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請讓孩子勇敢地面對,理解和傾聽不是終點

請讓孩子勇敢地面對,理解和傾聽不是終點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需要方方面面,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不容易,你可以允許自己的孩子失敗,但是不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失掉自尊,請讓孩子勇敢地面對,理解和傾聽不是終點。

在開啓我們今天的話題之前,父母們可以跟着我一起先想象一個這樣場景。

有一天,你的孩子在學校和老師發生了衝突,原因是老師認爲他在課堂上講話批評了他,而他認爲自己是爲了解答同學的問題才說話,老師批評自己是不對的,於是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

老師打電話給你,認爲你的孩子不遵守課堂紀律還不尊重老師,並且嚴重影響課堂秩序,下面就有了三個選項。

做法一:你根據老師的電話上來就批評孩子不應該上課講話,還和老師頂嘴。

做法二:你詢問並充分傾聽了孩子講述,並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撫了他的情緒。

做法三:你在詢問並充分傾聽了孩子的講述,在安撫了他的情緒之後,和孩子一起思考課堂上應該怎麼做,目前能做些什麼?老師的情緒來自於什麼?以後遇到類似問題怎麼辦?

讓我們來看看這三種做法的區別:

第一種做法不但沒能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反而會造成孩子和老師之間的巨大矛盾,而父母僅僅是把老師的壓力傳遞給孩子。

第二種做法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緒,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但對孩子的行爲缺乏進一步指導。

第三種做法父母在理解孩子的情緒後和引導孩子理解老師的情緒,並思考目前應該怎麼做,以後需要怎麼辦。這是幫助了孩子,讓他有所進步。

請讓孩子勇敢地面對,理解和傾聽不是終點

你認爲哪種最有效?或者,你能做到哪一種呢?

“共情,理解孩子,傾聽,感受情緒”是近年來衆多講座和培訓中出現的高頻詞。

我們在體會孩子的情緒,感受他們情感上遭遇的一切。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我們已經從毫不顧忌孩子情緒進步到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感受,並且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

但,這是目的嗎?

理解孩子的感受是爲了幫助他更好的釋放情緒,但是,當孩子的情緒被釋放和理解之後,他的問題就解決了嗎?他是否知道下一步自己應該怎麼做?遇到相同或類似的問題還可以怎麼處理?

孩子在學校與同學老師發生衝突後回來家裏,他最需要什麼?除了自己的情緒被理解之外,他生氣憤怒的潛臺詞是“請告訴我,我還可以怎麼辦?”

顯然,如果我們只是止步於接納孩子的感受,是無法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幫助。

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我們都需要明白,理解孩子的感受絕對不是目的,而是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基礎。

不理解不共情,一是無法和孩子建立溝通關係,二是不能理解孩子所處的困難。但是如果我們把“理解”作爲目的,會讓我們陷入下一個困境。

首先,在理解孩子情緒的過程中通常父母採用的方法是詢問,不斷的確認孩子的感受,不斷的提問他的情緒。這樣,難免會陷入“囉嗦”的循環,讓整個談話變得冗長。

其次,過度的“共情”和“理解”容易讓孩子分不清“情緒沒有對錯”和自己的“行爲對錯”之間缺乏判斷。只限於“自己”的共情讓孩子無法理解和體會別人的感受。

最後,情感釋放結束以後,孩子應該怎麼辦?

在每一次衝突中,孩子成長的需要是學會更好的處理問題。這個訴求顯然在只有“共情”的談話中無法得到滿足。

而孩子每次憤怒的潛臺詞都是:“到底我應該怎麼做?”

所以,我們纔會屢屢經歷這樣的循環:出現問題—釋放情緒—得到理解—再次出現問題。

孩子需要的進步和幫助仍然沒有得到滿足。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沒有進步,同樣的問題反覆出現。

我通常的做法是,共情是必須的,理解是必要的。但它僅僅佔到20%,我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解決的方法,以及理解對方的情緒,而非停留在自己。

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完成從被理解到理解別人的轉換。情緒沒有被理解的孩子可能很難理解別人,而情緒總是被接納和理解的孩子也許止步於被理解,進入自己必須“被理解”的認知。

在我心中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分界線,上瀕的大孩子們都知道。

請讓孩子勇敢地面對,理解和傾聽不是終點 第2張

在12歲以前,父母在和孩子的溝通中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更主動的理解孩子的感受,但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需要逐漸的承擔主動責任去理解父母們的感受了。

我認爲,這個也是孩子成長和成熟的過程,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在所有的環境中都能夠充分被理解的。

而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的就是能夠面對這個不以他自己爲核心的世界。委屈,不被理解,誤會,很多時候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

而作爲父母,我們的情感,壓力和痛苦也需要被理解,被孩子理解。只有這樣的親子關係才能和諧平衡。

孩子發生衝突時,安撫情緒很重要。但止步於“安撫情緒”和“理解感受”的做法對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幫助顯然不夠。

孩子在情緒被理解和安撫的過程中獲得的是面對已經發生事件的理解,但是下一次遇到同樣事件,他應該怎麼辦?他可以怎麼做呢?

我們當然需要關注孩子們的情緒,但是孩子需要的幫助絕不僅有這些。

事實是,大多數的我們走到“情緒”這一步就筋疲力盡,或者認爲已經大功告成了。原因在於我們把“共情”當成了終點。

當我們在共情中感受孩子的同時,也投入了自己,忘記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解。

哭過,笑過,擁抱過之後,他們需要的是用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面對世界。

做到共情實屬不易,但共情絕對不是句號。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