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那些離婚的80後,他們的孩子現在還好嗎?

那些離婚的80後,他們的孩子現在還好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朋友小Y離婚了。小Y的兒子叫豆豆,今年雖然才三歲,但是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這讓小Y很心疼。

那些離婚的80後,他們的孩子現在還好嗎?

我的朋友小Y離婚了。

小Y的兒子叫豆豆,今年雖然才三歲,但是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這讓小Y很心疼。

離婚那天,法院把豆豆判給了小Y。晚上爸爸送豆豆和小Y回家。一路上豆豆一聲不吭,到了家樓下,哇地一聲哭了,“爸爸我以後是不是看不到你了”。

小Y有點吃驚,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沒有提過這天是和爸爸離婚的日子,但豆豆好像就是知道今天難得的遊樂園之旅,是爸爸媽媽給他的補償。

夜裏,小Y摟着豆豆問他,“你是不是覺得爸爸不要你了?”

豆豆把頭埋在被窩裏哭了,點頭。

“爸爸還是你的爸爸,媽媽還是你的媽媽,一切都沒有變化。只是爸爸和媽媽不在一起住了”,小Y說,“但是爸爸和媽媽對你的愛一分都沒有減少”。

文:方方|編輯:Lily、張小逢 | 插畫:楊抖抖

80後離婚觀念,正在變化

小Y的觀念代表了目前非常主流的一種單親家庭的看法。儘管夫妻因爲種種原因分開,但是彼此之間還是可以遵守契約以固定的頻率陪伴孩子,讓孩子依舊在成長中儘可能的接受父母雙方的關愛。

2017年上半年有185萬對夫妻離婚,離婚六大原因

從過去的談離婚色變,到70後糾結於離或不離,再到如今80後的“離婚沒啥大不了”,中國人的婚姻觀正在發生改變。

但這也意味着,像豆豆這樣單親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

和傳統意義上的一家三口相比,單親家庭的孩子長期和父母其中一方居住,有一部分甚至長期和父親或者母親見不上面。

儘管無奈,但這已經成成爲了現代都市的一種常態。

但另一方面,單親家庭的養育觀念也在產生變化,從原來的“爲了孩子打死也不離”,到現在離婚以後各自以新家庭的形式給予孩子持續的關愛,似乎也成爲了一種可以接受的方式。

我們採訪了三組家庭,這三組家庭父母的孩子分別是三歲、七歲,以及一個父母在她一歲時候離婚的成年人。

也許這樣更能從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給予大家關於單親家庭更全面的展示。

01分開可以,但父親的角色不可缺失

海倫 30歲 兒子小杰 3歲

海倫因爲產後抑鬱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以及前夫債臺高築加劇了她的不安全感,幾次爭吵後雙方疲憊不堪,決定還是要分開。

海倫讓自己的父母從老家來身邊一起照顧孩子。父母曾在部隊工作,退休金不菲,加上海倫自己的工資,足夠養育這個孩子。

一開始,海倫以爲爸爸本來就經常不在,而且孩子還小,只要自己不提爸爸,孩子就不會主動要求見爸爸,慢慢地就淡化了父親在孩子心中的意義。

她想的太簡單了。一開始爸爸好幾個月見孩子一次,她後來發現,每次孩子見爸爸時候都格外興奮,爸爸離開以後,小杰起碼有四五天沉默寡言,而且容易發脾氣,一問是不是想爸爸,就會大哭。

她嘗試繼續降低父子見面的頻率,結果情況越來越糟。最後她答應,只要小杰想見爸爸,就聯繫爸爸來見他,這才讓小杰的情緒緩解過來。

“我實在沒想到,原來他這麼小心思就已經這麼細膩了”。

海倫說,小杰很喜歡看一個熊爸爸和孩子的繪本,這套繪本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熊媽媽,但是小杰特別喜歡,總是要她讀。

有一次,小杰問她,爲什麼要跟爸爸離婚。海倫說,就像你跟班裏的同學吵架了,你不喜歡他了,就不原因跟他待在一起了。小杰回了一句哦,就再也沒提過類似的問題了。

提高了父子見面的頻率,小杰的低落情緒緩解了,解決了海倫很大的擔憂。她覺得,只要孩子的父親偶爾能見見小杰,小杰慢慢也接受了這樣的家庭設定。“本來這個世界上,每個家庭、每個人就是有不一樣的”,海倫說。

海倫的小時候過的不太開心。她的父母感情不好,父親狂妄自私,母親悲觀懦弱但是不敢離婚,勉強在一起生活到了退休。

“後來我大了,我們一家三口的共識就是當時早就應該離婚,但現在都這把年紀了,只能湊合過了”,海倫堅持,不幸的婚姻只能給孩子更痛苦和無望的回憶。

但美好的家庭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海倫沒有答案,她沒遇到過,也想象不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式吧,我也不強求小杰一定要有怎樣的婚戀觀”,她說。

“畢竟他的媽媽就是這麼看待婚姻和家庭的,我的觀點很自然是會疏導給他的,我也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02男友+兒子=男人間的祕密

慧慧 35歲 兒子小聰 7歲

雖然父母覺得離婚在老家很丟臉,但是慧慧還是和她那個個霸道無理的丈夫離婚了。

慧慧問過兒子小聰,如果離婚了,要跟誰一起生活。

小聰一言不發,然後選擇了爸爸。

離婚後,慧慧每週見兒子一次,帶他去上補習班,下課了一起吃飯,然後送他回家。

一年後,慧慧有了新男朋友。她第一時間帶男朋友見了小聰。

小聰當天不太開心,甚至有點沒有禮貌,男友善意的關心都被小聰頂了回去。小聰覺得自己的媽媽這下是徹底不要他了,這個叔叔是來“搶媽媽”的。

慧慧有點着急,但男友示意她不要對孩子兇。男友把小聰拉到一邊說了幾句話,小聰笑着回來了。

隨後每週慧慧都和男友一起帶小聰上課,一起吃飯。有一次,他倆還跟前夫以及小聰的繼母,五個人一起坐下來吃了頓飯。

小聰好像也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大部分時候和爸爸、繼母一起生活,但週末的時候媽媽和另一位叔叔就會來陪自己玩。關心自己的人,似乎一下子多了兩個。

慧慧是個耐心不足的人,她很驚豔地發現她欣賞的這個男人身上的溫柔和耐心,也很好的體現在他陪伴小聰上。

某些時候,小聰甚至有些話原因跟男友說,不願意跟自己說。

後來她問男友,第一次見小聰的時候,到底跟他說了什麼,讓孩子放下戒心。

男友說,那是男孩子之間的祕密。

03媽媽剝奪了我的父愛

英子 30歲 父母在她一歲時離婚

回憶離婚的事情,英子的母親有些後悔。她不是後悔和前夫離開,而是後悔自己後來做的事不太聰明。

英子一歲的時候,母親就離婚了。後來前夫有了新的家庭,母親一氣之下拒絕了所有前夫見孩子的請求,她覺得如果英子知道爸爸有了新媽媽只會更不開心,還不如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就不讓她有父親的概念。

每次孩子一問爸爸,她就說在英子剛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婚了,後來爸爸就去了外地,失去了音訊。

直到英子上初中,一次機緣巧合,她見到了自己的生父。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爸爸。“當時感覺很複雜,這個人看着很陌生,但是有種血緣上的親近的感覺”,英子說,很難用言語形容的親近感。

她長得很像爸爸,但媽媽從來沒給她看過爸爸的照片。眼前的這個中年人,眼睛、鼻子和嘴角的幅度,都跟自己特別相似。

她有種被剝奪的感覺。年紀越大,越瞭解到周圍有不同的朋友,也有單親家庭的,但總歸是能見到父母雙親。

她覺得自己的父愛是被剝奪的,也許母親再考慮周全或許不會做一樣的決定。但她也不怨母親,父親出軌在先,母親一個人把自己養大,終身未再嫁,辛苦她都看在眼裏。

但她還是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遺憾。她從來就不知道有爸爸的感覺是怎樣的,哪怕是個和媽媽離了婚的爸爸,但還是自己的、無論是血緣、還是倫理上、最最親近的親人之一啊。

英子也因此有些恐懼婚姻。她見過母親的不易,也恐懼自己走上相同的道路,對於自己的追求者,她總是疑慮重重。

如果婚姻帶來的是她母親所展現的,她寧願敬而遠之。

無論是英子、海倫還是慧慧,他們只是所有單親家庭中小的不能再小的側影。

不同的原生家庭給予我們對婚戀個家庭中所不同的答案。就像海倫一開始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式,都會有原生家庭帶來的烙印。

既然不可避免,就去正視這些區別。

婚姻既然不幸,就不要讓這種不幸福延續在親子關係上。

只有良好的婚姻關係才能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助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只有良好的夫妻關係,纔會幫助孩子建立應對家庭中矛盾的能力。而冷戰、充滿矛盾的夫妻關係,只會讓孩子面對婚姻家庭的陰暗面,並質疑婚姻的意義。

但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重要性不容抹去。在家庭中當母親的位置缺席時,孩子容易空虛憂鬱、焦慮緊張、較優柔寡斷,也比較容易發生人際關係問題,難以表達自己,也難與人連接。

在家庭中當父親的位置缺席時,兒子很容易發生成癮行爲,例如沉迷於電玩、抽菸、喝酒、吸毒;女兒則很容易發生早熟、暴食或厭食症、對成年男子有興趣、期待有人保護。

婚姻既然不盡如人意,因爲種種原因我們選擇分開,這對孩子的傷害總是很難避免的。但是,當你們不得不選擇分開這條路時,一定要善待對方,善待孩子,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