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無理取鬧是對抗還是求助?家長清楚嗎?

孩子無理取鬧是對抗還是求助?家長清楚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無理取鬧是對抗還是求助?家長清楚嗎?最近我的孩子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一老無理取鬧,到底是因爲表示不滿還是受啥委屈了。

我13歲的女兒愛瑪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她在公園裏看到一個父親和他的女兒,那個女孩5歲左右,她蜷在一個角落裏嚎啕大哭。父親走過來問她怎麼了,她讓他走開不要管她。父親走開了,但女孩又馬上哭着要他回來。他很懊惱地回來了,又問她怎麼了,顯然這一次沒有上一次那麼溫柔。她又把他推開了。等父親一走,她又哭着要他回來。這樣來來回回搞了好幾次。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其實當我們和孩子們的溝通產生了問題時——就像公園裏那個生氣的小女孩的例子,我們總需要重新建立起溝通,但是我們不能強迫孩子用我們想要的方式跟我們敞開心扉。

故事裏的父親想跟女兒聊聊天,幫她走出悲傷的情緒。到這裏似乎一切都很好啊,可是她爲什麼把他一把推開了呢?因爲父親心裏有一個自己的算盤——他只想用他計劃好的方式跟她交流。他想讓孩子用語言訴說自己到底怎麼了。而孩子的想法跟父親的是不一樣的。

要是女孩能說,“我現在還不想跟你說這件事情。當我哭泣的時候,你能不能就抱着我,陪在我身邊,等我準備好了再告訴你?”事情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但是,這不是一個童話故事,這個女孩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所以父親的質問讓她生氣,她的生氣又讓父親傷心困惑。

她爲什麼哭着要他回來?因爲她想和父親交流,但她想要用她的方式,而不是父親的方式。這也許顯得不公平,但是,畢竟她纔是那個傷心的人,而且她只是一個小孩子。所以,我覺得我們大人就該委屈一下自己,讓孩子們決定用什麼方式開始交流。

她想要什麼呢?也許只是當她宣泄她的痛苦的時候,要他靜靜地坐在旁邊,不要去問那些惱人的問題。很多時候,孩子們首先是通過眼淚來表達他們的感受,等哭夠了,他們纔會告訴我們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的“善意的”問題在他們看來也許是在打擾他們,他們只想我們陪在旁邊,傾聽他們的心聲。他們也許還擔心,如果他們的故事不夠“動人”,我們會警告他們不要哭,要他們剋制自己的感情。(大人們確實經常說這樣的蠢話。)

孩子無理取鬧是對抗還是求助?家長清楚嗎?

我記得我曾無數次地對愛瑪和其他的孩子犯同樣的錯誤。我會急衝衝地跑去安慰那個傷心的孩子,但是我的安慰卻不是他們心裏想要的。等碰了一鼻子灰,我不是停下來看看他們想要我怎麼樣,而是像那個父親一樣,因爲被拒絕而勃然大怒。像他一樣,我也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因爲我一到他們身邊就被推開了,一離開他們又鬧着要我回去。

後來,我明白了幾個面臨這種情形時能幫我有效應對的規則。

第一,當孩子傷心的時候,我儘量不說話,多聽少說。

第二,要是他們讓我走開,我會退後幾步,然後問,“還要我再往後退嗎?”這聽起來像個玩笑,但我是認真的。我真的想知道我要保持怎麼樣的一個距離能讓他們既感到得到了安慰也不覺得受到了打擾。

第三,盡力告誡自己,眼淚和脾氣不是按照我的意願想停就停的。即使他們只是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抹眼淚,但一大堆的感情都得到了釋放以後,孩子們就能重新生龍活虎起來。

最後,我盡力廣義地去理解何謂交流——交流並不一定是一次深入的談話。它也許只是一個握手、一個擁抱、一個視線的交流,一次擊掌。

和孩子交流技巧很多。也許像一個叫皮特的小男孩一樣,讓他的玩具人和我的玩具人握手。皮特的媽媽曾說他是一個“無法交流的孩子”。這件事情之後,我告訴她媽媽,他與人交流的方式是多麼富有創意!他接受不了太強烈的感情,但他找到了他自己的和我握手的方式,而且是一種很好玩的方式。

他媽媽傷心地問我,“你的意思是說他不會像我和我的朋友們那樣,跟我坐在一起告訴我他每天發生的一切事情,他的每一點感受?”我只能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

所幸的是,她已經能夠開始明白,皮特交流的方式——像枕頭大戰、在她身上練鐵頭功,這些和深入的聊天一樣,同樣是有意義的,同樣的溫情脈脈。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