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文最近很喜歡光腳在家裏跑,我告訴她現在天氣變冷了,光腳跑容易着涼哦,至少也要穿雙襪子。但她還是我行我素,迫不得已只好看到一次幫她穿一次襪子,她還特別不情不願,然而當媽的心更累:到底我該說多少次她才能聽啊。

原標題: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文文最近很喜歡光腳在家裏跑,我告訴她現在天氣變冷了,光腳跑容易着涼哦,至少也要穿雙襪子。但她還是我行我素,迫不得已只好看到一次幫她穿一次襪子,她還特別不情不願,然而當媽的心更累:到底我該說多少次她才能聽啊。

有次跟文文爸抱怨了這件事,誰知他說:“剛結婚時你也喜歡光腳在家跑啊,也是最近這兩年才變得越來越愛養生了。”

仔細一想好像是的,年輕時免疫力好,並不覺得溼着頭髮睡覺或是光着腳走路有什麼問題,如今年歲漸長,健康狀況不如從前,自然開始保養身體了。但文文年紀尚小,並不能體會這些,我的勸誡在她那裏全成了無用的嘮叨。

其實,很多家長也是如此,本着爲孩子好的心不停跟他講道理,結果收效甚微,甚至可能激起孩子的叛逆心,故意跟我們作對。在“好好說話”這件事上啊,我們還真應該再重新想想清楚。

怎麼說也說不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不聽話簡單地歸結爲任性不懂事,所以很容易形成這樣一種惡性循環:講道理→孩子不聽→責備他不聽話→還是不聽→以獅吼功或強制干預結束這場1V1.

但如果我們能搞清楚孩子爲什麼不聽話,就能從一開始改變講道理的方式,令這種親子爭執循環鏈斷裂或至少有所緩解。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如果家長還有別的心得體驗,不妨分享在留言區哦。

其實我也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孩子可能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啊,這個聽不懂有兩種情況,一是對內容本身聽不懂,二是雖然能聽懂,但是無法理解、無法接受。

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注意力都在成長過程中,所以對家長的話並不能完全記住或理解,在《爸爸去哪兒》中,劉燁也曾告訴諾一“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但諾一的理解卻是不能說話,趕緊捂住了自己的嘴。

同樣,家長可以仔細回想自己教育孩子時說過的話,是否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有沒有用太複雜的詞語或句型,這些都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當然,更常見的情況是孩子的人生閱歷阻斷了對家長的理解。我們告訴孩子:“不要整天玩手機,多看看書。”這麼說是因爲我們體驗過浪費時間不學習得到的代價,但是孩子沒有體驗過,他覺得手機好玩就夠了,而媽媽只會嘮叨。

就是喜歡說“不”

有沒有可能孩子就是爲了反對爸媽而反對,當然有可能,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嗎?

文文3歲時,有段時間很喜歡揪我種的盆栽裏的葉子,我告訴她不能這麼做,“小花會痛的哦”,結果她揪得更起勁了,我被氣得沒辦法,就把花擺到冰箱上面,讓她夠不着,結果她開始大哭大鬧,無論我怎麼講道理都沒用,直到她哭累了才肯冷靜下來。

孩子們無理取鬧起來實在是天下無敵,險些讓家長後悔生了他。但我知道她這麼做是爲了試探我,希望我能無限滿足她,否則就用折騰我的辦法逼我就範。然而,這不過是孩子成長途中的小插曲而已,他們反叛家長的理由千奇百怪,我們還真不能只用叛逆一個詞來概括。

可能因爲你沒信守承諾答應他去動物園,他就用不肯上才藝班作爲反抗,可能他就是喜歡引起你注意,所以不顧勸阻堅持要把米飯搞得到處都是。我們總是用“叛逆”作爲孩子不聽話的理由,但叛逆只是孩子的手段,背後可能是他對家長過往教育方式的不滿,當然他的不滿也許並不合理,但我們仍要努力找出背後原因。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第2張

也許,是家長錯了呢?

之前,網上有位家長髮帖說要帶孩子去山區體驗生活,這是在她和16歲的兒子無數次溝通失敗後做出的決定,儘管孩子並不想去。她告訴網友,自己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變得非常叛逆,玩遊戲會超出規定時間,只想考普通高中,還有一次因爲拒絕上培訓班而與家長大吵一架。

兒子因爲受不了母親的管教方式經常拉黑媽媽的微信,不和她說話,媽媽只好寫信放他桌上,但也要隔很久他才願意打開看。媽媽最終得出結論,自己把兒子寵壞了,要送他去山區,還無奈表示:“不管有用沒用,試試看吧。我不打算提前把計劃告訴兒子,就當一次長途旅行,相信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第3張

如果只看母親的陳述部分,第一感覺並不是孩子有多不聽話,而是親子溝通的斷裂已達到了難以癒合的程度。而母親把原因簡單地歸結爲他被寵壞了,殊不知被寵壞的孩子不會拉黑媽媽,只會肆無忌憚的想控制對方,但從描述來看,似乎母親的控制慾更強。

很多家長喜歡說這幾句話:“我是爲了你好,等你長大以後就懂了。”或是“你現在這麼不聽話都是被我寵壞了,等你吃到苦頭就懂了。”這兩句話都恰如其分的體現在了這位母親身上。孩子不得拒絕上補習班,還必須考重點高中,如今還得被迫去鄉下“改造自己”。老實說,如果吃苦能解決親子矛盾,那山區的孩子豈不是個個都懂事聽話、無比孝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作爲一個16歲的男孩,本該對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掌控力了,此時家長更需要做的是協商而不是強制干預,我相信很多家長會覺得這位母親確實是爲他好,但這種“爲你好”的方式是否應該有所改進呢?至少可以建立在尊重溝通和適當讓步的基礎上吧。

愛講大道理的家長們還可以做什麼

如果瞭解了孩子們怎麼說都說不聽的原因,或許我們也能適當改進一下自己講大道理的風格哦。

站在孩子立場上的思考

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的思考其實是全方位的,比如考慮到他的年齡而避免用太難的詞彙溝通,考慮他的人生經歷體諒他不能理解家長苦心。

文文曾經很喜歡在長輩午休時大聲唱歌,我告訴她這樣會影響別人休息,但下一次她仍會繼續。後來我跟她說:“奶奶要是休息不好的話,可能會生病哦,要是生病的話就得打針吃藥,你希不希望奶奶生病吃藥啊?”她搖了搖頭,畢竟她非常討厭打針吃藥。

“那我們要不要讓奶奶好好休息,讓她安安靜靜睡覺,不要唱歌打擾她呢?”她點了點頭,之後唱歌的行爲才大爲緩解。因爲我發現“打擾別人休息”這類道理孩子很難具體體會到,我們只能描述一個她能理解的後果,最好還是她不喜歡的後果,再加上她本身也比較愛奶奶,就更能接受我的建議了。

當然,文文本身也是個懂事的孩子,可能有些孩子根本不會管大人休息得好不好,只想堅持自己的事,這也是共情能力不足導致的,而培養孩子共情能力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家長長期以身作則,做出共情他人的表率,並不可能靠講大道理完成哦。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那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第4張

溝通應該是個日常事件

有些家長習慣在問題出現時再溝通,但因爲缺乏日常溝通的習慣,孩子可能並不願意告訴你爲什麼他就是不肯聽話,也許是平時經常被逼着做不願意的事,如今忍受不了徹底爆發,不肯接納爸媽的任何合理建議。這時你問孩子爲什麼這麼固執,他已無法解釋其中的心理歷程,因爲過往事件早已消解,只剩下無數負面情緒沉澱下來無法抒發。

所以,家長們雖然講得無懈可擊、一手好道理,卻也敵不過孩子心中長久存在的敵對情緒。溝通實在應該是個日常事件,別等出現問題了再來彌補。

適當讓步很重要

著名主持人楊瀾同樣遇到過育兒困擾,她曾經要求兒子每天練習鋼琴,令他痛苦不已。雖然也曾帶他去音樂廳接受藝術薰陶,但兒子感受到的也只是很多大象在痛苦中奔跑。直到有一天,孩子揚言要砸掉鋼琴,楊瀾才忽然意識到,也許她的教育方式並不正確。於是她要求兒子只要通過鋼琴4級即可,之後孩子發奮苦練直到通過4級,那以後他就再也不碰鋼琴了。

楊瀾必然知道學習鋼琴有很多好處,她大可用這些道理來說服孩子,但她也意識到,孩子就是不愛鋼琴,再強大的論證也否定不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有時候,適當讓步真的比堅持道理重要,如果道理沒有考慮人的實際情感和處境,就有點像站在道德高地指責他人了。

育兒之路從來沒有捷徑可言,不知道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歡迎分享到評論區哦。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