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別讓孩子成爲“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別讓孩子成爲“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之間爭吵都是因爲孩子的問題,很多孩子的問題,會經常不知不覺之間導致夫妻之間的矛盾,但有時候多想一下,其實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小編提醒的是,別讓孩子成爲“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別讓孩子成爲“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出去吃飯。果果先吃完,坐在椅子上覺得無聊,就央求也已經吃完飯的爸爸陪他出去玩。果果爸爸在抽菸,不願意活動。就回絕了果果。

果果一看爸爸拒絕他了,就轉向還沒吃完飯的我,撒嬌耍賴讓我陪他出去玩。我建議果果繼續說服爸爸陪他玩,並且相信果果只要動動腦筋,一定能說服爸爸。

果果覺得有道理,就回到爸爸身邊說:“爸爸,我聽說吸菸對身體有害,吸二手菸,對別人也不好,你是不是可以到外面去抽呀,那樣就不會影響別人了。你覺得怎麼樣呢?”

果果爸看了看果果,說:“兒子說的對,我這就掐了。”說完把煙掐了,沒有出去的意思。果果一看,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到外面去抽。”果果爸爸說:“我煙都不抽了,就沒必要出去了,我在這裏坐着挺好。”

果果鬱悶的轉向我:“媽媽,爸爸不出去。”

我說:“繼續說服他,媽媽相信你一定行。”

果果小腦袋瓜一轉,鼓起勇氣又說:“爸爸,我聽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爸爸你這麼胖,應該出去活動一下,有益健康。”

果果爸:“能活到70歲就成了,99歲就免了。兒子,我真不想出去。”

果果急了,說:“爸爸,你愛媽媽嗎?”

“當然啊。”他爸爸說。

“你要是不陪我,我就找她陪我,可媽媽還沒吃完飯呢,她要是陪我出去的話,她不就餓着了嗎? 既然你愛他,你就替她出去唄。”

果果爸無語了,覺得再不出去,還真有點坐不住了,就跟他出去了。

果果回頭扮個鬼臉,開心地衝我豎起手指說:“耶!”拉着爸爸的手就出去玩了。

看着他們遠去的背影,心裏感嘆:像“誰帶孩子出去玩”這樣的小事,要處理不好,沒準兒就會變成媽媽和爸爸的“戰爭”。可能媽媽會說:“你就陪孩子出去玩唄,抽什麼煙吶,我還沒吃完飯呢,你這個爸爸怎麼當的?”等等,於是爭執就會不自覺的產生,影響心情,影響感情,而且次數多了,“分裂”的可能性都存在。

我的處理方法是:在孩子第一次在爸爸那兒“碰壁”,退而求其次去找媽媽時,哪怕這時候媽媽能夠陪他出去,也堅決不能去,不能養成孩子這種“碰壁”以後就退縮的毛病。應該鼓勵他,讓他想辦法,繼續找爸爸,說服爸爸。相信孩子肯定有辦法把爸爸說服。

其實,果果在這個過程中,找的理由都挺好,有些都上升到愛情的高度了。在生活中,家長只要給孩子機會,他會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孩子的能力其實是超出成人想象的。

另外,當孩子在嘗試一種新的方式、方法時,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思考、行動,幫助孩子獲得成功。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扼殺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代替孩子成長,所以孩子永遠長不大,不敢承擔責任。

果媽說:孩子成長的優劣,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生活中,家庭的矛盾衝突大多數都是孩子的問題。倒不是孩子問題本身讓問題複雜化、嚴重化,而是參與解決問題的人因爲不同的認知,不同的處理方式、方法,不同的價值觀加劇了問題本身,於是一個問題沒解決,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這個生活中的“大怪圈”,使很多家庭矛盾重重,甚至分崩離析。

比如:當孩子生病,可以讓夫妻雙方爭論、埋怨,追究責任而吵架、不愉快;當孩子學習不好,也可以讓夫妻雙方引發對方對家庭的付出、貢獻多少的大探討,從而忽略了問題本身。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可以引發對對方父母無條件溺愛的大辯論。。。。

總之,孩子的一個小的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直接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和諧指數。所以,當家庭出現類似問題時,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1?直面問題

客觀、冷靜、控制好情緒,不迴避、不轉移、不擴大、不泛化,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2?確定主角

讓孩子成爲解決問題的主角,誰也不能搶“角色”,搶鏡頭,否則會亂套;“老”的問題沒解決,“新”的問題一大堆。家長輔助,提供支持。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辦。

3?鼓勵肯定

及時鼓勵、肯定孩子,讓孩子更有自信。

親子關鍵詞: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也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習仿效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

中國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項調查發現,平均每對夫婦每兩天就要爭吵一次。他們爭論最多的就是有關子女的問題,如誰該照顧孩子、誰該教育孩子以及雙方家長各自的壞習慣會給孩子造成何種影響等。

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療理論,就是要解讀這本難唸的經,其中原生家庭的觀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我們的父輩以及父輩的父輩還很少有關於家庭教育知識的普及。他們憑藉自然的父愛母愛,按照自己的方式撫養着子女。血水親緣,父母心甘情願付出,但畢竟因爲時代和知識的侷限,不少父母也會把不科學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遺留在我們的“內存”中。

每個人都要了解原生家庭對自己帶來的影響,這樣纔不致於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帶到新家庭中去。參照原生家庭理論,重新調整、關照自己的內心,在自我覺察中成熟,這是我們身爲人父人母覺悟的第一步。

原生家庭對夫妻相處有六方面影響,大家可以對照看看,是否有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至今仍存在自己的行爲模式或者夫妻關係中。

1、應付框:我的家人是怎樣面對壓力的呢?我自己也是這樣嗎?

2、模範框:我的父母在相處上,給我做別人的丈夫或妻子留下什麼榜樣?

3、角色框:我在原生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我是習慣要做決定的,還是聽候別人的帶領?這對我的婚姻生活有什麼影響?我與配偶的角色能有彈性,因環境的需要而調節嗎?

4、定義現實框:我的家人怎樣看現實?是悲觀失望還是樂觀?我的家庭有沒有一些價值取向是我一直奉爲金科玉律的?這與我配偶的價值觀有衝突嗎?

5、倒轉框:我有什麼行爲、態度或想法,是刻意與原生家庭相反的?是想擺脫父母某些方面的影響嗎?我有沒有留意這些行爲有時候會矯枉過正呢?

6、效忠框: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傾向效忠於誰?這對我的婚姻有什麼影響?婚姻遇到不快時,我是否會找其他家庭成員作聯盟?

別讓孩子成爲“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第2張

家是我們和孩子一生中關係最密切的地方,父母應該讓家成爲更溫暖、更滋潤的地方,這是作爲父母的重要課題。

孩子可以成爲家庭成員改變自我的導師:因爲孩子的成長,我們得以成長。孩子不斷製造、提出問題,然後和家人一起去面對,在面對中醒悟自己,使自己成長、成熟。

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這將是我們作爲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