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教育時意見不一,看似彼此都佔足了“理”,卻其實拆了對方的“臺”,滅了彼此的“威”

原標題: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前幾天,全家外出吃飯。鄰桌是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和奶奶帶着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也在用餐。

都說兩三歲的孩子吃飯難,看着這一家人,着實;感覺慌亂,而舉手無措。

顯然一家四口進餐已經過半,但孩子面前的一碗米飯卻沒怎麼動彈。奶奶在一邊勸着哄着:“寶寶吃飯飯,吃好飯飯才能長個子哦!”

說着說着,奶奶不由端起碗,拿起勺子,想要餵飯。

“媽,別管他,讓他自己吃吧!”孩子的媽媽見狀,立馬阻止。

“你看都吃了半天了,飯都快涼了,我就把這剩下的半碗飯喂喂下去得了。”也許是心疼孫子,奶奶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看到有人疼,孩子的身子立馬彎向奶奶,想要下餐椅,倚到奶奶身邊。

“不可以,自己吃!”媽媽的眼神嚴厲而又堅定。

也許孩子本就不愛吃飯吧,看到媽媽不高興,孩子使出殺手鐗,“哇”一聲哭開了。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孩子哭,奶奶急,於是也就顧不上媽媽想法。奶奶的聲音明顯不悅:“要做規矩,回家做去!孩子在外面哭哭啼啼,讓人看了笑話……”

“行了行了,先讓孩子把飯吃下吧,不然回家還得下廚房,多麻煩。”一旁的爸爸終於放下手機,過來和稀泥。

最後的結果是:孩子高高興興依偎在奶奶懷裏等餵飯,媽媽一臉黑線,爸爸毫不爲意。

一個孩子三人疼,人人都有自己的疼愛標準,孩子,到底該聽誰的?

看了這一幕,心中不免改感慨:想要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這條路未免漫漫又遠長啊!

【一】

當面拆臺的家庭,養不出滿意的孩子

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一幕,比比皆是。現在的一個孩子大多都有六個大人來疼。

雖說每個成人的出發點都是爲了孩子好,但是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下,這些愛彼此矛盾,到最後,爲了爭取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相互拆臺。

當孩子要買玩具時,媽媽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於是不允許:寶貝,你剛剛買過同樣的玩具呢,我們下過一陣子再買吧?

孩子未表態,老人卻已經替孩子出頭:錢重要,還是孩子重要?花點小錢能夠孩子開心,最值!

末了,或許還不忘“補刀”一句:你買一件化妝品,夠孩子買幾筐小玩具呢!

當媽媽希望孩子早點獨立,想培養孩子做家務時,孩子或許已經在媽媽的鼓勵下躍躍欲試,可剛拿起拖把就可能被姥姥奪走:你小時候都沒幹過的活,幹嘛現在折騰孩子?

孩子看動畫片超時了,媽媽按照約定關了電視機,孩子不依,哭鬧着還要再看一會。結果,媽媽一轉背,孩子找豬隊友求助,做爸的二話不說,“啪”一下就把電視打開了,理由是:

“我跟孩子約好了,就看5分鐘,他說一定關機!這總比孩子哭鬧一個小時強吧?”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第2張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道,每個大人看似都佔足了一個“理”字,可誰都沒有察覺,當大人在維護自己充分的理由時,同時拆倒的還有對方的“臺”,挑戰的是對方的“威”。

這場爭權的戰爭裏,無論是誰最終贏得了結果,到最後誰都成不了贏家。因爲,沒有一個孩子有能力在成人的爭執中去辯聽誰最有道理。

【二】

比當面拆臺更可怕的是,背後拆臺

我曾經在不同的場合,無數次聽聽到來自不同媽媽們的抱怨:比起教育孩子,更難教育的是“豬隊友”!

有一位媽媽曾經在後臺給我留言,講了一件令人“氣憤填膺”的事。

她家女兒從小練鋼琴,每天放學30分鐘,雷打不動。練鋼琴貴在堅持,眼看着女兒把彈鋼琴養成了一種習慣,當媽的很是欣喜。

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媽媽陪着女兒練琴,但偶爾有事,她也會交代爸爸頂上。有時候不放心豬隊友,她會叮囑老公拍幾張孩子彈鋼琴的身影給自己。孩子他爸也很配合,讓她覺得放心。

然而有一天,當她處理完事提前回家,結果一進門就發現父女倆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鋼琴還是那個鋼琴,女兒根本就沒有練!那些所謂的照片也不過是擺擺樣子,糊弄自己!

這位媽媽撞到這一幕,氣得七竅生煙,她說:如果老公能夠揍一頓,她下手絕不留情。

不由想起此前在網上被瘋轉的一個視頻,媽媽回家前後,父女三人的真實反映。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第3張

媽媽進門前,女兒躺牀上看iPad,爸爸則抱着兒子看動畫片。大家各玩各的,其樂融融。

突然聽到門鎖轉動聲,三個人立馬行動,動作敏捷,目標明確。

爸爸關了電腦,女兒藏了iPad,姐弟倆頭湊頭趴在牀上討論學習,做爸的還不忘拉開窗簾,在一旁巡視指點。

如果沒有監控視頻,我想,這個媽媽永遠會被矇在鼓裏吧。

事實上,比起當面拆臺,更可怕的是背後拆臺。

如果說當面拆臺,讓孩子感覺找到了保護傘,而背後拆臺,則讓孩子學會了欺騙。

教育不是媽媽一個人的教育,一個拆臺,一個搭臺,孩子永遠都上不了舞臺。

【三】

拆臺式教育,到底有多毒?

很多家長以爲孩子小不懂事,等孩子長大了,他就會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該改正改正,該糾錯糾錯。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然,拆臺式教育,就像一味慢性毒藥,從小侵害孩子健康,孩子越長大,毒越深。

● 價值觀混亂

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

當一個人只帶一隻表時,他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當下是幾點;但如果當他帶着兩塊表或者更多塊表的時候再看時間,卻很難確定哪個是精準的時間。

這個心理學的定律,其實揭示家庭教育中的一個現象:當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如果意見無法統一,甚至相互拆臺,孩子只會左右搖擺,不知道該選擇聽誰。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第4張

孩子的心智本不成熟,對是非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能力。如果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氛圍中,久而久之,容易影響孩子未來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乃至在婚姻裏的判斷能力。

● 習慣難養成

當一個孩子習慣了每每出現問題,父母就會彼此爭執之後,他們會從恐懼、害怕到習以爲常。孩子甚至會在父母的爭吵中尋找縫隙求自保,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面對嚴厲管教的一方時,孩子表現得聽話而;而面對疼愛自己的另一方,他則會放任自我,隨心所欲。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第5張

看似父母都在努力爭取嚴格管教的權利,但其實卻是無效教育,久而久之,問題越來越多,孩子則容易養成“見風使舵”的壞毛病。

● 家庭不和睦

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如果因爲孩子的事爭吵不休,容易家庭不和睦,感情越吵越淡。

曾經有一則熱搜新聞,說是有一對夫妻,因爲孩子做作業問題,兩人大動肝火。結果,妻子一氣之下怒扔丈夫的手提包。

殊不知,這個手提包裏藏着價值279萬的現金支票和承兌匯票。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第6張

爭吵原因不過是爲了孩子的作業,結果卻不小心丟了全部家當,爲了這隻手提包,夫妻倆差點鬧到離婚地步。好在,在警方的幫助下,最終在一位拾荒老人的家中找到了失物。

很多網友指責妻子脾氣不好,可很多現實中的媽媽也很委屈。

媽媽作爲教育孩子的主力軍,長期得不到豬隊友的鼎力支持,關鍵時刻卻還要遭受倒戈,這種崩潰的感覺,當事人才明白令人失去理智的痛苦。

【四】

教育,只能有一種聲音

李玫瑾教授說:教育,只能有一種聲音。

每個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一個家也不能由誰說了算。

出現問題,夫妻相互尊重,不求對錯,只求解決方法,才能讓孩子明白他的問題出在哪裏,又該如何去改變。

如果夫妻意見無法調和怎麼辦?那麼,不妨給對方一個期限,在有效期裏等一等,看一看,再做決定。

想起電影《摔跤吧,爸爸》,當爸爸發現女兒摔跤天賦,一意孤行想要培養時,妻子的態度是拒絕的。

但是,媽媽沒有當着女兒們的面爭吵,爸爸則選擇單獨和妻子商量。他們彼此約定用一年的時間看結果,如果孩子適應不了,出不了成績,那麼也不至於留下遺憾。

養廢孩子一招就夠了!父母“拆臺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第7張

摔跤訓練如預期那麼苦,這個過程中,女兒們一次次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媽媽,但媽媽始終都沒有吱聲,哪怕她心裏早就疼得不行。因爲她心裏始終記着答應丈夫的話,默默操持好家務,做爲最大的支持。

兩個女兒培養成功了,父親縱然是第一功臣,但這份功勞背後,也離不開母親的支持。

中國老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教育孩子不忘初心,方得真經。因爲只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才能構建起“父母搭臺,孩子唱戲”,其樂融融的氛圍。

我是諾媽,成長路上的男寶媽,教育專業,媒體從業,專注孩子成長研究,爲父母提供有價值的育兒之道。關注我,一起成長精進啊~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