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優秀作文 >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觀三十二有感 《三十二》影評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觀三十二有感 《三十二》影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中國倖存的慰安婦被中國年輕導演郭柯用鏡頭記錄在電影《三十二》中。2012年,當他開始拍攝這部電影時,中國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倖存者數量只剩下32位。片名由此而來。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一)

她們生活在偏僻的村莊,她們生活在不爲人知的角落。這段往事,別人不知道,她們自己更想去忘記。然而這痛徹心扉的凌辱要怎樣才能忘卻?她們不是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在人們的關注中,她們從未真正的存在。她們,被叫做慰安,但是,又有誰來安慰她們?

(一)初遇:

選擇恐懼症的我本來都已經選好了奧斯卡獲獎作品中的一部來寫這篇影評,卻意外地看見了朋友推薦這部紀錄片——《三十二》。鬼使神差的,放棄了之前好幾個小時的選擇,直接搜索開始看了起來。就這樣,與一部好片相遇。

(二)影片《三十二》簡介:

這是一部講述慰安婦現實生活的紀錄片。《三十二》試圖走進慰安婦的內心世界,通過一位主人公的親身講述,來聆聽她的傾訴。整部紀錄片只有兩位主角:92歲的老人韋紹蘭(曾被抓去做慰安婦)和他中日混血的兒子。沒有跌宕的劇情、沒有炫酷的特技,影片只是通過兩位主人公,給觀衆娓娓道來一段真實的故事。沒有側重當年的苦難、沒有描寫中日的關係,老人只是略帶平靜地給我們講述着發生了什麼。就像片中的大山一樣,沉靜、穩健。“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影片的最後,老人對於“爲什麼活着”的口述點亮了這部影片、震撼了觀衆,也使得影片有了一個哀而不傷的結尾。

(三)製作團隊:

本片的導演郭柯,網絡上並無太多的介紹,能瞭解到的是他1998年畢業於香港“巨採”影視藝員培訓班, 1998-2013年參與拍攝電影、電視劇40餘部。爲了使得影片更加真實,《三十二》還邀請到了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作爲本片的顧問。攝影選擇了《十二公民》的攝影師蔡濤,並邀請《教父3》的製片人LucasOliver-Frost擔任本片製片。可以說,《三十二》有着世界水平的精良製作團隊。

(四)創作背景:

2012年6月,導演郭柯偶然在微博裏看到了一篇“中國慰安婦生下一個日本孩子”的故事。郭柯被老人的故事所觸動,於是通過朋友介紹,聯繫到了“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教授。在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郭柯很快找到了住在廣西偏遠農村的韋紹蘭。

初次見到老人,郭柯頓時倍感同情。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他三次前往廣西照顧老人生活,陪她吃飯、嘮家常。漸漸的,郭柯發現自己最初對老人懷有的那顆“同情心”卻是一種狹隘的感情。韋紹蘭雖然在戰爭期間受盡了折磨,戰後也無法逃離貧窮與唾棄,九十多歲了還忍着病痛洗衣、種菜、餵雞,但在看似苦海無涯的生活中,她卻能夠笑唱山歌、感恩社會,“只愁命短不愁窮”。

韋紹蘭頑強的生命意志深深的感動了郭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韋紹蘭的故事拍攝下來,將這位老人身上強大的精神力量帶給觀衆,同時也讓這段歷史故事世代保留。

在製片人陳偉雄的全力支持下,2012年12月,影片順利開拍。由於當時全國僅剩32位“慰安婦”倖存者,故將片名取爲《三十二》。

(五)內容分析:

《三十二》,從名字來講,就飽含寓意。中國被日本強佔的慰安婦有200000多人,但是截止到2012年,卻只有32人健在。影片的最後,黑色背景下白色的數字,從200000驟降到32的過程令人觸目驚心。如果再不關注她們,時光飛逝,她們將在角落中,走向生命的盡頭。

本片採取了主人公敘述與現實場景空鏡相交叉的手法,整部影片,我們也沒有聽到旁白的聲音。所有的講述都由主人公完成。帶着濃濃的口音的敘述,需要藉助字幕才能明白要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這原始的狀態,更加吸引人去了解這個故事,也更加體現了紀錄片的真實。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和製片產生了分歧。製片希望增加更多的矛盾和衝突,而導演卻想還原最真實的狀態。故事蒼白、講述蒼白、表現手法蒼白,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能看完這部紀錄片,但是唯有用這樣質樸的手法,才能還原那段真實。

“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乾。”這句話,整個影片中重複了三遍。第一遍是00:32,剛剛開篇便是主人公韋紹蘭的自述,她說:“自己憂愁自己解,一點都沒錯。”之後從00:50—1:20,平靜的湖水的畫面,鏡頭漸漸上升,照到周圍的山,旁白在讀詩,從後來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首山歌的歌詞:“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乾”。而在影片的最後,老人談及爲什麼活着時,竟用顫抖的聲音唱出了這首少女時代學到的山歌。“這世界真好”,這是結尾處老人給出的答案。經歷了這麼多不能想象的苦難,卻依然能說出這句話,頓時讓人感到生命頑強的力量。沒有哭號、沒有幽怨、沒有控訴、沒有對這段歷史的怨恨,這使得這部紀錄片不停留在對歷史的拷問,亦沒有停留在對慰安婦的同情和憐憫,它已經超越了對戰爭殘酷的問責,上升到了生命的光輝。真正強大的人,在經歷了磨難後,依然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從這一句話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無聲的力量,再多的仇恨與困難,也抵不過對生活的渴望。看到了韋紹蘭老人,才知道自己之前的同情真是狹隘的。

(六)藝術特色

從節奏來看,整部影片的節奏非常慢。就好像是一個安靜的聆聽者,在靜靜聆聽老人講述自己的內心想法。傾聽而不干預,是這部影片最閃光的地方。人老了,說話也慢,生活在偏僻的鄉村,又有這麼“不光彩”的歷史。想必這一生,她也沒有什麼機會將這些憋在肚子裏一輩子的話說出來給別人聽。而這部紀錄片,就靜靜地聆聽着、等待着,好像蜷伏在媽媽腿邊的孩子,聽她講述內心的痛苦。而她的兒子卻沒有這樣的機會——自從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兒子羅善學便與媽媽產生了隔閡。不評論、不介入、不引導、不插手,聆聽的姿態不僅給了講述者足夠的時間讓她調整自己的情感,也將最真實的景象還原給了觀衆。慢節奏,不僅使觀衆可以靜下心來,瞭解這段歷史,也能讓韋紹蘭慢慢地將想法講述。放慢一點,多好。

片中大量運用了特寫:對老人面部的特寫,對鍋碗瓢盆的特寫,對兒子吃飯的特寫……每一個特寫都給觀衆帶來了不一樣的震撼。片中的畫面也非常注重美感,以藍色爲主旋律色,亦是營造了舒緩的氛圍,讓浮躁的心沉下來。最喜歡的鏡頭是開場第一個鏡頭和結尾最後一個鏡頭。都是同一副場景:一片漆黑寂靜中,塵埃飄落,足足32秒。開篇,配以沉靜的音樂,隱喻着這段真是卻“隨風飄落”的故事即將展開,讓人心安靜下來,準備從現實中脫離,走進影片中的時代。結尾是相同的鏡頭,還是飄落的塵埃。聽完了整個故事,心情肯定和之前截然不同,哀而不傷。塵埃飄落,這段歷史被我們撿起,她們也得到了關注。然而並不像我們所想象中的狹隘的哀怨,去痛斥命運的不公、生活的艱苦,反而在她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對生命的讚美和渴望。沒上過學的韋紹蘭,不會像詩人一樣去歌頌“熱愛生命”,質樸的山歌加上一句發自內心的“這世界真好”比上百句詩更有震撼力。這時再看見寂靜中的塵埃,我們似乎也接收到了來自她們的力量,彷彿看見了黑暗盡頭的曙光,那是來自生命的光輝。

(七)總體評價:

這部《三十二》於2012年到2013年製作完成,並於2014年展映,獲得了第三屆鳳凰紀錄片大獎最佳短片等多項榮譽。然而相比於這些獎勵,最珍貴的在於它引發了每個人對於自己現實命運的思考。歷經磨難之後的釋然,滿面皺紋遮蓋之下綻放的歡笑,世間還有比這更美的畫面嗎?

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片,《三十二》並不是第一個。然而這部紀錄片最打動我的,就是“等”,等待着講述者一點點把故事講完,等待着她慢慢訴說平時沒有機會說的話,等待着她告訴觀衆生活還是美好的,等待着她用自己的樂觀感染屏幕那方的你。

哀而不傷,靜心聆聽,不扣問歷史,緩緩展示生命平靜而有力的光芒。很慶幸在選擇的一瞬間,我邂逅了這麼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

“我來聽你慢慢說。”

這也是紀錄片應有的姿態。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觀三十二有感 《三十二》影評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二)

對這類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瞭解太少,不談作品本身(當然我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紀錄片,帶我認識了那段過去),只是想說爲什麼從200000到32到如今2017.05.30可能變成10+的時候,纔有人把這段歷史展開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知道,作爲90後對這些一點了解都沒有,可能是個人對歷史的無知、侷限,但是從另一方面講,這類關於這段歷史的影視作品也很少。慰安婦應該得到我們現代社會的關注,爲什麼那些人會過的那麼辛苦,在無人知曉的鄉村,默默忍受鄰里的冷嘲熱諷,國家的政策應該惠及到她們,而不應該讓社會對她們冷眼想看,她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相反她們已經遭受了太多,既然社會變得文明瞭,國家富強了,人民民主了,她們應該能在後半生的日子享受上哪怕一點點這個文明社會富強國家跟她們帶來的幸福生活纔對,以至於她們會覺得這個世界/國家/社會越來越美好了,活下來總算是值得的!可現實卻不是這樣的,他們窮的不行,依靠國家低保戶的補貼或者他們年輕時那種清貧的苦日子,90多歲也沒人照顧,自己種菜砍柴挑水,在河裏/溪邊洗衣服,每天砍柴燒火做飯,這種生活本應該在30年前就已經改善過來的,他們在2012年,在一輩子的最後那幾年裏依舊看不到希望,這樣的人生是很痛苦的,活着就是爲了看到希望而活下來的,可社會並沒有給她們應有的關注,這讓我很失落,過去的沒辦法改變,做錯事的人是被痛恨的,對受害者造成的傷痛也難以抹去,但是我們應該給她們一個堅強下去的理由,那就是這個世界的美好可以蓋過她們受過的苦難。

僅以此篇,問候至今依然活着的、爲數不多的慰安婦——日本侵略中國受害者們,希望你們能過得好一點,好到可以平復遭受苦難的心情,好到可以感受社會的美好。

致敬影片,以及製作人!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觀三十二有感 《三十二》影評 第2張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三)

作者:老去的枝兒

“慰安婦”作爲中國人心中就留不去的疙瘩,也同時是一塊永不的癒合的傷疤。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也未曾放棄過去爭奪日本政府的道歉。在郭柯導演的指導製作之下先後製作了《三十二》、《二十二》兩部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紀錄片,在此,拿《三十二》爲例,就個人觀看感受來評析其創作特色和導演自身的情感投入。

本紀錄片由講述一位現存慰安婦“韋紹蘭”的精神狀態,來反映抗日戰爭中那些受害的“慰安婦”在當今時代的生存狀況,以及揭露日軍對華侵略的可惡行爲。本紀錄片由主人公對自身經歷的敘述,刻畫着一幕幕日軍的蹂躪行爲,使得觀衆受到心靈的衝擊,也使得本紀錄片成爲世紀罪難的一面鏡子。導演郭柯以其獨到的人文情懷和視聽表現使紀錄片更具真實寫照意義,而作爲觀衆看到的是最真實的時代情緒和悲難之中的呼喚。

在人文情懷方面。整個紀錄片都在很鮮明的闡述着受難婦女的心靈碎片,這個一塊塊碎片,每一片都棱角分明,每一片都在刺痛着中國人的心窩。導演郭柯將自身心靈感受注入紀錄片中,然整個紀錄片都充斥着對“慰安婦”的關照與對日軍惡行的批判,無不使得觀衆去追溯歷史河流來觸碰記憶的痛楚。大量同期聲採訪,讓主人公韋紹蘭的言語去進行故事,真實的表現着韋紹蘭的經歷,也加強紀錄片的紀實性效果。紀錄片中另一位人物——羅善學,作爲韋紹蘭的兒子,卻一輩子擡不起頭來,一直以“日本人”的頭銜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的那句“一輩子都在放牛”像是在向世界傳達那種憎惡,同時夜與觀衆產生了心靈碰撞。郭柯導演運用人物情感和匠心獨運的視角去豐富整個紀錄片,是紀錄片更據感染力。

在視聽表現方面。平實無華的同期聲表達、大量特寫展示,以及大量全景構圖,是紀錄片紀實性效果表現的淋漓盡致。紀錄片中,大量疊畫效果可謂加強了紀錄片的主題承擔,像是述說着沒有結局的故事,也是在呈現那一幕幕日軍的惡毒行跡。大量留白式構圖中,明暗對比相當出衆,屋內的漆黑代表着那受難者內心的萬丈深淵,而陽光從窗外打落在韋紹蘭的臉龐,又似乎呈現着一個“光輝形象”,是一位受難者對生命的堅持,那種對生命的態度似乎又比常人更爲堅定。一幕幕的升鏡頭畫面的呈現,不僅讓畫面更有靈動感,更是昇華了紀錄片中悲難之情。整個紀錄片,郭柯導演運用視聽表現調動觀衆情感,並且豐富了紀錄片人文精神,也成爲一世紀中無法抹去的一道光芒。

沒有人能夠篡改歷史,歷史中的磨難與遭遇將永遠存留於受難者心中,這些傷疤也無法真正地癒合。2013年的《三十二》,2017年的《二十二》,而現在存活着的"慰安婦“僅剩下8位,卻仍然不能聽到軍方的道歉。塵埃無足輕重,所以無人留意。在我看來,這似乎成爲一場人性的糾紛,願糾紛早以道歉而結束。

【三十二紀錄片觀後感】觀三十二有感 《三十二》影評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