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引導?

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引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學者認爲害羞是一種人格特質,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是後天影響所致。遺傳因素起的作用不可忽略,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環境因素也都有一定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內向的孩子大多數都比較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不自信。這就需要家長們反省一下,我們平時對孩子的態度是什麼樣的?有沒有過多的否定及拒絕?有沒有過多的批評、指責、甚至打罵?或者有沒有過度的保護?父母關係如何,是不是經常存在爭執?家庭氛圍是不是緊張?這些對孩子的性格都會產生影響。此外,也有些觀點認爲孩子外出活動較少,經常被關在家裏也會使孩子形成內向的性格。

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引導?

自寶寶6個月左右認生開始,就出現了害羞,直到兩歲左右都會有害羞表現,這是心理髮展中的正常過程。但是如果過了這個時期還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後、靦腆害羞”這就需要引起家長注意了。

但是,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注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基礎,語言能力強的孩子會在應對社交過程中游刃有餘,而語言能力差的孩子卻不敢主動開口,他們的退縮或不主動會使同伴認爲他們不友善,不易相處,會對社交能力及人際關係產生影響。

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引導? 第2張

發現優點,多多表揚

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他們會爲自己驕傲,自信心得到增強;父母要無條件的接受、認同以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出現害羞、退縮等情況時多給予支持,表達出“我很能理解你當時的感受”(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共情)讓他知道不是他一個人這樣。父母的共情會讓孩子心情平靜和放鬆,並能對父母產生依靠和信任,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切記不要對孩子的感受做出評價,也不要威脅“你再怎樣我就怎麼怎麼了”,更不能當衆指責“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還是怎麼怎麼,你看人家誰誰誰!”父母對孩子行爲的否定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扼殺孩子的自信心及獨立性。

找機會提升表現力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的長處,創造機會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發揮自己強項,樹立自信。從家中做起,在家庭中經常舉辦“講故事”、“唱歌”和“藝術表演”等小活動,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表演結束及時給以獎勵(切記:孩子不願表現時不能逼迫或者威脅)。害羞的孩子看起來不愛表現,實際上是他們緊張/焦慮的情緒令他們停止不前,這時就需要父母適當的予以引導,逐步訓練他們的表現力。

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引導? 第3張

利用遊戲進行啓發

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例如:追逐,搶沙包,搶皮球,踢足球等(需要相互配合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鼓勵他們組織/分配和完成任務,鍛鍊孩子的膽識,讓他們從中感受到樂趣,提升孩子的表現慾望。

日常生活中鍛鍊

時刻給孩子創造開口的機會:外出時讓孩子問路、購物,請求陌生人幫助,鼓勵孩子幫助其他小夥伴等;在家裏,可以讓孩子接電話,鍛鍊孩子與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引導? 第4張

總之,孩子每種行爲的產生都有一定的想法,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活動,進而尋找適合的方法幫助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