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育兒寶典 > 寶貝生病後有哪些反應

寶貝生病後有哪些反應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病癒後寶貝爲什麼性情大變?  生病的小傢伙茶飯不思,哭鬧不休,一副小可憐的模樣。媽咪看在眼裏,急在心

寶貝生病後有哪些反應

      病癒後寶貝爲什麼性情大變?

  生病的小傢伙茶飯不思,哭鬧不休,一副小可憐的模樣。媽咪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直怪老天不長眼:爲什麼偏偏讓那可愛的小人兒經受這樣的磨難,卻不讓我自己一肩承擔所有的痛苦呢?於是,面對生病的小傢伙,媽咪沒了主張和原則。一時間,內疚、心疼、焦慮……各種各樣的情緒涌上心頭。更令人頭痛的是,寶貝痊癒後,媽咪的煩惱並沒有因此結束:小傢伙的病是好了,卻跟換了一個人似的性情大變——嬌氣、退縮、暴躁、不講道理。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

  實際上,3歲是寶貝形成自我,奠定性格的萌芽期,因此,寶貝3歲前的生活事件對他性格的形成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這個階段,寶貝還小,他的可塑性也還很強,但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積極與否,仍然會直接影響到他與同伴相處的質量,也會間接地左右他的各種生活體驗,這些體驗一樣會存留在他的潛意識裏,對他的人生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在影響寶貝性格形成的衆多生活事件中,疾病是影響深遠的事件之一。當寶貝生病時,疾病帶來的無助感、生理上的不適,以及父母在寶貝生病之後情緒、態度和行爲的變化,都會使他透過父母的表現強烈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義,並通過觀察父母的這些表現建構起對自我的評價和認識。因此,導致寶貝病癒後性情大變的真正原因與父母不能正確對待寶貝疾病期間一些健康性的行爲反應密切相關。

  生病後寶貝會有哪些正常的反應?

  生病之後,寶貝通常會有一些特別的反應,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出現無精打采、疲憊、容易哭鬧和發脾氣,煩躁不安、多動、懶散、退縮等現象。
  *睡眠出現問題,變得膽小怕事。
  *出現餵養問題,比如厭食和拒絕吃飯,並且可能持續到病癒之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一些本來已經消除的行爲再度出現,比如吸吮手指,總是粘着要人抱等等。
  *出現攻擊性行爲。
  *已經學會的很多技能似乎突然都不會了,比如說話、行走、大小便控制等都出現退化現象。
  *精神比較抑鬱。這種抑鬱不同於成人的抑鬱,可能由於疾病的不適造成,也可能因爲生病期間住院或者無法外出玩耍,導致活動受阻引起。
  *將疾病歸咎於自己的不良行爲,或者因爲疾病而感到十分恐懼,錯誤地理解了疾病可能帶來的後果,比如寶貝可能將疾病與死亡等聯繫起來,加重對疾病的恐懼感。
  *出現焦慮性的生理反應,比如心動過速、心悸、換氣過度、腹瀉等。這些生理心理方面的改變通常是可逆的,它們與原發病同時出現。
  *因爲疾病而出現感覺和運動功能滯後現象,這種滯後可持續幾個星期或數個月,同時查不出任何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跡象。比如,病癒後,寶貝返回幼兒園或學校時出現學習困難等。 

      如何恰當應對寶貝生病這件事?

  即便寶貝很小,他對父母的態度也是極爲敏感的,哪怕你並沒有明顯地表露出來,小傢伙也能從父母細微的情緒變化中敏銳地感受到這一切。因此,當寶貝生病的時候,父母除了要從生活細節上多關心照顧他們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保持樂觀冷靜的心態
  3歲內的寶貝因爲生理上還不成熟,正處在疾病多發期,因此,生病是很正常的。即便父母自己對兒科的各種疾病了解不多,現在的醫療機構也足以輕鬆地應付各類常見疾病,因此,父母儘可以沉着冷靜地面對生病的寶貝,並且,父母這種沉着冷靜的態度不僅有助於父母本身處理好寶貝生病這件事,同時對寶貝更好地應對疾病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父母沉着冷靜,寶貝就不會因爲生病而感到恐慌,生病帶給他的壓力就會得到緩釋。相反,如果父母總是驚慌失措,寶貝就會更加恐慌不已,甚至對疾病的治癒喪失信心。

  2、不要因爲寶貝生病而自責
  當寶貝生病後,很多父母總是很自責,後悔自己不該這樣,不該那樣,感覺好像就是自己直接導致了寶貝的疾病。實際上,沒有父母希望寶貝生病,況且,即便確實因爲父母自身的原因比如忽視了某個生活環節,導致寶貝生病,自責也無濟於事。相反,過分自責還會導致自己更加心煩意亂,並將這些不良情緒傳遞給寶貝,讓他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3、對寶貝的照顧要適度而理性
  很多父母看到寶貝生病,往往痛惜不已,於是,凡事自己代勞,即便寶貝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會越俎代庖全權處理,變相地剝奪了寶貝自己動手的權利。表面看,父母是心疼寶貝了,但是實際上,父母這種對待寶貝的方式會傳遞給他一個信息:“我做不了這些事情,我很沒用。”於是,寶貝的自信心和自強自立的慾望都被摧毀了,他就會變得十分依賴他人的安慰和照顧,在困難面前節節敗退。所以,對待生病的寶貝,父母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從心理上,特別是從情感上給他們以支持,而不是事事包辦代替。

  4、幫助寶貝緩解心理壓力
  對於寶貝的疾病,父母最好給他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解釋,讓他明白產生這種生理反應的原因,並且確信醫生和父母可以幫助他克服困難,他很快就會好轉。即便很小的寶貝,父母的這種解釋也能爲他提供幫助,讓他更好地克服和戰勝疾病帶來的不適。

  5、消除寶貝對疾病的錯誤解釋
  因爲寶貝的理解能力和對現實的判斷能力比較侷限,加上兩三歲的寶貝想象力開始萌芽,他們很容易對他自己所患的疾病做出錯誤的解釋。比如,寶貝很容易將疾病所引起的不適看成是對他們現實或想象中的不良行爲的懲罰,或者擔心某些疾病會導致死亡、殘疾等可怕的事情。比如,寶貝頭一天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第二天他湊巧就發燒了,他就很可能將他打碎玻璃杯這個他認爲不好的行爲與他的疾病聯繫起來,以爲生病就是對他這種該行爲的懲罰。因此,父母切忌胡亂地將他的疾病與他的某些行爲聯繫起來,即便開玩笑也要避免,因爲這麼小的寶貝理解不了父母玩笑背後的真正含義。

  6、正確應對寶貝生病時的一些特定反應
  正如前面提到的,寶貝在生病期間的很多反應都是對危機的健康性反應,但如果父母應對有誤,就可能對寶貝人格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比如,當寶貝生病後出現有退化傾向的行爲時,如果父母求全責備,寶貝就會因此蒙受羞恥感和內疚感,不利於他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最恰當的方式就是對寶貝的這些因爲生病帶來的反應表示理解與同情,給予適當的安慰與幫助,並且耐心等待他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