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優秀作文 >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作文一

人們不僅關注自身需要,也時常渴求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題幹中的“不僅……而且”已然泄露天機:當今社會,空前豐裕的物質條件足以滿足自身需要,而能夠被他人需要、承認,反倒成了最爲緊要的精神追求。對今天的年輕人,尤其是前來參加高考的00後而言,更是如此。

不過,反過來想想,人們之所以渴求被他人需要,恐怕正是出於對自身被遺忘、被忽視的擔憂。這並非杞人憂天。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世界的日新月異,人類社會正在原子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城市化讓人們永久性地身處於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之中,由其帶來的後果就是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強有力的聯繫。高度專業化的分工,個體意識的空前高漲,都讓傳統的集體生活方式逐漸解體。我們常說,年輕一代越來越有主見,但未曾關注到的,可能是掩藏於個人內心深處的孤獨。

當皮膚黝黑、顏值不高,卻敢於表達自我的王菊出現在屏幕上時,立即引來萬千羨慕而又振奮的目光。原因無他,看似普普通通的她,代表的正是毫不起眼的“我”。誰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爲舞臺中最閃亮的存在,不是嗎?用“被需要”來驅散生命中的陰霾,自然無可厚非。於是,不少年輕人愛上了當主播、拍抖音,甚至不惜鋌而走險,只求粉絲的點贊、公衆的關注。可問題是,這些,真的是“被需要”嗎?

須知,被需要,應源於自身真正的價值。當許多年輕人沉溺於視頻直播、網絡遊戲,消磨着寶貴的青春時光時,一位隱姓埋名30年,從不求功名利祿的93歲老人卻受到了國人的矚目與尊敬。半個多世紀之前,黃旭華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船舶製造專業,毅然走上了用“造船造艦”抵禦外侮的追夢之路,至今不悔。沒有舞臺耀眼的燈光,沒有粉絲遞來的鮮花,但他,卻永遠被國家、民族“需要”。而即將步入象牙塔的自己,是否會忘卻曾經的理想?

被需要,從來不是一種單向關係。誠如叔本華所言,人類世界的發展動力從來源自於愛。因爲愛與被愛,所以需要與被需要。不再被需要,就會產生娜拉出走的結局。不懂如何需要,就會催生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

或許,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成爲重於泰山的存在,但我們完全有能力,讓自己被社會、被他人需要。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從父母、朋友做起。走出考場時,我們將會迎來他們關切的目光和燦爛的笑臉。相信,這一場景會永遠烙印在你的心底,因爲,這就是“被需要”的感覺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作文二

今天我在吃晚飯的時候,又如約地觀看起了《虎媽貓爸》。今天我看到了畢然成功贏得了茜茜班主任芳心那一集了。勝男和他們倆一起吃飯的時候,談及了關於“純潔”一詞的含義。原來不經社會打磨的那叫簡單,不叫純潔。想想自己,那我也只能算是簡單了,頭腦簡單,不懂人情世故。這個話題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不然我又會陷入自虐的死衚衕了。

最近老天爺的情緒有些多變,天氣是陰晴不定的,就連人的心情也跟着變化了。

結果我的身體就抱恙了,早上起牀時額頭燙燙的,聲音明顯地也變了。當時我感覺還行,感冒也還不嚴重的樣子。可是到了中午12點左右,我整個人像是在火上燒一樣,當時好生後悔。昨晚我和媽媽通話時,她還提醒我去買藥吃。可我覺得問題不大,睡一覺就差不多好了吧。哎哎哎,所以啊,有的時候過度自信也不好。

正好下午一二兩節沒課,感謝天感謝地,趕緊讓我休息下吧。就這樣我迷迷糊糊地睡了將近2小時。差不多在眼保健操快要開始的時候,我到走廊上轉了轉,頭還是那麼燙,外面小雨淅淅瀝瀝的,有些悲情的色彩。

遠遠地,我朝着自己班級的方向,腳步緩緩的,有點不想進班上課的衝動。遠遠地,我看着,耳邊響起了那熟悉的眼保健操的聲音。剎那間,我好像醒了,突然間覺得身子有了力量,那些沉睡的小細胞們好像都被吵醒了,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那些孩子們需要我,需要我去給他們上課,需要我的陪伴。雖然我的課不精彩,對他們有時少了些耐心,但是就像老朋友一樣,已經熟悉了彼此的存在了。如果哪天哪一方離開了,心裏總會有些難過吧。就像我之前出去學習一樣,每次回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回班看看,看看那些孩子們,聽聽他們的聲音。我不在的時候他們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有些生怕孩子們美好的成長中少了我的存在。呵呵,我這個班主任似乎有些霸道。

眼保健操已經到第四節了,我“咚咚咚”地快步向辦公室走去,拿了課本,轉身去了教室。此時我耳邊傳來了聲音: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我的嘴角也揚起了淡淡的笑容。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第2張

作文三

曾以爲,“需要”與“被需要”,是一道人生的分水嶺,山的一邊是童年,另一邊則是成年。

誠然,孩提之時,能力有限,無論衣食住行,還是柴米油鹽,無不有賴於家長,常掛在嘴邊的“需要”,既是客觀的,也是本能的。

長大成人,從學校步入社會,變得更加自立,身上也多了一份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深藏於內心的“被需要”,其實也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

平時,給久不聯繫的朋友幫了小忙,再惱火人家“無事不登三寶殿”,卻也爲自己仍被惦記着,還能發揮點作用而感到“驕傲”呢。

不過,說句實話,常扛着這樣的“大包袱”行走,真的很累。爲他人做嫁衣裳,時間久了,也就忘了自己的正常“需要”。尤其當自己的“需要”與“被需要”衝突時,還會讓人陷入迷茫與困惑,一時難以取捨。

更令人遺憾的是,一些習慣了索取的人,甚至會把他人這種基於“被需要”的自願付出,視爲一種理所應當。

還記得幫助過數百名貧苦兒童、殘疾人的叢飛嗎?爲了慈善事業捐獻了300多萬元,可當他說自己生病時,家長第一句問的話,竟然是那句“什麼時候治好打錢”……

讓人寒徹心扉的話語,並不能全然歸咎於當事人的無情無義,更應當被審視和檢討的,是隻把“被需要”作爲人生唯一座標的心態。

其實,所謂“被需要”,幫助他人,應是力所能及範圍內的適度付出,也是一種心甘情願的付出,而不是一種沒有底線的犧牲。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只有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外,才談得上更高層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放大了“被需要”,看似感動了自己,更“感天動地”,其實也混淆了羣己權界。所謂“己”者,自己、個人私域也,對應的是“需要”;所謂“羣”者,羣體、社會公域也,對應的是“被需要”。當“被需要”掩蓋了“需要”,羣體的光芒就會遮蔽個體,而個體的權利也就黯淡無光,難免有受到侵害之虞。

“需要”與“被需要”,兩者都是人生的風景,不必厚此薄彼。不羞談“需要”,也不被“被需要”左右,人才會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獨立。這樣的人生,也更加令人嚮往。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第3張

作文四

今天,隨着物質與醫療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國已經慢慢步入了老年社會,老年人的佔比正在快速提高,在有些發達城市,人均壽命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當然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給中國人民發放的最大紅利之一。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壽命增加以後,人們對於相應增加部分的生命質量也提出了同等要求:不僅要活得長,還要活得好,活得開心!這是中國社會向前發展遇到的新問題,而且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她會直接影響到千千萬萬老年人的“夕陽紅”成色即幸福感的程度。

從全國範圍來講,今天中國人的養老還是比較多的聚焦在外在物質條件的改善,如居所的便利化、行動的無礙化以及衣食等方面的個性化等;稍微好一點的,關注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定期的子女探望,養老院裏面的志願者陪伴,還有就是開拓空間讓老年人之間有比較多的自由交流空間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進步。

但是,做到以上程度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大幅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必須在社會氛圍及社會活動當中真正營造一種他們還是“社會主體”的感覺,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單純的“被照顧者”,也同時還是別人或“別物”的“照顧者”,甚至是“主宰者”,這樣的感覺具有神奇的心理暗示作用:我還有價值,我還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因爲我被需要着,我有很大的義務好好地活着,以便去很好的照顧那些“被照顧者”。

“覺得自己有用還是無用,有大用還是有小用”往往是今天老年人衡量自己價值大小,進而影響他們日常健康狀態的關鍵性思想,必須在這些方面大做文章,做足文章!

記得哈佛大學的一批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麼一個對照試驗:他們來到一個臨終關懷的養老院,院裏住着一百多位癌症晚期老年病人,他們把老年人隨機分成兩組,在臨走時給每位老人都贈送兩盆盆栽植物,唯一的區別是:對其中一組的每位老人說“您只要每天欣賞它們就可以了,不用擔心它們的死活,護士們會每天澆水的”;而對另外一組的每位老人說“您們每天一定要好好照顧它們啊,每天都要澆水什麼的,不然它們很快就會死掉的”。

奇蹟發生了:一年後,心理學家們再次造訪這家養老院,統計上次參加實驗兩組老人的狀況,結果第一組老人的死亡率沒有變化,還是該院的平均水平30%左右;而另外一組的死亡率卻大大下降到15%,只有平均水平的一半!

心理學家們的結論是:第二組的老人們有着一種強烈的“被需要”的感覺,有着一種巨大的社會責任感,哪怕他們負責的僅僅是兩小盆盆栽植物的命運,但這種主體主宰的責任感,對於他們的心理暗示卻是無與倫比的!

由此我想到:我們今天在“敬老”問題上是不是做了太多南轅北轍、事與願違的事?我們能不能重新站在老人的角度,尤其是老人內心深處的角度,去重新看待與規劃一些問題?

譬如,是不是在能不稱“老人”的情況下不要稱呼“老人”?不隨便給老人標上“老”的社會標籤?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上也不要刻意渲染“老人”的特權?退休制度設計中能否有一個最後五年逐漸減輕工作量的設計從而避免突然的“失重感”?能否在國家層面有一種讓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與長者可以經常聯繫並結爲“往年交”的機制安排?能不能不要叫“老年大學”什麼的……

最後我要聲明的是,老年人心理中強烈的“被需要”感覺是客觀存在的,卻是我們的政府、民間與家庭所普遍忽視的。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徹底改變一些思路,採用各種方式與方法,儘可能讓老年人的“被需要感”更強烈、更實在,讓他們的價值感與有用感更真實、更多樣化,如此,假以時日,我們這個社會的老年人的普遍幸福指數將會有一個數量級的增長!

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第4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