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的精神需求有哪些?

孩子的精神需求有哪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這個物質社會中,許多家長都會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往往,孩子的精神需求卻得不到滿足。與物質需求相比,精神需求顯然更重要。那麼孩子的精神需求有哪些?

孩子的精神需求有哪些?

需求1:爸爸媽媽的愛

沒有一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們要的愛,往往比我們想的更簡單,它是臨睡前的一個吻,是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是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關心的問候,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

建議:中國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長輩大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確實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這種直接的方式,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明白父母的愛。

需求2:尊重個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靚妹都是大人們很願意做的一件事,至於孩子們是不是喜歡這樣的“包裝”就不管了。有些家長總是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當衆對孩子進行表揚。許多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爲表示不滿。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建議: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然後說一聲:“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實地誇獎自己的孩子。

需求3:爸爸媽媽的尊重

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的小祕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爲,通常不能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讚。而對孩子的錯誤,總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這些行爲會深深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違背與孩子之間的承諾,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可能給孩子留下陰影。

建議:兒童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其尊重培養出來的。尊重意味着你要將孩子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尊重他的個性,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多對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需求4:爸媽給我當榜樣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期,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爲,並以父母爲楷模。

建議: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作爲禮物送給孩子。

需求5: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爲人處世的規則,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爲所欲爲,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建議:你所規定的規則,要讓孩子理解,而且要是正確的。生活中,對人和事要平等對待。

需求6:讓我們一起玩

我們身邊經常會有這樣一些孩子,和家長在一起遊戲的時間平均每天不到半個小時,有的更短,更有甚者在一天之內見不着家長。對於孩子們來說,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好的幼兒園也代替不了爸爸媽媽。

建議: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盡情地玩兒,要讓孩子知道你在他心目中始終是第一位的。在玩兒的時候,你要愉快而不是應付,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需求7:給我一個小夥伴

孩子需要與同齡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夥伴在一起孩子能學會妥協、同情和合作,還會發展處一些新技巧、興趣、責任心等等。可是,沒有夥伴成爲現在城市孩子很大的一個煩惱。

建議:家長們可以把緊閉的房門打開,迎接孩子的夥伴,或是讓孩子走到外邊去接觸更多的朋友。可以借一些由頭,例如生日會等,來與孩子一起親子製作邀請卡,歡迎孩子的朋友們到家裏做客。

需求8:一起養成好習慣

有的父母自己不愛打掃衛生,不愛鍛鍊,不注意飲食衛生,如何開口要求孩子夜恩能夠做到這些呢?你不以身作則,孩子這個“小大人”就會有話說,用乏味枯燥的“大道理”感化他們,往往效果不大。

建議:保持你的好習慣,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正能量。用技巧去教育孩子養成好習慣,不如和他一起努力去做。可以與孩子商量好,制定好習慣的列表,全家一起去努力,這樣每個人都會有成就感。

需求9:給我一個可達到的目標

孩子沒有出生就開始學習了。剛睜開眼睛看世界就面臨着學習的壓力,隨着一天天長大,目標也一個個地增多,學習的壓力就越來越大。孩子們都不希望家長拔苗助長。他們說:“我們要的是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壓力。”

建議:對於孩子來說,壓力過大會影響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來自家長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標要求。

需求10:讓我們一起笑起來

我們的父母太嚴肅,太沒有幽默感。這就是很多孩子覺得影視劇裏的父母很出色的一個原因。因爲,那些父母總是和孩子一起歡笑。與其讓孩子羨慕“別人家”的家長,不如在某些環境裏做孩子的好朋友吧。

建議:中國的傳統使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就應該嚴肅,這樣纔有威嚴。其實愛笑的父母會讓孩子看到生活輕鬆愉快的一面,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不要總是對孩子一本正經,笑聲能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