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小小年紀就“拉幫結派”正常嗎?父母要不要管?

小小年紀就“拉幫結派”正常嗎?父母要不要管?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上幼兒園就搞小團體,正常嗎?“你的孩子搞小團體!”上小學或中學時,我曾聽到老師這樣向家長抱怨。家長聽到這樣的信息該如何做?

那時候覺得特別地委屈,我們只是同幾個合得來的同學常常在課間課餘聊天而已,上學時課業負擔這麼重,我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搞”啊?

到了爲人父母的年紀,我現在也經常聽到家長老是抱怨“小朋友搞小團體越來越早了,幼兒園就分撥兒了,和這個好同那個不好的。” 小小的孩子就會拉幫結派,這正常麼?跟父母的教育有關嗎”

一、小小年紀就“拉幫結派”正常嗎?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一兩歲的孩子大多都是獨俠客,兩個孩子一起玩兒也都是各玩兒各的,很少有合作發生。但是到了三四歲,他們突然對同齡人產生了興趣,反而對大人不是很熱衷了。三四歲的孩子,有點兒像青春期的青少年,喜歡扎堆兒。他們很快就可以找到同自己“一樣”的玩伴,併爲彼此的相似而自豪。因此,我們常會聽到他們說“**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朋友。”當問及原因,他們會給一些大人覺得奇怪的理由,比如“**穿那樣的裙子,***不喜歡動感超人,等等。”這是一個觀察力和想象力極強的年齡,他們不斷地在辨別、判斷—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

小小年紀就“拉幫結派”正常嗎?父母要不要管?

所以說在某個年齡段,孩子會有組小團體的需要。當然這種傾向有可能被家長的偏好所影響。比如在硅谷有的家長就會就從小教育孩子該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加入“對”的團隊,對孩子的交友觀影響深遠。當然,國內也不乏這樣“現實”的家長——從小要跟好學生、好孩子玩,不要跟成績差、愛搗亂的小朋友交朋友……

由此看來,小團體存在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爲因素。

二、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小團體呢?

孩子組小團體了,家長沒必要過於擔心或過分干擾,可以從下面幾個跟孩子溝通:

正視小團體的存在,觀察瞭解它的組成成員和原因。家長可以給予類似這樣的評論:“我發現你經常和你們班的A、B、C同學在一起,他/你們是好朋友麼?”

對小團體表示由衷的興趣和關心。比如:你和大家在一起都做/玩兒什麼呢?要是給你們的團隊起個名字,該叫什麼呢?爲啥?

當獲得更多信息後,同孩子一起探索人與人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如果孩子分享了小團隊的共同愛好,比如“你們都喜歡收集遊戲卡片”,不要着急指出孩子和朋友間的不同,而是不斷地溝通,表示自己對孩子社交生活的興趣,給孩子空間來表達探索,直到讓孩子自己發現人與人的相同和不同。

與孩子分享自己童年朋友的記憶,以及自己現在生活中朋友的概念和意義。

三、那些被小團體排斥的孩子,大人如何幫助TA?

雖然組小團體本身沒有錯,但是那些沒有被接納成爲組員的孩子怎麼辦?有一些孩子,總是在小團體的邊緣“流浪”,怎麼都加入不了。這些孩子通常有以下特點:

喜歡獨來獨往

常在別人玩的時候“搗亂”

對大人比對同齡人感興趣

不知如何加入他人的遊戲

語言表達有挑戰/障礙

對衝突和異議容忍能力差

小小年紀就“拉幫結派”正常嗎?父母要不要管? 第2張

落單兒的小朋友如果有以上的所有特點,並伴有重複性動作,比如搖晃、打手,請尋找專業人士評估自閉症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自閉症的表現,成人可以試着幫助小朋友提高社交能力,學習如何與他人一起遊戲。推薦我最喜歡用戲劇遊戲療法。

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是我做兒童心理健康顧問時發生的。

在一個以華裔爲主的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正在自由活動,他們在教室裏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區做手工、玩玩具,或看書、跳舞。

在戲劇區,我發現一羣4歲左右的墨西哥裔女孩,穿着粉色的連衣裙,正在翩翩起舞。其中一個女孩跳得特別好,顯然是領舞。跟在她身後的三個女孩,自由發揮着,她們時不時互相望一下,嘻嘻地笑着。

而在她們邊緣,有個華裔小女孩,婷婷,帶着個小眼鏡,穿着打扮有些中性化。她繞着她們走來走去,很羨慕很嚮往的樣子,跟着她們時不時的笑笑。我在一旁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個小女孩不知如何加入,打算幫她一下。

我試圖和舞蹈隊搭話:“你們跳得好美啊,是哪裏學的?還是自己的創造啊?” 領舞美美地笑答道:“我放學後媽媽帶我去學芭蕾舞。” “那你現在是在教你朋友們跳舞嗎?” 領舞驕傲地點了點頭,她的學生們也紛紛點頭笑笑。然後她們又開始紛紛起舞。

我轉頭看到婷婷眼巴巴的看着大家,就問她:“你看起來對她們的舞蹈課很感興趣,想不想加入她們?” 婷婷低着頭,靦腆地搖了搖頭。我猜她可能怕被拒絕,想保護自己,就隨她。

不一會,婷婷突然開始邁大步,一邊踢腿一邊走路,在地毯中央穿過舞蹈隊。舞蹈隊馬上抱怨起來。

建議她們把地毯分兩邊,舞蹈隊佔一大半,婷婷佔一小半,井水不犯河水,各跳各的。這樣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舞蹈隊伍裏的一個隊員抱怨地方不夠大,想去婷婷的那一邊跳,婷婷也想去她們那邊。領舞突然建議:“爲什麼要分開啊?我們大家一起跳吧!” 於是大家混在一起,開心地“羣魔亂舞”一番。

這個故事可以給大人們一些啓示:當團隊界限清楚時,團隊外的孩子有加入和不加入團體的自由,大人不要過分干涉,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去探索,他們自己會整合,團隊的重組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對於一些比較害羞,缺乏社交能力的小朋友,大人可以適當幫助他們表達自己,解決衝突,融入團隊。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