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川崎病,又稱爲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徵,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醫生首先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爲主要病變的小兒急性發熱疾病,高發年齡是6個月~5歲。

前幾天,豆苗媽接到一個老家朋友的電話,朋友帶着哭腔說她兒子高燒7天不退,用了很多辦法都沒效果,直到最後被診斷爲川崎病,經過治療後,孩子才退燒。

好消息是孩子終於退燒了,壞消息是醫生告訴她這個病很麻煩,可能會導致孩子患上心臟病,以後連走路稍微快一點都有危險,更別說參加各種運動了,這對一個只有8個月的小男孩來說,何其殘酷?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朋友一直很內疚,她覺得如果自己能早點了解這個疾病,或許就能配合醫生早點確診,就能讓孩子少受兩天罪,更重要的是,儘早治療,或許就不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心臟併發症。

爲了讓其他家長吸取教訓,她希望我把這件事寫出來,以保護更多孩子,所以,纔有了今天這篇文章,下面我們就聊聊“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第2張

川崎病,又稱爲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徵,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醫生首先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爲主要病變的小兒急性發熱疾病,高發年齡是6個月~5歲。

由於川崎病在早期的臨牀表現主要爲發熱,常常被認爲是兒童喉嚨發炎或感冒,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

不過,川崎病可比普通疾病兇險多了,因爲其可能引發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主要會侵害冠狀動脈(心臟的供血血管),目前川崎病導致的心臟損害已上升爲小兒後天性心臟病的第一位,嚴重的還會致死。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一起來了解下川崎病有哪些症狀: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第3張

但問題是,有一些不典型的川崎病患者,他們的臨牀表現特徵僅僅滿足上述症狀中的2~3條,這樣的病人容易被漏診或誤診爲普通感冒,導致併發冠狀動脈病變。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第4張

所以,豆苗媽在這裏提醒一句:如果孩子高熱持續不退,醫生及家長應保持高度警覺,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避免發生嚴重心臟併發症。

如果孩子不幸被確診爲川崎病,又該怎麼辦?川崎病能不能預防,治癒率高不高?別急,我們一個一個解決:

預防

因爲川崎病的病因不明,所以無法預防。

治療

如果早期確診,可以給孩子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以降低孩子的冠狀動脈受損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注射了丙種球蛋白,會影響疫苗接種,所以什麼時候能接種疫苗,可以接種什麼疫苗,需要跟兒科醫生溝通後再決定。

另外,患有川崎病的孩子一般還需口服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第一期開始服用大劑量,在恢復期服用小劑量,直至兒科醫生說可以停藥爲止。

“川崎病”到底是何方妖孽,爲何如此可怕? 第5張

比起其他兒童常見病,川崎病的發病率確實較低,導致很多人對其沒有警覺,別說是家長,就連某些基層醫生對川崎病的瞭解和接觸都不多。

但正因爲這樣,寶爸寶媽們才更要重視,因爲雖然川崎病的發病率低,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對孩子的傷害卻很大。所以建議家長們心中都繃起這麼一根弦,一旦孩子出現疑似症狀,就可以提醒醫生,考慮川崎病的可能,並根據臨牀症狀,做出綜合判斷。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