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用ipad看動畫片比看電視傷眼10倍

用ipad看動畫片比看電視傷眼10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平板電腦與觸屏手機等不宜作爲孩子的早教教具,其對眼睛的傷害,比電視還要大,如要使用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用ipad看動畫片比看電視傷眼10倍

許多年輕父母常將IPAD與智能觸屏手機,作爲對孩子進行早教的“教具”,卻不知此舉可能讓孩子早早變成“小眼鏡”。近日,一條微信熱帖稱“玩20分鐘IPAD,淚膜破裂時間與乾眼症患者相當”,引發衆多家長的擔憂。

對此,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高級視光師盧金華指出,平板電腦與大屏幕智能觸屏手機不可用於早教。用觸屏手機切水果,對眼睛睫狀肌造成的刺激,相當於距離3米看電視的16倍,而使用IPAD看動畫片,對睫狀肌造成的刺激相當於看電視的10倍。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高級視光師盧金華

看手機20分鐘視力直降

該帖稱“浙江省眼科醫院三位醫務人員拿自己孩子做了4天實驗,結果顯示:玩20分鐘IPHONE,三位孩子平均視力接近輕度假性近視狀態;玩20分鐘IPAD,淚膜破裂時間與乾眼症患者相當;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30分鐘電視。”

“這個帖子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實際上,我們得到的數據比帖子中的說法還要高。”盧金華表示,便攜式電子產品最大問題是導致近距離、高精細、高度緊張的用眼。人們看遠與近,與眼睛睫狀肌的調節能力有很大關係。“通常屏幕越小,人們爲了看清楚,眼睛離屏幕就越近,而視物距離減半,對睫狀肌調節能力的刺激就會翻倍。”他說,距離3米看電視時,對睫狀肌產生的刺激約爲0.3單位;成人使用臺式計算機,眼距視標平均爲1米,所受刺激爲1單位;使用IPAD時,眼距視標平均爲0.3米,所受刺激爲3單位;而使用觸屏手機時平均距離爲0.2米,所受刺激爲5單位,幾乎相當於看電視的16倍。

“長時間使用便攜式電子產品的第二大危害是,人們經常會因爲專注盯着屏幕而忘記眨眼。”盧金華說,每一次眨眼,淚液都會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層極其薄的淚膜,可溼潤眼球。而長時間不眨眼,淚膜破裂時間變短,角膜表面水分很快蒸發,人們就會感覺眼部乾澀、疲勞,久而久之,這種暫時性的乾眼症狀很可能變成乾眼症。

太早接觸電子產品 剛上幼兒園就配鏡

根據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驗光配鏡中心的統計,近三十年來兒童因近視而配鏡的年齡呈現不斷前移的趨勢。“‘八零後’一代多在小學畢業後因近視而配鏡,而‘九零後’配鏡高峯出現在小學入學時。”常年在廣州中小學進行近視防控教育的盧金華表示,說“零零後”甚至“一零後”在幼兒園就讀期間就配鏡,並非誇大其詞。

如今相當多的孩子從一兩歲開始,就通過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來觀看早教動畫片、玩智力遊戲。“兒童尤其是幼兒使用便攜式電子產品時,由於手比成人短,眼睛距離屏幕的距離更近。”盧金華說,孩子的自制力較差,被平板電腦和精彩畫面吸引後,更難保持閱讀距離,會對視力造成更大傷害。

最近,武漢某小學對課桌加裝鐵欄杆,通過增加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距離,來預防近視。對此,盧金華認爲此舉有積極意義,但難以完全阻斷近視的發生。“過去導致小學生近視的主要原因是躺着看書、趴着寫字,如今卻變成了埋頭刷手機、用平板電腦。只靠在課堂上預防近視,是遠遠不夠的。”

還要注意的是,有些打着“護眼”旗號的早教機和學習機,傷眼效果也很可觀。“這類機器的特點是屏幕尺寸不大,甚至比IPAD小,分辨率不高,屏幕較暗,圖像不夠清晰。”盧金華說,從近視防控的角度來說,視標越小、分辨率越低,對視力的刺激越大,而屏幕和背景的亮度反差越大也會增加近視的風險。

專家支招:輔助教育電視好過早教機

作爲一個五歲孩子的父親,盧金華根據自身經驗建議,家長在使用電子產品輔助早教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1.不要讓孩子獨自使用電子產品,督促孩子與屏幕保持30釐米的距離。

2.儘量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3.根據屏幕尺寸大小,常見電子產品對視力的刺激從低到高爲:電視(嚴格保持3米距離)<臺式電腦(眼睛與屏幕嚴格保持1米距離)<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早教機<智能手機。因此,如果一定要利用電子產品進行早教,請儘量選擇在電視上播放光碟。

4.晚上不要關燈玩手機,以免因背景與屏幕亮度對比過大而引發“炫光”,炫光可加重視疲勞,導致近視風險提高。

5.每天儘量保證孩子在戶外活動三小時。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