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你家娃對比“別人家的孩子”時候有沒有更優秀

你家娃對比“別人家的孩子”時候有沒有更優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父母的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比別人優秀一點,你家娃對比“別人家的孩子”時候有沒有更優秀?現如今,好多父母從孩子出生,一直是焦慮的狀態:總是在不停地想各種辦法,讓自己孩子變得更優秀一點。

於是只要是爲孩子好的,你就直接書本上拿來照搬。別人孩子彈鋼琴彈出了一等獎,你又在想,我的寶也很聰明,別人行,咱也能行。當另一個朋友跟你說,現在小孩子要接受傳統教育,在報國學班,小孩子變得懂事不少的時候,你又匆忙了……

爲什麼總是趕不上別人家孩子進步的速度?

在現在國情下,有不少父母不惜重金爲兒童的身體提供一個物質天堂,卻不願意爲兒童的心靈搭建一間溫馨的精神小屋。還有一種控制型的父母,從自己那一代的傳統棍棒教育理念到當代的放縱教育模式,想讓自己寶寶成才,這條路越走越波折。

你家娃對比“別人家的孩子”時候有沒有更優秀

說得簡單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31個敏感期,不瞭解可以看看上圖。正如幾張圖所說,這個特定一段時期會出現高頻次的某種行爲,你正確對待的方式應該是不過多照搬書本所說的時間。

每個寶寶可能家庭環境的不同,或是自身發育的個體差異,當一個孩子有吃手等類似習慣時候,不是在大多數幼兒體現的4-6個月,也可能在一歲,有過一兩個月,或是三歲某個日子,又開始了。

事實上大多數是焦慮甚至是有些覺得自己之前看書學來的育兒理論是錯的。這是因爲,你從未理解過,其實寶寶有吃手這個習慣,有諸多因素造成。打個比方,斷奶期造成的對吃奶感受的思念、孩子無所事事、無聊也可能會讓他將吃手當作一種對工作需求的滿足保留下來。

再比如,有個家庭父母婚姻情感不穩定,或是吵架或是冷戰,孩子也可能會用吃手來緩解環境帶來的不愉快甚至是恐懼。也許你會想,那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哪知道大人的事情。

我想,你不妨把孩子想象成一個通過畫面或聲音甚至是能看到大人的表情,他就會直接讀出你們發泄在臉上的情緒的體現。

其實,你大可不必過分擔憂他一直會不這樣吃手一輩子,你如果能強化自己讓自己重點忽視這種行爲,也許他就會很快消失。父母創造給孩子的成長環境越豐富,發展空間越自由,你經常過度擔心的事情也可能很少發生。想想出錯定律,大人也會犯錯,不斷犯錯也是成長。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