量避免孩子說謊,不用懲罰的方式,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需要強調的是,懲罰並不能教會孩子處理問題,只會讓他們害怕承擔後果。比起把注意力放在錯誤的行爲本身,教會他們解決問題更有實際意義。想象一下在你小時候,不小心打破的一個玻璃杯時,另一個房間聽見摔碎杯子聲音的媽媽對你大叫:“是誰摔壞的?!”你會不會心裏一驚“糟了,要被罵了!”因爲害怕轉而嫁禍給旁邊的小狗:“是它!”。如果換一種方式,媽媽走進來沒有責怪與質問,只是說:“有一個杯子摔壞了哦,我們該怎麼辦呢?”也許你會自己拿着掃帚把玻璃碎片掃乾淨。沒有質問,就不需要用說謊來避免懲罰,還能學會了犯錯之後如何彌補。可能只需要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做出一些改變,就能讓他們不必費心心思的對你說謊,而是更能勇於承擔責任,同時也有更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寶寶開始“說謊”了,家長該如何引導?

家長是最好的榜樣我記得有一個諷刺的笑話,說父親正在教育完小孩不要說謊,這時電話響了,是爸爸不想接的電話,於是讓小孩接電話說自己不在家,小孩拿起電話說:“我爸爸讓我說他不在家。”如果你想小孩不說謊,自己就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家長的行爲往往比語言更有力量。當你當着小孩的面說謊(“打針一點都不疼。“),隨便許諾卻不遵守諾言,甚至讓他們幫着說謊(“不要告訴媽媽今天下午我給你吃了這麼多零食。“)都會讓孩子覺得說謊沒什麼大不了。當孩子的某些行爲不妥時,我們總是能發現在家長的身上有同樣的問題。
如何對待說謊已經發現了孩子在說謊應該怎麼辦呢?這也要分情況對待。我們先換一個場景,你的朋友在一羣人面前說了一個小謊,你會當面揭穿他並說他是騙子嗎?我們想要尊重孩子,同樣需要照顧他們的自尊心, 在發現謊言後揭穿批評,說不可以撒謊,只會讓孩子開始把重點放在如何不被揭穿。在謊言的背後,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情緒和需求,在一個輕鬆的家庭氛圍中,他們是不需要用說謊來表達想法的。①"我剛剛看見有一隻大象在天上飛。"這可能只是他們還分不清想象和現實,我們並不需要揭穿,只需要聽他們把故事說完;②孩子告訴你房間裏有怪物,你可以說:“你是想要媽媽陪你多呆一會嗎?”之後注意是不是他們看的動畫片裏有什麼讓他們緊張的情節;③ “不是我弄的。”這時候我們也只需要說“你是害怕我會罵你嗎?”如果孩子承認,可以告訴他:“如果你能早一點告訴我真相,我們就能一起想辦法解決了。“;④“這是小朋友送我的。” “那我們也挑一個玩具給小朋友謝謝他好嗎?如果下次你想要什麼,直接告訴媽媽,我們把它寫進每個月的購物單裏好嗎?“有時候孩子因爲想要達到什麼目的而說了謊,和他們一起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來適當滿足他們的需求;⑤把要求和獎勵放在一起也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你練完琴了就可以去玩了。”“我練完了!”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避免用獎勵的方式讓他們完成任務;

最後我想說兩個看到和聽到小故事。

一個小朋友走路摔倒了,開始坐着地上哭,旁邊的家長說,“你穿這麼多不會疼的,又想騙我抱你。” 另一個是,兩個小男孩一起玩,其中一個摔了,哭着告家長,說是另一個推的他,另一個小男孩無論怎麼解釋自己什麼都沒有做,家長都說他說謊並且嚴厲的懲罰了他。第一個故事中,家長並沒有真正的關心孩子的感受,只是用自己的經驗推論後作出了結論,無論是寶寶真的覺得疼還是需要安慰,都被忽略了,也許連他們慢慢都會覺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而第二個故事,小朋友也會因爲家中完全無視自己的解釋而感到不被信任。家長很難知道,自己的幾句話會對孩子能有怎樣的影響,當對自己的孩子定型他們在說謊時,是否有反思過是不是我們是否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如果你總是對一個孩子說他很壞,他就會真的變得很壞。”這篇文章雖然討論的是孩子說謊的問題,我們最想說的卻是,不要去給孩子貼上一個“說謊”的標籤,由此懷疑他們的一切行爲,並且想着如何去糾正。讓孩子能夠獲得信任,對他們的心理成長更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