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二十二觀後感800】觀二十二感想

【二十二觀後感800】觀二十二感想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二觀後感800(一)

一 把我們連起來

幾個月前,偶然在網絡上看到有一部紀錄片爲了能夠在全國院線發行公映而在衆籌,於是詳細看了關於這部電影的情況介紹,當知道這是一部記錄國內 “慰安婦”生活狀態的影片時,毫不猶豫的加入了衆籌。(這個特定的詞彙如此扎眼,但我想了半天卻無法用這個日文詞以外的詞彙代替它)

衆籌發起方特別提示會在影片片尾將捐助超過一定數額的捐助人姓名名單發佈,以示感謝。

我沒有將自己的姓名留在捐助回執上。

我想一定有無數人和我一樣,支持這部電影,支持這些戰爭的受害者,是自然而然的,我們情願不留下姓名,默默的記住和祭奠那些沉重。

原本我也沒打算去影院看這部電影,因爲覺得可能會太難過太沉重。這幾天知道了有那麼多的人願意爲電影自發宣傳,突然覺得好感動,也想知道那些願意將自己和電影一起留下來的那些正直好人們的名字。。。

而當我真正在影院的燈光亮起來以後,站在幕布前看着密密麻麻的無數的名字慢慢向上滾動的時候,我的汗毛豎立,眼淚比影片播放的時候還多。。。

二 奶奶們說忘記了

在進電影院之前,好友發消息給我說“你看電影不要太壓抑了哈,不然紙巾不夠用。。。”

其實整部電影安靜而平和,沒有刻意的煽情,更沒有人物本身很少的語言以外的冗長描述。就好像夏日乘涼時,邊打扇邊和院子裏的老人談談說說,沒有計劃好的劇本,也沒有什麼預想達到的效果。

想說說九十多分鐘的時間裏,我印象深刻的三位奶奶。(我願意以奶奶稱呼她們,再加上她們如今生活的地方,她們的名字留給史書記載,對於我們來說她們都是奶奶。)

(1) 恩仇何所記?

淚點低的我第一次流淚是因爲湖北奶奶。這位出生於當時的南朝鮮,因戰亂逃難來到中國的奶奶,後被同是當時南朝鮮人的同胞誘騙去了日本人的慰安所;再後來她給自己改了姓名,她說她愛毛主席感謝毛主席,所以她從此姓毛;和平後因爲不是中國人曾被誤會是日本人而遭受非議,她卻領養了一位孤兒;晚年含飴弄孫,拒絕了韓國志願者邀她回鄉的好意,坐在弄堂裏和任何一位街坊奶奶都沒有什麼區別。。。

她的恩,她的仇,該如何記住?她說,記不清了,不講了。然而,當她笑說自己老了“廢了”的時候,女兒說你還會唱歌啊;當奶奶含混着發音,溫柔的唱起《阿里郎》,就彷彿她懷中正抱着輕輕哄睡的嬰孩微微晃動。。。那情深而遙遠的兒時的歌,對她來說是苦難和清甜混合五味調製的雞尾酒吧?不敢多喝,會醉會上癮。

我的眼淚在奶奶的歌聲裏無法停住,這位奶奶的豁達超越了時間,甚至超越了恩仇。我無法知道她內心是怎樣的一種平靜才能哼唱出這樣的歌聲讓人動容,也不知道韓國的志願者們是否有牽着奶奶的手一起唱過這首歌。

我沒辦法準確表達爲什麼我會流淚,是哀怨?仇恨?或感動?無法說清。

我只知道我願意聽奶奶唱唱歌,然後聽她說,忘記了,記不清。。。

(2) 戰鬥的意志不忘

海南奶奶是一位戰士。即便是耄耋之年住在敬老院裏,講話仍然乾脆利落,談起當年自己拿槍抗戰的事情精神矍鑠。偶爾也如尋常爺爺奶奶們一樣犯點兒糊塗,在意的是自己的勳章有沒有被偷走。。。

她是堅強的,充滿着向侵略者鬥爭到底的意志,生活的磨難也沒有也不能把她打倒,她曾是一位戰士,她如今還是一位戰士,她說,“我的事情,國家知道。。。”

海南奶奶沒有讓我流淚,反而讓我覺得充滿了力量,我敬佩這位奶奶。

(3) 貓貓和孩子們的奶奶

這個山西奶奶算是和觀衆說話比較多的一位,她有一位好兒媳。奶奶說十七歲以後沒有對人講起過往事,紀錄片的團隊來看她好幾次她也沒有講實情,現在講一點過去算是爲自己出口氣一樣的。。。兒媳說奶奶經歷過什麼我們無法想象,但是我們儘量不去觸碰那些,我們儘量讓她晚年開心幸福。

奶奶喂需要幫助的貓貓,奶奶會煮食物分給孩子們吃,奶奶和貓貓們說話,奶奶和孩子們玩耍。。。

願,善良如貓貓,願,善待如孩童,圍繞奶奶長不倦。

三 無言不是無聲

紀錄片團隊是體貼的,奶奶們不說,他們便不問。後輩們是善良的,奶奶們說忘記了,他們便盡力呵護着日常。觀衆們是誠懇的,和奶奶們保持着一樣的平靜,聽她們娓娓道來或陪着她們默默流淚。。。

這部電影是迄今爲止我看過的最特別的一部關於那場抗戰的影片,沒有血腥刺激的鏡頭,沒有殘酷的史料數據,沒有同仇敵愾的憤怒,沒有痛哭流涕的傾訴,甚至沒有一點兒視角色彩。

然而,我們的相對無言是沉默嗎?當然不是。我們用平實記錄的方式銘記戰爭使人扭曲醜陋;我們祭奠生命的無辜隕落來控訴加害者的無恥罪惡。

或許歷史從來就是如此平靜無聲,卻無人能有力量將其抹去;就像河流的每一滴水他們不曾被記錄有自己的故事,但他們不但匯成了大海,更流進了我們被河水滋養的世世代代人的血液裏,骨子裏。。。轟隆隆的響徹腦海,響徹時空。。。

奶奶們遍嘗人間況味,歸於平靜安寧,她們如此珍視的平靜安寧,不正是冥冥中給予她們的安慰與體恤麼?

那麼,就讓奶奶們忘記吧,就讓我們後輩來記住吧。

四 千言萬語說不出

從觀影伊始到寫了近兩千字的此刻,我的心一直沒有平靜,甚至在回程的地鐵裏幾次紅了眼睛,我無法將自己從骨血裏反應出來的感受盡數表達於書面。

身爲東北人,對於那場苦難的記憶印記不是來源於書本或說教,或許這片土地上長出的每一顆糧食,每一葉蔬菜,每一個果子,每一口泉水,都告訴過我們那場過去。

我們不敢忘記。

五 代表我自己

今天我看的是午後的場次,截至開場大約有一半的座位還空着。我想那一半的空位是很多像我一樣害怕流淚害怕情緒失控的人們不敢來看。

其實不用擔心:電影的節奏平穩,人物親切平和,攝影不炫技,音樂不突兀。。。如我這篇觀後感一樣不刺激。

最後僅代表我自己感謝所有爲這部電影努力過的人,也感謝奶奶們願意和我們說說話,感謝奶奶們身邊的人和那些韓國、日本的志願者們。

這篇觀後感想到哪裏寫到哪裏,只想向以上感謝的人做一點觀影后的反饋,表達一點心意,爲紀錄片《二十二》站臺打call,爲奶奶們加油。

祝,世界和平。

【二十二觀後感800】觀二十二感想

二十二觀後感800(二)

電影沒開場前,影院小廳裏僅有兩個人,開場後十分鐘,陸續來了十來個人,最後終於來了三名男觀衆。看這部紀錄片的,女性居多。

沒看影片之前,一直忐忑,怕故事呈現得太過沉重,沒想到導演避開了直揭歷史,只是講述了七十年之後,這些僅存的受害者晚年的日常生活。鏡頭不可謂不平靜,情感不可謂不剋制。對於這些風燭殘年,曾經飽受傷害的老婦人,曾經的傷痛依然一提就難過,真怕一提起,就會像一陣風一樣吹滅她們的生命之燭。導演郭柯在另外的採訪中說,讓她們講述曾經的遭遇,實在是太殘酷了。

是的,歷史已經過去。她們在蹂躪中忍了過來,在傷害中挺了下來。七十年多前,讓中國人飽受欺凌的戰爭煙消雲散了,她們活下來了,又死去了,在長滿青草的土塚中,誰還會記得她們,誰還會記得這段歷史呢?在日後奔息的歷史中,這個民族那個時期的20萬女性的遭遇,對這個民族意味這什麼呢?甚至來一下更殘酷的漫思,歷史還會重演嗎?那些禽獸和惡魔,用刀槍,用殘暴,用獸慾,事後僅僅冠之以戰爭的罪名,抹煞歷史,用沉默和拖延的態度對待這段史實。這不是被侵略民族的恥辱,不是被侵略國受害女性的恥辱,恰恰是侵略國之民族的恥辱,是他們民族生存史中永遠的污點。難道他們不知嗎?

紀錄片中,一位曾經的受害者說道,希望中日長久友好,不要再打仗了,因爲那會死很多人。只有經歷過戰爭傷亡的人,纔會有如此對和平的祈願吧?在郭柯的另一個短片《三十二》中,一位老人說,現在這個世界如此紅紅火火,爲什麼不好好活下去呢?吃不飽可以慢慢來。和平多麼珍貴?曾經飽受侵害的人,可以原諒那些戰爭罪犯,可是我們這些僅僅聽了她們的講述,完全感受不到她們傷痛的後輩,該怎樣做呢?

紀錄片中,一位志願者稱,他有些後悔打擾了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在經歷了十幾年與日本政府的交涉,經歷了起訴無果的境況後,內心有些惆悵。截止到影片上映,中國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侵害的,當做慰安婦的曾經的受害者,在中國僅存8人。

紀錄片解釋了“慰安婦”這個名字的由來。在向日本政府討回公道的法律途徑中,志願者被迫對這羣受害者稱呼爲“慰安婦”。我想這是一個關於稱謂的非常可貴的揭示和提示,我輩及後輩當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和日本本民族的“慰安婦”相混淆——這是一個嚴肅的概念問題,是被日本人掩飾和冠冕的名詞,是對被害他族傷痛的抹煞和文過飾非。

有人稱紀錄片過於平淡,甚至有人去探究它的拍攝技藝,而其實能記錄下來,本身便是價值,它不是譁衆取寵,不是影像刺激,是交流和關注。再一次提起導演拍攝的心路——揭露她們的傷痛是殘酷的。面對活生生的經歷者,面對風燭殘年的老人,這是最人性,最隱忍的表達。罪惡即是罪惡本身,無任何開脫的理由;歷史即是歷史本身,任何寬容、沉默都抹煞不了它曾經存在的本身。

【二十二觀後感800】觀二十二感想 第2張

二十二觀後感800(三)

看了這部電影,我走出電影院,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氣,五臟六腑才又活了過來。我想起了已經過世的祖母,佈滿皺紋的皮膚和蹣跚的步子,她們是多麼像,又是多麼不像。

我的祖母十幾歲就嫁給外公,外公英年早逝,祖母一個人養育了七個子女,中間所遭受的苦難無人去說。當年被摧殘的婦女,中國的,朝鮮的,甚至日本的,她們的噩夢,有的已經跟她們一起藏進了墳墓。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望鄉》,那種痛苦無助使得我不敢再看第二遍。有些人死去了,留下殘破的身體和同樣殘破的精神。有些人從這場劫難中逃脫,之後懷着這份記憶一直活着。

日本右派否定南京大屠殺,也否認慰安婦的存在,這是怎樣的一種不要臉!歷史沒有忘記,受害者沒有忘記,施暴者反倒沒有了記憶!

有人擔心電影的曝光是對老人們的二次傷害,但是如果我們不說不做,怎麼能夠引起社會的重視。這不是老人的錯,是戰爭,是軍國主義領導下的日本的錯。希望我們能夠獻出一點點責任與愛心,讓老人們有一個更加幸福的晚年。

最後,這個世界這麼好。

【二十二觀後感800】觀二十二感想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