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能爲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能爲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現在讓孩子閱讀經典的家長多嗎?有很多家長覺得讀經典對孩子學習沒什麼幫助,覺得是可有可無的,其實多讀經典習慣以後產生對文字的喜悅心,對文言文產生親切感,會讓孩子強烈愛上閱讀。下面看看閱讀經典能爲孩子帶來什麼?

1.你的孩子是在進行淺閱讀還是深閱讀?

這幾年國家大力倡導全民閱讀,鼓勵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相信大部分家長都知道,也都在盡力實踐。閱讀,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孩子們也都在閱讀着。但解決了大的層面的問題後,我們還要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給孩子買的書或孩子自己選擇的書,是不是真的都是幫助他們成長的經典好書?

我是出版行業從業者,我知道每年童書新增品種有5、6萬,這些新增品種裏有好的、一般好的、不怎麼好的、甚至比較低劣的圖書。但是它們無一例外都包裝得很精美,那些無意義、劣質內容的書看上去甚至和真正的好書一樣,它們混在好書中間,一般的人根本無法分辨它們。加上一些別有用意的出版商們以及被出版商們賄賂過的媒體還會大肆宣揚與輪番炒作,最後這些書竟然都成了善書——甚至還被美化爲經典。而那些養精神、長智慧的書則顯得默默無聞。這些書嚴重敗壞了兒童的精神世界,損傷了孩子的心智。

在我看來,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在進行淺閱讀,閱讀那些看似是好書,實則只是愉悅感官、看過笑過便丟、一段時間後也記不起來的書,這些書有強烈的蠱惑性,有些甚至是當今的兒童文學名家所寫,比如鄭淵潔的書。這些書很會迎合、順從兒童的天性,比如兒童喜歡恐怖、探祕、刺激,喜歡簡單、輕鬆、快樂,結果家長買了來,看見孩子很喜歡讀,內心還很高興:“看我的孩子也喜歡讀書。”其實,這樣的閱讀是短暫、片刻的,沒有思考的,沒有閱讀的延伸與擴大。這些書也許無害,但卻並不能提升孩子的精神和靈魂,也未必能幫助孩子養成終生閱讀與學習的習慣。

我們知道,閱讀是取用知識、智慧的一種方式。我們培養孩子閱讀的目的也是這樣,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借助世界上那些優秀大腦的智慧,來指導自己的人生。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只有進行深閱讀,培養他們高雅的閱讀趣味——深閱讀興趣,進行閱讀的引導,孩子在未來才能進行高質量的閱讀,將閱讀與自我的成長結合起來。

什麼是深閱讀呢?就是閱讀那些具有高貴血統的書。沒錯,書也是有血統的。也分三六九等。一種書具有高貴的血統,一種書則血統不怎麼高貴。像魯迅的書、《紅樓夢》、《戰爭與和平》、安徒生的書、《夏洛的網》等,都是一些具有高貴血統的書。家長要讓孩子親近這些具有高貴血統的書。深度閱讀也能得到愉悅,不同於淺閱讀來自於一時的感官刺激,深閱讀的愉悅來自於思索、品味與琢磨之後的剎那輝煌。閱讀者的樂趣不僅僅在文本所給予的那些東西上,還在於探究與思考的過程中。淺閱讀只給他們帶來一種愉悅,而深閱讀給他們的是兩種愉悅,而這兩種愉悅中無論哪一種,都一定在質量上超越了淺閱讀所給予的那一種愉悅。

2.別錯把兒童讀物當成兒童文學

這樣看,能夠進行深閱讀的圖書一般是純正的兒童文學,而淺閱讀的圖書一般是兒童讀物。兒童文學由“兒童”和“文學”組成。它的文學性與一般意義上的文學所具有的元素和品質是完全一致的——兒童文學是文學。如果只有“兒童”,沒有“文學”,只能稱爲兒童讀物,這樣的兒童讀物只會停留在孩子的童年,是無法跟隨這個孩子一路前行的。

另外建議家長多給孩子選擇主題開闊、涵義深刻的書,和題材豐富多樣的書,比如那些給孩子講述什麼是幸福,什麼是苦難,什麼是貧窮,什麼是富有,什麼是戰爭和飢餓。題材比如戰爭、歷史、鄉土等,不要侷限於熟悉的校園小說。一因爲當下最常見的類型就是校園小說,有同質化傾向。二是作家筆下的校園生活描寫多半是通過二手素材,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有點脫離現實,寫得要麼好玩要麼溫情,毫無營養價值,比如“米小圈系列”,這些書孩子不是不可以看,但不能看太多,因爲它的娛樂功能大於啓發功能。

3.如何爲孩子規劃閱讀之路?

所以,儘管都是書,而實際上書與書是很不一樣的。即使都是有益的書,也還是有區分的。這些有益的書,可分爲兩種:一種是用來打精神底子的,一種是用於打完精神底子再讀的書。我個人認爲,還是前者更有價值——前者是屬於文學史的,是與“經典”、“名著”這些概念有關的。

我們家長在爲孩子選書的時候,要注意它們在進入孩子的閱讀視野時,是有先後次序的,其情形有如用油漆漆門,先打底漆,而後纔是面漆。當下,我們並未用打精神底子的文字來爲孩子打底子,而用本來是打完底子再讀的文字來打底子了。作爲一個家長,作爲孩子的母親,我們要多留心、多學習,在閱讀上不要一味順從孩子,孩子愛看什麼就買什麼,也不要完全忽略孩子的喜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要遵守一個原則,給孩子打精神底子的書應該佔據童年閱讀的大部分。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能爲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4.談《白天鵝紅珊瑚》

—— 動物精神給予兒童的教育意義

“陳伯吹獎典藏書系”正好是一套我所講的“爲孩子打好精神底子”的書。這些獲獎作品是當下最純正的中國兒童文學,是那種包含大善、大美、大智慧的書。而且這種善、美和智慧,是用特有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它與孩子的認知能力是呼應的。它們能幫助一個孩子確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觀、價值觀以及高雅的情調與趣味。

這個獎項的設立者陳伯吹先生,被稱爲“東方的安徒生”,“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也被稱爲中國的“安徒生獎”。陳伯吹先生的名字,並不爲普羅大衆所熟知,然而在中國兒童文學界,他卻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認爲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海外甚至把先生比作“東方的安徒生”。

很多家長都知道冰心和冰心兒童文學獎,認爲冰心獎代表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的最高水平。但其實陳伯吹先生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兒童文學大師。冰心這些先輩作家的主業其實是成人文學,副業纔是兒童文學。冰心先生的成人文學作品與她的兒童文學作品相比較,根本就不是一個等量級的;葉聖陶先生的語言文字研究成就和長篇小說《倪煥之》,肯定比他的《稻草人》等數篇童話分量重得多;張天翼先生其實更熱衷於寫官場諷刺小說。那個時代,人們習慣於將兒童文學看成是大文學下的小文學,大作家們能勻出一點時間來關照一下兒童文學,俯身爲少年兒童寫一點東西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我們應該向他們脫帽致敬。然而,陳伯吹先生更值得我們致敬,他是真正心無旁騖、全心全意、幾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中國兒童文學事業的人,這樣的人,就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恐怕也很難找到第二個。

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的評選標準也完全對標國際安徒生獎。注重作品是不是“大文學”,提出兒童文學在藝術性、文學性上和成人文學是同一標準;授獎給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既有小說、童話,也有詩歌、繪本,藉此鼓勵兒童創作的多樣性;考察作家對兒童是否“專一”。

縱觀陳伯吹獎歷屆獲獎作品,很多並不是圖書市場上的暢銷書,它沒有把那種兒童一時喜愛、滿足短暫淺閱讀的書納入評選,相反,有些獲獎作品的題材甚至遠離兒童現實生活,讓人懷疑兒童會閱讀這樣的作品嗎?先生用心良苦,他爲兒童選出來的作品,是那種大善、大美、大智慧的書,是希望能用來給兒童打好精神底子的書,而不是一時的快餐讀物。

這套書5冊,分別是沈石溪的《白天鵝紅珊瑚》、彭學軍的《同窗的嫵媚時光》、李學斌的《走出麥地》、王勇英的《青碟》和薛濤的《小城池》。這些作品已經受到了時間的檢驗,雖然題材各不相同,有校園小說、有動物文學、有成長小說、有鄉土文學,但傳遞的都是對成長、對生活、對生命的感悟,這是兒童文學永恆的主題,相比其他類型的書能更好地滋養兒童的心靈。而且,我們還請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評委會主席葉辛作序,足見其權威性。

沈石溪老師是小讀者最喜愛的作家之一,今天就來講講他的《白天鵝紅珊瑚》,談動物精神給予兒童的教育意義。大家知道,全世界少年兒童都對喜愛動物,都對動物感興趣。反而是我們成年人,對動物冷漠。小區的裏的野貓,捱餓還是受凍我們不會去管它。反倒是孩子,心心念念要送些魚骨頭。這是同情心使然嗎?恐怕不是。

我認爲,孩子喜愛動物的原因,是他們被動物身上的靈性和野性吸引,這些特點與孩子身上的特質吻合,有點惺惺相惜的意思。我們知道,動物大都是很原始的,它們的使命就是爲了生存和繁衍,它們很純粹,雖然生命短暫,但其實更有生命力。孩童時期也是一生最有生命力的時期。所以兒童閱讀動物文學,除了獲得動物的科普知識,更多的是學習動物的精神,爲了生存不屈不撓的精神,爲了保護子女捨身忘我的精神,爲了報答主人犧牲奉獻的精神。動物在感情上的濃度和烈度都優勝於人類。這些精神和品質在我們人類身上越來越模糊,而在動物身上卻無比鮮明、純粹、生動,打動人心,讀來分外有感染力。

《白天鵝紅珊瑚》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紅珊瑚生而美麗,整日沉溺於自己的美貌而疏於責任,它的一對雛天鵝全都由配偶灰肩雄照顧。可是,有一天,灰肩雄出事了,兩隻雛天鵝的養育重擔就落到了紅珊瑚的身上。可是,紅珊瑚積習難改,仍然十分在意自己的儀容外表,它的疏忽直接導致一雙兒女雙雙罹難。

不久之後,有一對天鵝被紅狐獵殺,遺留下一窩孤兒蛋。剛剛經歷喪子之痛的紅珊瑚內心深處的母性被這一窩孤兒蛋喚醒了,它從精心撫養這2枚撿來的蛋,把它們視爲己出。爲了讓它們成長,自己在水瀨的爪下成了一隻“醜八怪”。爲了讓雛鵝們飛上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烏尾雄帶着它們去了南方。而紅珊瑚卻永遠待在了冰冷的世界裏。

紅珊瑚身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忘我、無私的母愛,這一點與人類是相通的。其次,是紅珊瑚的責任和擔當,它因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前它把追求美放在第一位,現在她把作爲母親的職責放在第一位,她變得無懼、無畏、勇敢,用生命撫養後代。

白天鵝紅珊瑚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作者卻把它的心理變化過程描寫得妥帖、生動,讓人爲它的境遇擔憂着,爲它的命運牽掛着,爲它的死亡感嘆着。我們看到,作爲單身鵝,它放下一切,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孵化出小鵝;我們看到,當水獺來襲擊的時候,它不但沒有飛走,冒死抗擊水獺,爲兩隻雛鵝爭取上岸的時間,最終坐腳蹼殘廢,胸脯留下一生都抹不去的醜陋傷疤;我們看到,它爲了讓烏尾雄留下來等候兒女南飛,委屈自己待在冰涼刺骨的水裏,不讓烏尾雄看到它醜陋的身體而變心,最後竟死在湖上。至此,它不再是作爲一隻野生動物的白天鵝,它更是一隻有血有肉、有精神有靈魂的高貴天鵝。小讀者的心靈一定會被它的行爲深深地震撼。

不只是白天鵝,許多動物在擇偶、婚配、家庭、撫養後代等諸多方面表現出來的高貴情感和優秀品質,在面臨危險時所表現出來的堅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在適應環境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生存智慧和卓越才能,都值得人類尊敬,值得人類學習。我想,這就是動物精神給予兒童的教育意義。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