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要求孩子“從衆”,但給孩子“從衆”的自由

不要求孩子“從衆”,但給孩子“從衆”的自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從衆心理?想着很多人都有”從衆“的心理,有天晚上,育兒羣的媽媽們提了兩個問題:我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我該咋辦?我家孩子想要和的小朋友一樣的東西,我該咋辦?兩個提問,剛好湊成了一個關於孩子“從衆”程度的有趣問題,下面來討論下。

孩子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積極回答問題怎麼辦?

男孩子3歲整,平時挺活潑好動,記性好,認字背詩都可以,但是到幼兒園感覺有點害羞,老師問問題,別的孩子歡呼雀躍着搶答,他卻挺安靜。平時如何開導?

別的孩子都怎麼怎麼樣,我孩子卻不一樣,該怎麼辦?——這是很多爸媽的疑問,無論孩子是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還是高中。

別的孩子都喜歡跟小朋友玩,而我家寶貝喜歡自己玩;

別人家孩子都喜歡唱歌跳舞,而我家寶貝一點興趣都沒有;

別人家孩子都是一放學就寫作業,而我家孩子總要玩一會兒再寫;

別人家孩子都是爸爸媽媽說什麼是什麼,而我家孩子特別有主意……

該怎麼辦呢?給你講個故事。

我家大兒子上幼兒園時,有一次幼兒園爲家長開放日活動準備舞蹈,別的小朋友都特別開心地參與,而我家大寶不喜歡跳舞,無論老師怎麼說,都不跳,就想自己在旁邊看着。

最後的結果是,開放日當天,老師們給大寶做了個“加油”的小牌牌,別人的小朋友在場子中間開心地跳舞,我家大寶在場外開心地舉着小牌子給小朋友們加油。

我們特別感謝幼兒園老師對小朋友“不合羣”“不和大家一樣”的寬容,這也是我們每次會給有此類疑問的寶媽的建議:

不要求孩子事事都和別人一樣——除了不破壞幼兒園、學校、公共場合的規則和秩序、學生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外,其他事情,都不要非要求孩子“和別人一樣”。

不要求孩子“從衆”,但給孩子“從衆”的自由

不要求孩子“從衆”

爸爸媽媽爲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不一樣感到不安,其實是大人的“從衆”心理在起作用,老是覺得和大家一樣,纔是安全、靠譜、讓人放心的。

從衆,是社會心理學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指的是根據他人而做出的行爲或信念的改變。

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別人怎樣,我也怎樣”,表現在育兒和家庭教育上,就是爸爸媽媽總認爲,別人家孩子怎樣,我家孩子也應該跟大家一樣,否則就是孩子“有問題”,就需要引導甚至“管教”孩子。

我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獨特的個性和自我,在非關規則、秩序、責任的事務上,要求“自家孩子和別人一樣”,要求孩子“從衆”,實際上是缺乏對孩子個性、自我的認同和尊重,從小就要求習慣於“和大家一樣”,對孩子的發展,並不是好事。

他可能成長爲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因爲他只懂得和大家一樣,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的,會怎麼想,怎麼做;

他可能成長爲一個人雲亦云、永遠沒有獨立見解的人,因爲從他很小的時候起,主見就是不被爸媽鼓勵的;

他還可能成長爲一個盲目從衆的人,只知道跟着別人感動、刷屏、加入羣體狂歡,卻永遠不懂,做你自己,纔是人生的最大成功。

關於從衆,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叫“羊羣效應”,說的是羊羣平時都處在一種散亂的狀態,但一旦有一隻羊跑動起來,其他羊也會跟着一哄而上,全然不管是奔向哪裏。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龐的名著《烏合之衆》,講的其實就是這件事,爸爸媽媽可以找來看看,明白了羣體壓力如何作用於個人、個人又如何盲目地參與到混亂的羣體狂歡中,你就不會再熱衷於逼着孩子“和別人一樣”了。

在育兒生活中,與“從衆”相關的的另一個疑問是:別人都如何如何了,我要不要也如何如何?

別人家都送孩子去上早教班了,我要不要也送孩子去?

別人家孩子都在上各種興趣班學才藝,我要不要也給孩子報幾個班?

別人家孩子都在上幼小銜接課了,我們要不要也去上?

別人家“幼升小”都在擇校,我們要不要也去買學區房?選擇就近入學,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別人家都在忙“小升初”,我要不要趕緊行動起來?

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很多寶爸寶媽每天都焦慮萬分。爲什麼別人怎麼做,自己家就一定要怎麼做呢?

育兒生活中的這種“從衆”,和“讓孩子和別人相同”一樣,也不是好事。除了讓父母更焦慮,沒有任何建設性的作用。

孩子受到同伴/同學的影響怎麼辦?

那天的討論,另一位媽媽的提問是:

我家老大馬上就三歲了,去了日託快一年半了,覺得同學/同伴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大,而父母卻似乎相反。

比如現在天氣開始熱了,學校要求大家都備帽子遮陽,多數孩子家裏都給買的外面店裏的窄沿釣魚帽,因爲我有遺傳性的紫外線過敏,對防曬一直比較重視,是給他買的專業防曬寬沿帽;但是他不肯戴,非要我們給他戴跟他好朋友一樣的窄沿帽。

道理也講了、好話也說了,都沒用。想想這才日託,只是開始,以後小學中學,還要接觸那麼多同學,什麼樣的人都有,有點擔心啊。

這個問題,和前面“孩子不和別人一樣該咋辦”的提問,剛好完全相反,前一個是父母要求孩子從衆,這個則是:當孩子自己要求“從衆”時,爸媽該咋辦?

媽媽應該答應孩子的要求,給他買和好朋友一樣的帽子,而不要試圖說服孩子,更不要爲此給孩子講什麼“不要輕易受別人影響”的大道理,因爲對上幼兒園、上小學,甚至初中、高中的孩子來說,受同學/同伴的影響,希望在某些言行、用品、習慣上和同伴一致,是非常正常的事,只要不是“原則性”的事——比如影響孩子品格、破壞幼兒園學校的規則和秩序、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這種“從衆”的自由,允許孩子“和別人一樣”。

給孩子“從衆”的自由

讀到這兒,你可能會想,你前面說不要求孩子從衆,這裏又說給孩子從衆的自由,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其實,孩子受同伴影響、自己要求“和別人一樣”的情況,和前面說的“從衆”並不完全一樣。

“同伴影響”是發展心理學重要的研究內容。發展心理學家們發現,同伴的影響,在個體從幼兒到老年的整個人生髮展過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從幼兒階段和同伴玩開始,人們就會受到同伴的影響,並且在一些觀念、行爲、習慣上,尋求和同伴保持一致。

比如,上幼兒園的孩子,可能要求媽媽給梳和A小朋友一樣的髮型,買和B小朋友一樣的鞋子,上學的孩子,可能說同學中的流行語,講學生中流行的笑話,玩大家都在玩的遊戲等等。

受同伴影響,是孩子社會化過程的一部分,表明他希望通過和別人保持一致,融入某個羣體、獲得同伴認同和接受。當這種現象發生在正常、健康的夥伴關係中時,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積極現象,爸爸媽媽不需要干涉。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比較負面,也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擔心的,就是孩子受到同伴中某種不良行爲的影響,比如中學生抽菸喝酒、打架、罵髒話、玩不適合他們這個年齡的遊戲等等。

這些情況,確實需要父母通過恰當的方式來進行干預和引導。不過爸爸媽媽也不用過於擔心,如果自己的家庭環境、自己給孩子的教育沒有問題,孩子在幼兒園、學校受到同伴這些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並不大,即便受到一些影響,父母也完全能夠通過給孩子正面的引導來幫助孩子。我們不能試圖用“隔絕”的方式,讓孩子生活在不與同伴互動、也不受同伴影響的的“真空”狀態中。

發展心理學認爲,隨着孩子的成長,受夥伴的影響越來越大,受父母的影響越來越小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青春期,孩子更是會特別表現得認同同伴,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認同甚至否定父母。這說明孩子在正常、健康地進行他的社會化過程,父母完全不需要擔心。恰恰相反,如果孩子從不受同伴影響,所有的事情都唯父母之命是聽,說明孩子的社會化程度不足,這才真正需要爸爸媽媽擔心呢。

那麼,來總結一下:

我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我該咋辦?

我家孩子想要和的小朋友一樣的東西,我該咋辦?

辦法是——不要求孩子“從衆”,但給孩子“從衆”的自由,因爲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從衆,是限制孩子獨立自我的發展,而孩子自己要求和別人一樣,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象,是他社會化過程的一部分。

爸爸媽媽每天遇到的很多看似特別細節的育兒和家庭教育問題,都包含着我們未曾瞭解的規律和道理,什麼樣的事情該管,什麼樣的事情不該管,哪些該引導,哪些要鼓勵,如何把握尺度、尋求平衡,都在時刻考驗着我們做父母的能力。要避免舉措失當,唯一的辦法,就是爸爸媽媽不斷學習,讓自己對孩子成長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