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交流 >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面對二孩養育這個新問題。家裏一個孩子我們好像還沒有能夠妥妥的照顧好,再多一個會是怎樣的局面?他們會如我們想象中那樣相親相愛嗎?如果鬧彆扭找你評理,你該幫誰?家有兩寶,會經歷哪些階段需要家長做好心理準備呢?《二孩時代》作者馮穎在“育兒大講堂”開講,用她的心理學專業

本期主題五個關鍵詞:手足關係、嫉妒、衝突、自我中心、最近發展區。
關鍵詞一:手足關係
“在人的一生當中,父母終將離去,配偶也是姍姍來遲,也許只有兄弟姐妹纔是能夠被我們稱之爲終身伴侶的人,這個終身伴侶將對彼此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或許是很多父母想要生二胎的最大動力。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精華回顧‖《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圖)
這幅圖應該是我們對二孩生活最美好的想象吧!哥哥姐姐疼愛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崇拜哥哥姐姐。兩人相親相愛、手足情深,可以一起玩樂、一起成長。就像我們常說的:“這個世界上多了一個我們最愛、也最愛我們的人!”沒錯,它的的確確發生着!二寶出生後的最初三個月,是手足關係的蜜月期!大寶喜歡小寶,小寶崇拜大寶。
關鍵詞二:嫉妒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第2張

精華回顧‖《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圖)
第二個寶寶剛出生那會兒,出於對小寶寶的好奇,對新的家庭關係的好奇,可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爸爸媽媽能夠看到手足情深的畫面,可過不了多久,大寶的情緒就發生變化了。有那麼一段時間,大寶會出現一些行爲倒退的現象,比如說尿牀、想吃奶等等,對弟弟妹妹的感情似乎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有些不能接受那個整天賴着媽媽的小人兒。“嫉妒”的情緒漸漸來了。
嫉妒是一種奇妙的情緒體驗,它與愛緊密相連,又與恨如影隨行。“嫉妒”的心理學定義——當個體認爲所愛之人與另一個體產生情感聯結時所體驗到的情緒。這種情緒反應建立在一種預期之上,它預見到第三方與自己所愛之人的聯結,會排除自己與所愛之人建立情感聯結的可能性。
當孩子出現了嫉妒的情緒,家長或許會經歷以下的幾個階段:
1、要求哥哥接受弟弟。
2、理解了哥哥的感受。
3、自以爲解決了嫉妒。
4、屢屢被嫉妒打個措手不及。
5、終於明白,接納嫉妒、允許它的存在、與它和平相處,纔是嫉妒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三:衝突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第3張

精華回顧‖《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圖)
和嫉妒一樣,衝突同樣是二孩家庭生活的主題詞!媽媽、玩具、座位、好吃的。任何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對象,都有可能引發兩個孩子的衝突。在有兩個孩子之前,我們應該多少能預見到這些場景的發生。但我們絕對想不到,它們會發生地如此頻繁、如此出其不意!
“兒童早期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衝突的產生與兒童的自我中心化有關。在解決衝突的過程中,他們逐漸學會了觀點採擇,不僅從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看問題,還要考慮對方的需要。這爲人際間的理解與合作奠定了基礎,顯示了其社會化的進程。”——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
同伴衝突對於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有着無可比擬的促進作用!
如果沒有同伴衝突,會怎麼樣?
如果沒有同伴衝突,孩子們不會接觸到那麼多與自己全然不同的同齡人,他們的想法、經歷、個性、處事方式都是從未接觸的。在受到最初的衝擊之後,孩子們會對自己的想法、認知產生懷疑。這種懷疑和自省是價值千金的!在這種矛盾與衝突中,他們原有的認知水平就發展升級了。這將成爲他們不斷認識、瞭解世界的動力。
如果沒有同伴衝突,孩子們也不會體驗到各種不同的情緒感受。在衝突過程中,孩子們嘗試着學會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且嘗試着從同伴的表情、語氣、動作中來辨別對方的情感狀態。這將成爲他們理解他人、體量他人的源泉。
如果沒有同伴衝突,孩子們將喪失可貴的早期社會技能的學習機會。他們不清楚自己行爲的後果將會是什麼,不知道哪些行爲對自己解決問題會有幫助,也不清楚哪些技能會讓自己順利實現目標。這種對行爲預判能力的缺失,以及對自我行爲控制能力的缺失,已經成爲我國大學生、甚至大學畢業生惡性刑事事件的元兇!
看到這裏,大家會釋然一些吧,原來同伴衝突也有這麼多好處!
關鍵詞四:自我中心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第4張

精華回顧‖《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圖)
二孩家庭最常見的又一場景就是:弟弟妹妹要玩哥哥姐姐的玩具,而哥哥姐姐不讓!此時,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
如果是有爺爺奶奶的家庭,爺爺奶奶的通常做法往往是:
“是哥哥就得讓着弟弟!”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弟弟玩一下都不行嗎?”
“沒有當哥哥的樣子!”
你這樣說過嗎?
爲什麼孩子們關於玩具的衝突那麼頻繁呢?爲什麼大家都覺得玩具是自己的,媽媽是自己的,家裏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的呢?
年幼兒童既談不上自私,也談不上無私,因爲他們還不能真正在心理上將“我”和“你”,“人”和“物”完全區分開來。這種在心理上無法將客體與主體分離的狀態就稱作“兒童的自我中心”。——瑞士早期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皮亞傑
“自我中心”現象是每個人所共有的,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自我中心”狀態,而他們的成長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地“去自我中心”的過程。因此,家長們大可不必爲了孩子的自我中心而煩惱,這恰恰說明我們的孩子是一個健康正常的孩子!正如我們的孩子學走路必然會摔倒,學說話必然會說錯一樣!
謙虛地瞭解並學習兒童的“自我中心”與“去自我中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或許是我們現在更應該做的事情!
“自我中心”與“去自我中心”
0-2歲:
自我中心:不能把自己和外界區分開來。
去自我中心:不再把一切事情都歸功於自己,而是學會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員。
2-7歲:
自我中心:不能將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區分開來。覺得別人應該圍着我轉。
去自我中心:開始能理解物體之間的客觀關係,開始與其他人建立合作關係,也開始尊重他人的意見了。
7-12歲:
自我中心:不能單獨運用自己的知覺進行思考。不能理解“假設煤是白色的”這樣的假設。
去自我中心:開始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反省,能進行抽象運算了。
青春期:
自我中心:不能真正區分“理想世界”與“真實世界”。
去自我中心:從一個“空想改革家”變成一個“實幹家”。
由此看來,孩子們在童年期的“自我中心”,是他們認知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它絕對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缺陷,而是根源於他們尚未發育完成的認知能力。
關鍵詞五:最近發展區
二孩時代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 第5張

“弟弟什麼都跟我學!”
是的,有一個哥哥或者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成長有着超乎尋常的促進作用。這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有着一個科學的心理學解釋——“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實際發展水平”由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潛在發展水平”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表現出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近發展區”是一個不斷變化遞進的區間,隨着兒童上一個最近發展區的完成,下一個最近發展區就同時生成了。可以說,最近發展區的變化是由教學決定的,這裏的教學不僅僅指老師或家長提供的教育,同時也有可能是哥哥姐姐的示範。
那麼我們也可以推斷,年齡相近的兄長所展示的成熟技能,很有可能就是弟弟妹妹“最近發展區”中所需要的。這時的哥哥姐姐就是一個最佳的、動態的“教育提供者”!他始終走在弟弟妹妹發展的前面,但又不會離開太遠。他們所展示的技能、知識始終處在弟弟妹妹現有發展狀況與最近的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
也就是說,哥哥姐姐的現有狀態就是弟弟妹妹的下一個“最近發展區”。這實在是太理想了!
看過這些,想生育二胎的你對二胎生活是否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看過這些,已經有兩個孩子的你,是否對家裏的“雞飛狗跳”不再那麼焦慮?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