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童年經常拿第一的孩子,長大後更難成功!?

童年經常拿第一的孩子,長大後更難成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童年經常拿第一的孩子,長大後更難成功!?爲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學習很厲害,讀書期間成績優異,但是長大不一定會成功,這是爲什麼?

我那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女兒心心,最近回家嘴裏總冒一個詞“第一名”!

這個詞我可從來有沒跟她說過,想必是和她的幼兒園生活有關係。

我忍不住“八卦”:“心心,你在班裏幹什麼能得第一名呀?英語?”

不是的……”

“那拍球?”我想到她近期在家的“勤拍猛練”。

“也不是的,媽媽。”她聲音明顯小了一些。

突然,她眼睛亮了起來,興奮得語速都加快了:“媽媽,我喝水第一名!我每次都咕嚕咕嚕咕嚕地喝,我都第一名喝完!”說着,她還演示起來。

哎呀,真是很不容易啊我的姑娘,爲娘心疼你半秒……

心心爸在一邊聽到了,過來抱抱她:“寶寶,喝水不用搶第一,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別嗆着了啊!”

可心心完全沒有感受到爸爸的那份疼愛,她一邊玩去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心心對“第一名”這個概念越發魔怔了。不僅僅是她,同在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是。約着一起出來玩,幾個小朋友會爲什麼“洗手第一名”“選甜甜圈第一名”“點菜第一名”爭得面紅耳赤、大鬧脾氣。

心心在家更是霸道。比如:她爲了要得上樓梯第一名,規定我和他爸在下面等着,等她上完了,我們才能上;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她指定我是小偷,並規定我要“原地定住”,活生生地等她來抓。

諸如此類的“不講道理”,簡直不甚枚舉。

“競爭”中沒有贏家

傳統幼兒園裏,老師爲了鼓勵小朋友表現得越來越好,常常會採用“樹榜樣”“評第一”這樣的方法,我能理解。不可否認,大環境就是這樣的。上了學還要排名次呢!

很多家長也覺得沒什麼不好,甚至平日裏自己也常這樣“激勵”孩子。

他們認爲,既然孩子長大後不可避免地要捲入競爭的洪流,不如早點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以此提高他這方面的能力。

但鼓勵“競爭”真的有必要嗎?

從短期看,這似乎是每個人成長中必須面對的。但當我們把時間線拉長來看呢?

童書媽媽三川玲有篇文章《畢業20年後參加同學聚會,我發現決定人生勝負的5條規律》裏很清晰地討論了這個問題。

她通過分析同班同學20年後的發展路徑,發現真正決定人生勝負的因素,並非當時拼死競爭的成績與學習,而是旺盛的好奇心、和諧的人際關係、美好高尚的品格。

她從現實的人生經驗中得出的這個結論,心理學家李雪也曾表達過。她舉例蘋果的成功,並非是與諾基亞競爭的勝出,而是喬布斯跟隨內心,將自己喜歡的手機創造出來的結果。

回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來說,鼓勵孩子間的競爭不僅沒太大的必要,過度強調“競爭”還極其有害。

首先,大前提就錯了。在鼓勵孩子競爭時,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個體差異”,找不到個體的閃光點,而是全體奔着一個單一的社會化標準的目標去了。

其次,“成績”這一大標準並不完全靠譜。每個人適合的位置、成功的時機都不盡相同。

那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呢,他們會不會是“競爭”的受益者?

其實不然,他們明明可以以“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挑戰自己,卻常被我們這些參照物限制了想象力,變得狹隘與自滿,不能成爲“喬布斯”那樣的高級人物。

在這場競爭大賽中,真的沒有絕對的“贏家”。

先從溝通做起

那麼,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該如何智慧地引導孩子規避競爭的害處,同時又提高實力呢?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先從溝通做起

1經典句式的迭代更新

我們耳熟能詳的1.0版本:

“你看看人家吃飯多快!”“人家作業寫得多好!”

“人家爲什麼都不害怕呢?”

“別人怎麼就#%@#¥%@……”

這類說法容易讓孩子忽視事情的本身,將別人作爲比較的標準,還會引起孩子的自卑、嫉妒或者不屑一顧的心理。

正確的2.0升級版:

“今天你把飯全部吃完了,沒有挑食,這很棒。不過我覺得速度有點慢,明天試試,能不能40分鐘以內就把飯吃完?”

“今天寫作業用了2個小時,錯了4道題,相比昨天有很大的進步。明天我們看看,時間能不能更加短,又錯得更少呢?”

簡而言之,就是正確評價,對事不對人。由此孩子會明確知道該提高的方向,從而更容易關注事情本身,不斷挑戰自己,更有自信。

2小細節,促使孩子思維升級

首先看看常用的1.0版本:

“這次考試得了100分,你真棒!”

“這麼難的拼圖都完成了,真聰明!”

“這次圍棋比賽你得了第一名,我就知道你有天賦!”

而2.0版本是這樣的:

“這次成績不錯,看的出來這都是你最近努力的結果!”

“這麼難的拼圖都完成了,媽媽發現你很擅長找規律,並且拼圖的先後順序把握的很好!”

“這次圍棋比賽你得了第一名,看來每天練習半小時還是很起作用。”

細心的你們或許發現了,1.0版本過於重視結果,孩子們就會非常在乎“輸贏”,贏的時候不可一世,輸的時候接受不了,沒有平常心。

並且,因常被誇讚“聰明、有天賦”,孩子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維”。

而2.0版本引導孩子從過程中學習,鼓勵孩子的努力、習慣與堅持,更有助於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表明,相對於“固定型思維”,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是“能力漸進論者”,他們更加能從過程中獲得樂趣,擁有復原力,並更加重視自己是否從中學到了東西,而非是否通過了考試。

童年經常拿第一的孩子,長大後更難成功!?

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以上是家長引導孩子追求自身進步,同時又不過度在乎“輸贏”的一些基本原則。如果孩子已經對“輸贏”格外執着了,就如文章開頭出現的這樣,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呢?

答案是: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遊戲力》的作者科恩博士提到,成人與孩子游戲的重要意義之一就在於,我們可以讓孩子贏,在我們這裏,孩子能感受到自信,擺脫無力感。

其實文頭的心心已經給出瞭解決方案。

怎麼說呢?心心邀請我和她玩上樓梯的遊戲,同時她又制定“不平等條約”——我需要等她上去了我再上。

這正是孩子在遊戲這個虛擬世界中療愈自己的信號,沒錯,孩子並不會主動跑來告訴你:我覺得自己很笨,總是贏不了別人。

遊戲就是孩子的語言。

明白了這點,我就將計就計,按照心心的規則,我誇張地演出了一個“失敗者”的傷心與不甘。

在這個遊戲反覆玩了近一個月之後,心心從最初被我的反應逗笑,到開始安慰我“這不過是一個遊戲”“輸了也沒什麼,下次再加油”,我知道她已經不再執着。

果然,又過了一段時間,她再也不要求玩這類遊戲,也很少再說“我要做第一名”。

讓“常勝將軍”體驗失敗

當然,還有一類孩子,情況完全相反:

他們是同齡人中的“常勝將軍”,可是,他們不能接受任何一次小小的失敗。

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和他們玩“輸贏”有關的遊戲,淡化他們對輸贏的在意。

比如,我們可以玩“擲硬幣”的遊戲,硬幣正面朝上代表“贏”,反之爲“輸”。

遊戲的重點在於雙方誇張地表現出輸贏後的情緒。

舉例來說,贏的一方可以一邊跳着“勝利之舞”,一邊驕傲地大喊“我是這個世界最厲害的擲硬幣者”!而輸的一方要表現出捶胸頓足、不敢相信。

在這樣輸贏切換很快的情況下,對情緒的聚焦就如同一面鏡子,讓孩子看見心態失衡的自己,給他們留下思考的空間。

爲人父母,一方面,我們要培養孩子能力,希望他的將來有更多的選擇權、更有尊嚴、更加體面;另一方面,面對社會洪流,我們又願孩子能永葆善良、懂得合作、利他並寬容,而不是最終成爲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因爲我們知道這纔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也是人生這場馬拉松的決勝關鍵。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