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懂規則才能養出懂規則的孩子?如何讓孩子懂得自律?那麼,什麼樣的父母怎樣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自由和尊重,愛和規則,從來都不是矛盾的對立方。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一幕:

“我要吃冰激凌”“不行,吃了會肚子疼”“我就要吃,就要吃嘛”(撒潑打滾中)“……好吧,只能吃一點哦”,這樣的父母不忍心讓孩子難過,見不得孩子掉眼淚、失望,所以很容易就會向孩子妥協,親手打破自己制定的規則。但是,很多父母忽視了你對孩子沒有底線的愛,其實是在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因爲家長的溺愛和毫無管束,很可能促使孩子犯更大的錯。

想起一個還蠻經典的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影片中被寵愛的小女孩向他爸爸索要工廠內的松鼠作爲寵物,但這些松鼠是不對外售賣的,小女孩偏要,父親無奈順從女孩的意思,但工廠老闆執意不給,小女孩一氣之下跳進了松鼠“工作區域”,最終小女孩受到了松鼠的懲罰,差點喪命於此。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

父母的規則,是孩子瞭解世界的第一步。

孩子年齡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堅守原則的態度必須越強烈。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爲和不合理要求,用和善但堅定的態度,告訴孩子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絕對不能做,讓孩子明確自己行爲的邊界。

前段時間有個視頻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位父親帶兩個女兒逛超市,淘氣的小女兒故意打掉姐姐手裏的東西。爸爸堅定地讓小女兒道歉,小女兒執意不肯,爸爸態度堅決,一定要道歉。

小女兒開始耍賴,躺在地上爲自己開脫,“我不是故意的”。爸爸堅持說:“不管你是否故意都要道歉。”一旁的姐姐想打破僵局,就說:“算了吧,不用道歉。”小女兒趕緊給自己找臺階下:“她都說不用道歉了。”爸爸堅持己見:“不管姐姐要不要,你必須道歉。”

父女的行爲引起圍觀,有人看不下去,鼓勵爸爸抽她個大耳光。當然爸爸沒有采用,只是再次表明態度,“必須要說對不起”。最後,小女兒終於說出了“對不起”。

在爸爸看來,犯了錯誤,就要向人道歉,這是原則問題,容不得半點商量。堅持原則,一定要讓女兒執行到底。林肯說,最重要的是,在關鍵的時刻能夠堅持原則。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 第2張

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有原則。

2-6歲,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從家裏走向學校,接觸到更多的外部環境,開始了最初的社會化過程。

他們逐步地開始知道,什麼行爲可以做,什麼行爲不可以做。

孩子小時候,只能依靠父母來判斷對錯,明辨是非,但是由於我們的孩子,在被建立規則的同時,一面也在不停地試圖破壞規則:他們企圖用哭鬧、撒潑、拖延等來試探父母的底線。

所以父母有原則,堅守底線,就顯得尤爲重要。

最近,重慶永川一名年僅9歲的小男孩,被父母逼着撿廢品“還債”。這個新聞一出,頓時火了。小男孩名叫航航,現在每天起牀第一件事,就是將撿到的廢品分類好,等待收廢品的阿姨來。

他說,還得撿1年的廢品才能還清債務。半個月前,航航迷上了手機遊戲,偷了奶奶2000元買遊戲裝備。得知事情後夫妻二人頓時火冒三丈,想着揍一頓讓他長記性,最後忍住了脾氣決定和孩子好好溝通。

孩子最後承認錯誤,決定用撿廢品的方式“還債”。用航航媽話說,孩子都會犯錯,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責任,不能一打了之。

“哪怕是撿廢品,也得讓他知道2000塊錢得自己來還,讓他體驗一下錢來之不易。”有人說,孩子若是不打,就會走彎路,孩子若是不打,就不會長記性,那父母教育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牲口,只有牲口才需要用鞭子去警告規範。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最好的規則教育,應該如春雨潤物般,潛移默化地滲透,成爲孩子的一種習慣,融入孩子的道德修養。

斯賓塞在《教育論》中說:記住你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在愛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愛,也不缺乏管教,堅守做父母的原則。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