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愛生悶氣是怎麼回事?家長要怎麼做?

孩子愛生悶氣是怎麼回事?家長要怎麼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愛生悶氣是怎麼回事?不與父母爭吵或爭吵後躲到一邊生悶氣的孩子,常常被家長忽略。家長以爲此時不要去管他,讓他自己冷靜冷靜,反思一下就行。父母要如何搞定愛愛生悶氣的孩子?

同時,家長也怕繼續吵下去沒什麼好結果,也就由着孩子生悶氣。其實,孩子生悶氣更容易導致極其不好的結果。

孩子在負面情緒狀態下自己去想,很少會反思自我,大多數情況是放大父母的強勢、狹隘等缺點,把自己放在弱勢的受害者的位置。

這樣的思考結論毫無疑問是有偏差的,但由於雙方不再溝通,家長就無法糾正孩子的結論。

久而久之,孩子在認識上對父母就會產生更大的偏見和隔閡。雖然表面上暫停衝突,但父母更堅信孩子錯,而孩子則增加對父母的厭煩和不信任,反而是兩敗俱傷。

看到這裏,家長會問,怎麼才能讓孩子不生悶氣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孩子爲什麼會選擇“生悶氣”這個應對方式:

孩子由於年齡小,還不善於明晰地表達自己,而家長又不能明察孩子的內心,只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下結論,或者自以爲了解孩子的內心,而實際上卻不是。孩子會很憋屈,無論是家長的批評還是要求,孩子只能接受,心裏當然不舒服,就只能生悶氣。

孩子無論怎麼辯白或解釋,家長不但不聽,而且根本就聽不見、不想聽。家長覺得孩子“想法太簡單、太幼稚”或者“都是歪理,想着玩”,等等。

孩子無論多大、多能言善辯,一是從氣勢上壓不過父母,先怯了;二是如果父母早就站定“沒商量”的立場,那孩子無論怎麼說都沒用,只能生悶氣。

由於長期溝通不暢,孩子已經徹底對父母失去了希望和信任。親子間遇到問題時,甚至只是可能發生問題,父母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孩子施以冷暴力。孩子什麼都不說,在一邊生悶氣。這種情況一般在孩子十二三歲後經常發生。

我遇到的最極端的案例是一個14歲的男孩,他的父母一個是律師,一個是大學教授,可以想見孩子根本辯不過父母。後來,因爲他總是拒絕跟父母溝通,回自己的房間並鎖上門,他的父母就把鎖給拆了,造成他更大的反彈,威脅要自殺。

孩子愛生悶氣是怎麼回事?家長要怎麼做?

總是在家裏生悶氣的孩子,其成長的侷限不僅表現在家裏,也會影響孩子全面的心理人格的發展:

孩子的溝通能力無法得到發展

與人溝通,無論爭辯、要求、請求、解釋,還是在有不同目的、不同想法,可能產生衝突的時候,溝通能力至關重要。

這項能力無法只通過讀書、學習、自我反思就能習得,就像游泳一樣,必須自己跳進水裏遊,跟他人學,才能練出來。而溝通最初的訓練場所就是家,最初的陪練就是父母。

有的孩子在走出家門後也許還有機會鍛鍊,有的孩子則因爲在家裏沒有打下“基本功”,出去後與他人溝通受挫,於是更不願溝通,最後惡性循環,形成逃避或忍耐模式。

形成怨怪他人的模式

生悶氣的孩子的內心獨白常常是這樣的:“我沒問題,你有毛病,我懶得理你。”或者,孩子直接冒出攻擊性的話,然後翻着白眼走開。

用這種模式對待他人是不容易建立起與他人的良好聯結的。越是這樣,孩子越容易怨別人不好,最後變成不受歡迎的人,變得易怒或者孤僻。

形成受害者心態

當溝通不暢而又把問題責任歸因於他人時,自己當然就成了那個心地善良、有遠見但卻被誤解和打擊的受害者。

一旦孩子以受害者自居,他的認知和思維就容易被幹擾甚至矇蔽。凡是遇到與人有不同意見或矛盾時,孩子首先認爲別人是不對的、惡意的、攻擊的,他的結論和策略自然會出現偏差。

長期情緒狀態不好

情緒是一個人的心理過程,我們在進行思考、讀書、遊戲、上課等各種活動時,都會伴隨有不同情緒產生。

情緒既能隨着當時的情境產生,也能形成長期的記憶。如果孩子總是處在怨怪他人的狀態和模式中,時間長了,他的情緒會變成“氣哼哼”的,容易隨時轉爲憤怒或委屈。

孩子總是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會影響孩子的內分泌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造成成長髮育問題、睡眠問題、消化系統問題等身體障礙。

形成孤僻固執的性格

有的孩子只是在家裏跟父母生悶氣,在學校裏,跟朋友一起時,可能會因平等的交流和切身的體驗而逐漸修正家裏的模式,變得開朗、積極樂觀、靈活變通。

但也有的孩子會長期固化在既有模式中,使得消極被動的行爲、偏頗的認知和負面的情緒,固化成性格特徵。

總之,孩子生悶氣,家長有時可以不理他,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要及時或稍後解決,不能任由孩子自己消化而不去處理,以爲孩子能明白了。

除了孩子跟父母溝通不暢容易生悶氣外,還有一種情況也容易造成孩子“氣哼哼”,就是父母意見不一致。

父母一方常常充當老好人或者裁判,另一方和孩子變得越來越對立。當溝通陷入僵局時,“裁判”就要會調解,即在孩子那裏附和孩子,在家長那裏勸慰家長。

對立雙方雖然表面和好,但心裏都認定對方有錯,自己是受害者,後面的惡性循環就有可能發生。

那麼,家長如何避免或應對孩子生悶氣的情況呢?

傾聽

一定要聽清楚、聽全孩子的話,而不是因爲自己的情緒或者自大,認定早就知道孩子要說什麼,或者認定孩子的話不值得聽、不必要聽。家長聽的時候固然不要急着反駁,但也別急着點頭認可,先把信息聽全,再做判斷

試着分析理解孩子的話

試着分析理解孩子的話,弄清孩子爲什麼這麼說,想達到什麼目的,幫孩子把話說完整了。

這一點尤其針對年齡小的孩子,他們本來就不容易表達清楚,從認識、記憶調取、情緒再到表達,都不完善。

此時,家長若能站到孩子的角度,幫孩子理順思路、說清楚了,好處將不僅利於這次溝通,更是在引導和訓練孩子的思維。家長的不帶偏見和不主觀妄斷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這一點,對孩子平時生活細節的覺察,對孩子興趣愛好的瞭解,對孩子認知和思維程度的把握,是家長必備的功夫。

理解了孩子,也要返回到自己的立場

理解了孩子,別忘了要返回自己的立場,去思考談論的事情,然後再與孩子儘量客觀地探討。如果家長不同意,那麼要說得堅決嚴肅,並說明理由;如果家長同意但有附加條件,也要說明爲什麼。

家長要採取關注的態度,而不是“我最懂”“我給點兒批示”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

不要用“太幼稚”之類的話來壓人

如果家長和孩子有不同意見,那麼辯論的過程儘量就事論事,不要用“你還小,太幼稚”之類的話來壓人,也不要意氣用事,非爭個勝負輸贏。

當聽到孩子說“就你對”“就你好”等話,或者意識到自己總是有理的,總是說贏了的那個,那麼家長要警醒一下,回顧自己和孩子的溝通。

我以前有個同事,回憶起中學時期與父親的對話,無論他談食物、小說、時政還是旅遊,他父親都能以簡短的幾句話揭露他的無知或邏輯上的問題,“把我堵到牆角里”。所以,他現在幾乎不與父親說話,如果不得不說,他也常跟父親擡槓,“現在輪到我贏”。家長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肩並肩,而不是跟孩子對立地面對面。

想辦法彌補

如果孩子已經跟家長生悶氣了,家長要想辦法彌補。

首先,不要激化矛盾,像拆掉孩子房門的鎖,孩子必須答應等硬性的衝突一定要避免。

其次,不要聽之任之。“好,我管不了你,咱們走着瞧。”這不是幫助孩子,而是在詛咒孩子的未來。

最後,與孩子恢復對話,真誠地獲得孩子的信任,做到不再總是家長贏,不再圍追堵截孩子的話,不再主觀評判他、貶低他。

如果家長真的沒辦法重獲孩子的信任,重建溝通,那麼家長就需要心理諮詢,修正自己慣常的一些思維和言行模式,做自身的調整和改變。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