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大寶二寶搶玩具撕扯在一起,媽媽卻笑而不語,只因她懂得這個二胎真理

大寶二寶搶玩具撕扯在一起,媽媽卻笑而不語,只因她懂得這個二胎真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二胎,高興歸高興,作爲過來人,我還是好想提醒他們,一定要做好應對二寶之間發生衝突的心理準備哦——即便二寶出生的那一刻,大寶暖心地接納了Ta,但隨着二寶的長大,他們之前肯定會發生衝突的。

衝突可是每個二寶家庭都會面臨的最爲棘手的問題之一啊。

“我家兩個孩子真是前世冤家,沒有一天不打架的。有時候連吃個飯都要打一架。每次都是硬把他們拉開的,真不知道要怎麼辦了。”

“我家大寶比小寶大4歲,本來以爲哥哥是個暖男,懂得禮讓弟弟,可他卻天天和弟弟搶玩具玩,弟弟的玩具那麼低幼,他也要搶來玩一玩。”

“每次帶二寶出去玩,都有很多人投來羨慕的眼光。那時,我就想,如果他們看到孩子們在家裏打架而我無法招架的場面,還會不會那麼羨慕我。”

“最喜歡兩個孩子依偎在我身邊,認真聽我讀繪本的時光,那個時候,我幸福感爆棚啊。可是他倆一打架,我瞬間頭大。幸福感蕩然無存。”

……

這些,都是二寶爸媽的心聲。

是啊,我們多麼希望孩子們生來就能夠相親相愛,相互作伴,一輩子不爭吵,不打架啊!

然而,這終究只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因爲不存在任何兩個從來不起衝突的成年人,孩子也是。對於兩個朝夕相處的孩子來說,衝突將是一個伴隨他們一生的生活常態。

有一組來自美國的心理學研究數據顯示:3~7歲的孩子,每個小時會發生衝突3.5次;2~4歲的孩子,發生衝突的頻率是最頻繁的,達到每小時6.3次,即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可能吵架一次或者打架一次。

而且,衝突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機會。它讓孩子聽到不同觀點,幫孩子懂得別人的感受,並習得解決問題的辦法。

正如心理學大師皮亞傑所說:“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衝突是兒童發展社會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使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

所以,家有二寶,衝突無可避免。允許並接納孩子間的衝突,是我們開啓二孩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我們自身成長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接納衝突之後,我們再來聊聊父母解決衝突的三個原則:

❶ 彆強迫大的讓小的

“你大一些,應該讓着弟弟/妹妹呀!”這句話,在兩個孩子搶玩具時,很多父母都說過。

大的讓小的,從我們的傳統文化上講並沒有問題。但卻往往會造成弱勢的孩子學會用“哭鬧、耍賴”“求助”等方式,去獲得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同時遭到強勢的孩子的反抗。

另一方面,父母阻礙了擁有玩具的孩子物權觀的發展。因爲3歲前後,孩子還處於“自我中心”的時期,不肯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是捍衛自我的一種外在表現。

❷ 別忽略/制止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們在爭搶過程中開始哭鬧,很多父母會着急制止孩子的情緒,說:“不要哭!”“別哭!”

也有些孩子不哭,但是會鬧脾氣,看起來很倔,或者有些委屈。這時候大人可能就開始對孩子說:“你已經這麼大了,要學會剋制自己!”“怎麼這麼不懂事呢?”想要阻止孩子的負面情緒。

其實,情緒只能疏導,不能被壓制——內在積壓憤怒,總要找到出口爆發。

經常阻止孩子發泄情緒和表達內在需求,甚至會讓孩子變得習慣性屈服。

❸ 不要幫孩子們解決問題

當孩子們在爭搶玩具時,很多父母都會趕緊替孩子決定玩具的歸屬,當即就幫孩子解決問題。

看起來,父母成功地解決了孩子們的衝突,但這樣其實影響了孩子社會能力的發展。

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了以後,必須要親自去面對問題,才能學會應對技巧。如果父母經常介入孩子的衝突,幫孩子們處理問題,孩子就可能養成依賴大人解決衝突的習慣。

經常如此,就會導致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缺乏信心和經驗,讓他們在衝突面前手足無措。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說,看到兩個孩子爭搶,卻只能站在一邊看戲,我就撓心撓肺的,實在做不到啊。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可能需要一個過程。像《二孩時代》作者馮穎在文前的視頻裏說到的,她和衝突過招的故事一樣,大多數二寶媽媽可能都會需要經歷這個過程。

當我家小寶一歲半後,他們兄弟倆就開始因爲玩具而發生爭執,開始推推搡搡。剛開始出現這個情況時,我也是很煩燥的,我會抱起小寶,我會推開大寶,擋住大寶的進攻。然後,我會告訴他們說:“這樣不對,你們要停下來!”

但是這樣的方式,其實對於阻止衝突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激起了大寶的反抗和小寶求助的願望。

接下來,當他們頻繁起衝突之後,我就進入憤怒的狀態,我會跟他們說:“你們這樣下去,我真的很生氣!”

然後,我會抱着一種“看你們怎麼辦”的心態,不理他們,不管他們。那個時候,我雖然不干預,但是這個不干預是有情緒在裏頭的——雖然我沒有說話,沒有阻擋,但是我很生氣——孩子們被我的情緒點燃了,越吵越厲害。

大寶二寶搶玩具撕扯在一起,媽媽卻笑而不語,只因她懂得這個二胎真理

後來,我有所猶豫。因爲我是學心理學的,對於衝突我其實是有知識儲備的,我瞭解衝突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是他們社會化進程當中非常有意義的準備,我也明白在孩子的生活當中不可能徹底消除衝突。

然而,雖然我有這樣的知識儲備,我還是會很猶豫。我猶豫的是,我到底要不要管他們?我怎麼管他們,才能夠讓他們停下來?

在經過了很多次孩子之間的衝突之後,我終於明白阻擋、生氣等對孩子的衝突統統無效。我開始冷靜下來,去觀察孩子們在衝突當中到底在做什麼,也同時觀察其他大人對孩子間衝突的處理方法。

我發現奶奶在他們吵架的時候大聲吼叫是沒有用的,就像我之前那樣。我也發現,孩子們在衝突當中其實也在思考,他們也在找尋更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

當我看到孩子們和大人在衝突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之後,我開始把處理衝突的權利還給孩子們。沒想到這個效果出奇地好,他們開始嘗試去自己解決問題,哥哥/弟弟會因爲一樣東西跟弟弟/哥哥提條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討價還價,學會了協商,學會了交換,甚至進一步學會了分享。

原來,他們真的能夠自己處理好衝突之後。這時,我才越來越有信心,真正放心地把處理衝突的權利還給孩子們自己,做到了真正的放手。

“現在的我,能夠帶着一種欣賞和信任,去看待孩子之間的衝突。”馮穎說,“而這種信任,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們建立信心,讓他們慢慢地能夠相信自己,我是可以處理好衝突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可以允許有衝突的。”

有這種自信的孩子,長大之後也不會懼怕面臨人際關係中的摩擦和衝突。

這可能也是二寶家庭孩子們給與彼此的最寶貴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