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想要孩子一步登天實現“自我控制”,這是不太現實的,接下來看看這篇來了解一下吧。

有次跟朋友聊天談到孩子“自我控制”的問題:

她說:

孩子明明自己會刷牙,

幼兒園小班學會的,

部分時間也能自己刷牙,

卻偏偏一星期總有兩三天

哭鬧着死活不肯自己刷,

非讓父母給刷,

尤其早上時間緊張的時候,

簡直亂作一團,

不給刷就一直哭鬧,

太“作”了!

如果我們有“絕對化的要求”(一次都不能、再也不、每次都必須……),希望每天早晚任何一次都是自己刷(可能我們沒意識到),那麼就彷彿在訓練孩子“完全自控,不能懈怠”。

——你會刷了就應該自己刷啊,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啊!

——你不可以這樣說話不算話,一次都不可以。

——你這個態度怎麼說變就變?就是故意找事兒!

如果一個孩子,可以做到“完全自控,從不懈怠”,彷彿裝個系統、按個按鈕,就完全自轉了,那,父母就太幸福了!簡直攻克了宇宙難題,接近控制這個世界了。

父母的潛意識彷彿是:我不變,孩子自動變好。且不能出故障。

我們本來想象的畫面是,終於可以脫手了,全自動了,以至於一看到你唧唧歪歪的樣子,我就來火,因爲又要去應戰了。

——這簡直是對我的各種“情緒控制”“語音語調控制”“腦力控制”“能量控制”是極大的挑戰!

每當孩子不能自控的時候,都是父母需要去自控的時候,需要去拉伸自己能力的時候。

所以,我們才下意識地希望孩子是“一直完美地控制着自己的行爲”,不能出錯,也不能退步,最好一說就改,再也不犯。

但其實,這並不現實……

孩子從刷牙洗澡、飯前洗手的生活習慣,到不動手動腳、嘴巴說出來的社交習慣,再到上課不說話、到家寫完作業再玩等學習習慣,每一件事,幾乎都需要“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我控制”到底是什麼意思?

通俗的講就是調節我自己的行爲,讓別人和我自己都滿意。

自控力之所以難,是因爲,很多時候是“你們讓我控制“,哪怕我也認同,甚至我做到了,但不意味着我可以一直一直心甘情願都做到,更不意味着,我再也不懈怠。

只有一種情況,兒童可以做到,那就是“養成了好習慣“。

習慣是什麼?就是習慣了自我控制,進而不再覺得自己在花力氣控制了,自然而然了。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做不好,或不想做,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能力問題,是自我控制的能力,還沒有積累到一定水平,還沒有形成好習慣。

當孩子習慣了飯前去洗手,且大多數時候都去做時,對飯前洗手的態度纔是穩定而主動地去做。

不要過於糾結於態度好不好,只需要關注行爲有沒有在積累。態度是隨着行爲習慣的建立而改變的,孩子肯定不會一開始就積極主動告訴你:媽媽我錯了,我要去洗手,Ipad還給你。

發展心理學上

把兒童自我控制的程度分爲:

1. 自控過低:容易分心,容易衝動,無法延遲滿足等;

2. 過度自控的兒童:不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較少主見,過度延遲滿足,在班級、家裏較少惹麻煩,容易被忽視,焦慮緊張等。

3. 自控最適宜的兒童稱爲“彈性兒童”:“管得住,放得開”,能隨環境的變化調節自己的控制程度。

在需要自控時能管得住自己,在不需要自控時,能放鬆自己。

即“會學習,也會玩”的兒童,很靈活。

父母究竟如何把追求享樂主義、自控不足、自我放縱的孩子,拉到“彈性自控”上來?如何把握這個度?

原則是:花時間訓練,放下“一步到位,永久到位”的妄想。

做父母之所以難,是因爲我們總要控制自己,去訓練孩子,訓練這事聽着就挺苦的,要花很多時間精力。

自我控制是一個需要慢慢進步的能力,我們往往比較難花時間訓練,更難一直投入能量去鼓勵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

希望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打開思路,輕鬆一點。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A. 區分“期待”和“現實”,

接受孩子還做不到那麼好。

當孩子不符合我們期待的時候,就是讓我們面對現實的時候。

我們的期待(長遠目標)是:獨立刷牙,不哭鬧;

但孩子明顯還做不到,也不想一直做到(會刷不等於每天都能自己刷,只有孩子養成習慣了,態度才自然好了);

孩子的現實是:哭鬧,一週2、3天想依賴大人。

那我們就要接受孩子沒有馬上達到我們期待的現實,尤其在行爲習慣剛開始建立的時候,執行新規則的時候,提出新要求的時候。

然後,去找“短期目標“,現在比較容易達到的小目標。

B. 建立彈性的執行方案。

從孩子最容易達到的、父母也能接受的“短期目標”開始訓練。

比如:

——早上時間緊的時候,父母幫忙,晚上你自己刷;

——一週只有3次父母幫忙刷的“關愛小公主時刻”,其他是“小公主獨立自主”時刻。

找到折衷的辦法,小步一臺階,給孩子積極的肯定,循序漸進,滾雪球一樣,培養孩子的習慣。

C.穩定一段時間,再提新要求。

如果孩子能做到一週只有3次代勞了,你也要等一段時間後(如21天,習慣形成的平均天數;有些行爲可能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再變成一週只有2次或1次代勞。

千萬不要孩子剛邁上一個新臺階,還沒踩穩,你馬上又要求他再邁一個,那時候孩子的自控力還不穩定,很容易有挫敗感和逆反。

因爲,我們真正希望的是,孩子感到:“我可以控制我自己,哪怕是一點點!一步一步我都可以!”

——讓孩子產生對自我控制的自信心,而不是太難了,我做不到。

父母自然不需要每件事都這樣訓練,選一兩件最頭疼的事,練習與孩子合作,制定彈性的解決方案,花時間訓練,孩子才能習得真正有幫助的“彈性自控”。

注意,過程中也許你會表揚孩子,但如果孩子識破你的表揚更像一種讓他就範的“手段”,孩子就體會不到“獨立自主的喜悅”,也體會不到依賴的幸福。

真誠地希望:每個孩子和大人,都是靈活的、內心有彈性的、有張有弛的。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