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3個你必須掌握的關於孩子學英語的知識點!

3個你必須掌握的關於孩子學英語的知識點!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不久,朋友繪本館的一個家長給他6歲的孩子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專門是閱讀寫作的那種提高班,可事實上,他孩子連26個字母都還會搞混,讀英文繪本基本是盲人摸象,磕磕絆絆,他報這個班是因爲他孩子的英語成績很差,而他也不知道從何下手,看了一些機構,然後被一家機構的理念說服,於是就報了這樣一個閱讀寫作班。

今天繼續說說孩子學習英語的那些事情。

3個你必須掌握的關於孩子學英語的知識點!

02

現如今,很多家長早已把學英語當成了孩子的必備課了,不可否認,掌握一門外語確實會給孩子的人生增光添彩,不僅是能力和思維的一種提升,更是一種文化和視野的薰陶。

罷特,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真的能夠把英語學好,這個好要好到什麼程度呢?在我看來,應該能差不多像運用母語那樣的程度纔算得上好。

所以到了這裏,家長們要考慮兩個問題,你讓孩子學習英語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應試還是爲了提升孩子的能力?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當然是希望孩子掌握能力啊。

在這一點上家長們都非常的堅定,但是落實到具體的英語學習的方法上就開始有點走偏了,見過有些家長,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記單詞,被句子,幼兒園開始學習自然拼讀,小學又專門給孩子專門學閱讀,寫作了。

可是學了這麼多,最後發現孩子還是連26個字母都會搞混,也不能洋洋灑灑的講出一口流利的英語,考試成績也是不盡如意。

所以問題出在哪裏呢?

3個你必須掌握的關於孩子學英語的知識點! 第2張

03

正確的英語學習路線

首先我們需要捋清孩子英語學習的正確路線,然後按照這條路線結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及年齡層次進行英語學習纔是有效的。

這條路線是什麼呢?

回到剛纔那個問題,孩子學習英語是爲了什麼?是能力,這裏的能力包括運用實踐能力(包括自由交流,閱讀,寫作,考試等)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和風俗,就像黃西脫口秀那樣的對美食冷幽默的表達那種feel)。

簡單來講就是:聽——讀——說——寫

如果我們從這往後推,就可以發現要讓孩子掌握這些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就像我們有自己的母語思維那樣,而這些思維的建立都是在真實的交流情境中慢慢形成的。

比如,小時候我們不會說話的時候,看到一隻兔子我們會不停的盯着它,發出咿咿呀呀的嬰兒式的興奮和好奇,這個時候,大人就會迴應你,“噢~這個是兔子,小兔子,兩隻小耳朵.....”

就這樣在多次這樣的情境中互動後,我們不知不覺吸收了很多事物的叫法和名稱,等我們開口講話時,只要再次聽到這個詞,也就自然而然發出了這個音。

英語思維的建立

同樣的,英語思維的建立也是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形成的,按照這樣的話,家長們可以在孩子2,3歲就可以接觸英語了。

對,是接觸,不是那種知識性的學習,系統的知識技巧的學習(語法,寫作等)可以在孩子6歲以後有了較高的認知水平和抽象思維水平在進行。並且孩子在形成了了英語的思維後再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也是比較容易的多。

英語思維的建立主要是語感的建立,當然後期還需要滲透到英語的文化,社會中才能形成一整套較爲完整的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最主要的是語感的建立

顯然的,對於幼兒階段(2-4歲)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語感的建立。

語感是一種很直接的感受語言的能力,就像是我們在聽到詩詞“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眼前會浮現黃昏夕陽,感受到詩人的那種殘光末路的心情,這可以解釋語感的概念。

在英語中,同樣一個詞,放到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意思,就像leg,是腿的意思,但是在break a leg當中就是祝你好運的意思,這也是英語中的一個固定搭配,也是一個俚語,也是來源於一個小典故。

只有孩子建立了語感的思維模式,那麼在接下來的語言知識的學習纔會更加的順暢。

培養孩子的語感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首先需要孩子浸入在語言環境中,這個語言環境家長自己就可以創造,聽歌謠,閱讀英文繪本,看原版動畫,和孩子說英語,堅持用英語刺激等。

這就是聽的階段,孩子聽得足夠多,刺激的頻率足夠大,那麼孩子自然會吸收,孩子的吸收能力是成人的3倍,然後就是模仿,說的階段了,這時候孩子會把自己聽到的開始說出來,也會開始模仿他看到的,聽到的句子,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形成語感,習得語言的階段。

聽和說佔據了孩子很大部分的學習,但也是很重要的,只要這兩關把握的好,語感也就基本建立起來了,然後再進入到比較系統性的語言知識的學習也就事半功倍了。

3個你必須掌握的關於孩子學英語的知識點! 第3張

04

總結下來,一套正確的完整的英語學習路線應該是這樣的:

從聽(也就是傳說中的磨耳朵)到模仿(跟讀,也叫嚼舌頭)到運用交流(基本的交流,自由的交流)再到知識性的學習(語法,寫作,拼讀等)最後到跨文化交流(熟悉英文文化,習俗,能夠深入理解,包容多元文化)。

關於最後一點,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是要建立在足夠了解文化背後的社會歷史背景基礎之上的,而要足夠了解,就必須真實的去感受,去融入。

網易上曾有一篇文章是說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扎堆組團玩麻將的新聞,可以說是相當讓人唏噓,這些留學生人在美國,卻是通過教材在瞭解美國的文化的社會。

只要捋清了這個路線,相信家長們對孩子的英語方面的啓蒙和學習就更有把握了,在英語機構上的一些選擇也會更有判斷和目的。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